听邦三村的任勤梅给你讲讲,邦三叶子红糖的故事…

时下,正是甘蔗丰收的季节,在双柏县大麦地镇邦三村的田间地头,蔗农们正忙着收割甘蔗。

村民任勤梅家的榨坊里,四口连环锅里的糖汁在高温下沸腾,糖香四溢,多道工序下来,一根根苗条的甘蔗就在她和家人的手中变成了一块块色泽金黄的红糖。

邦三叶子红糖传承百年

任勤梅是邦三村的村委会妇女主任,负责邦三叶子红糖的宣传推广工作。据任勤梅介绍,邦三叶子红糖的加工始于宋朝神宗年间,是进贡土司的贡品,史称“府糖”。这种纯手工制作红糖的传统工艺,也从古代一直保留到现在,至今已有九百多年的历史。

据了解,邦三红糖的好品质得益于该地独特的自然环境。邦三村地处干热河谷地区,是少数民族彝族的聚居地,那里日照时间长,降水充沛,沙质土壤,非常适合甘蔗种植。

邦三村种植的大多是红皮老品种甘蔗,这种甘蔗属于高糖类甘蔗,糖分含量高,最适合榨糖。独特的地理位置和得天独厚的气候优势,让古代传统的制糖工艺在这里得到了完整的保留。

“在我小的时候,这里的人就开始自己种植甘蔗熬糖了,工艺从祖辈传承下来,不知道经历了多少年。那个时候没有压榨机,都是用牛力来压榨,榨好的甘蔗汁采用传统的直风枪灶和连环锅熬制,其间要经过点糖、养糖、搅糖、冷却、包扎等22道复杂工序,不添加任何化学物质,熬制红糖的每一个步骤,都是通过纯手工来完成。”任勤梅说。

不添加任何化学物质的邦三叶子红糖,完整的保留了甘蔗的清香和对人体有益的各种营养元素,是原生态、纯天然的绿色食品。做好的红糖用制熟的甘蔗顶部叶子包裹,故称为叶子红糖,这样的红糖不仅有糖的浓香,还有甘蔗叶子的清香。

邦三红糖产品多样化

任勤梅向记者介绍,以前的邦三叶子红糖主要在周边乡镇销售,有一部分被当地人当作礼物,送给亲朋好友。

现在,随着养生潮的兴起,“邦三红糖”以原生态、纯手工制作、无添加、品质好、口感纯正等优势在市场上备受消费者青睐,销量逐年攀升,已远销山东、山西、河北等地,产品供不应求。

叶子红糖销量虽好,但是产品过于单一。为了满足消费者的多样化需求,任勤梅通过自主研发生产出很多叶子红糖新产品,除了传统的原味叶子红糖,还增加了瓶装玫瑰红糖、姜糖、方块红糖、砖块红糖、手工白糖、瓶装糖稀等,以及既可以食用又可以当艺术品的十二生肖红糖。

“一年一度的双柏虎笙文化节马上要到了,这几天我们正在积极备货,准备带着新产品到虎笙节上进行展销。我们的红糖采用真空独立包装,保质期长达一年,顾客可以放心购买。”任勤梅说。

传统作坊里走出电商路

目前,邦三村成立了邦三叶子红糖专业合作社,以“党建+互联网+电商”的形式销售本地生产的红糖,这样既可规范甘蔗种植和熬糖工艺,维护邦三叶子红糖的品牌,又可扩大销售渠道。如今,随着红糖销量的不断扩大,邦三红糖已小有名气。

任勤梅告诉记者,她家世代做糖,加入邦三红糖产销专业合作社后,借助电商渠道,每年仅红糖这一项收入就有5万多元。红糖销售带来的收益让任勤梅信心十足,为了保证红糖的口感和品质,从甘蔗种植的管理到红糖加工,她每一步都做得一丝不苟。

传统邦三红糖的包装也是手工制作,大都采用制熟的甘蔗顶部叶子作为包装材料。

如今,为了使红糖便于运输、储存和网上销售,邦三红糖产销专业合作社大胆尝试,采用了真空包装,在不改变传统工艺前提下改革糖的形态,满足消费者多样化需求。

记者了解到,邦三红糖产销专业合作社采取分散种植与统一工艺流程、技术标准、销售渠道、销售价格的模式,通过党建阵地作用和党员示范带动,发动邦三村农户种植甘蔗470亩。

仅去年,邦三红糖产销合作社在双柏邮政电商平台销售红糖78.4吨,实现收入74.8万元。今年春节后,邦三村第一批新糖再次通过双柏邮政电商平台成功销售,销量达到12200件,全国各地新来的订单源源不断。


责编 李沛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