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老铁路三年行动计划》印发 “四项行动” 促进铁路沿线开发

文旅头条讯(融媒体记者 李航 文)2月28日,《中老铁路三年行动计划》政策解读新闻发布会在海埂会堂召开。记者从会上获悉,中老铁路开通以来,运行良好。为进一步抢抓中老铁路开通机遇,谋划好中老铁路沿线开发,2022年2月16日,云南省委、省政府印发了《中老铁路三年行动计划》(以下简称“《行动计划》”),《行动计划》提出实施“四项行动”,并紧扣“四项行动”谋划具体支撑项目。

中老铁路运行良好 、实现良好开端

据云南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党组成员、云南省推进“一带一路”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专职副主任徐东介绍,中老铁路自开通至2022年2月27日,运行良好,取得积极效果。

旅客运输方面,国内段累计开行旅客列车2040.5对,日均23.5对;发送旅客156.9万人,日均1.8万人;国外段累计开行旅客列车156.5对,日均开行1.8对;累计发送旅客15.6万人,日均1797人。货物运输方面,累计出入境货物列车开行272列5967车19.5万吨。其中:出境139列3138车7.3万吨,入境133列2829车12.2万吨。国内玉磨段累计到发货物89.5万吨,国外磨万段累计到发货物27.9万吨。

从目前的情况来看,中老铁路总体运行情况良好,运输情况超出预期,实现了良好的开端。

《行动计划》提出实施“四项行动”

为进一步抢抓中老铁路开通机遇,谋划好中老铁路沿线开发。2022年2月16日,云南省委、省政府印发了《中老铁路三年行动计划》。

据了解,《行动计划》共3部分。总体要求提出胸怀“国之大者”、促进双向开放、实现互利共赢、激活市场主体、坚持底线思维5项基本原则,明确实现客运量、跨境货运量、沿线州市市场主体“三个倍增”以及实现中老班列常态化运行的总体目标。主要任务是按照“通道+枢纽+产业+市场主体”的工作思路,提出实施通道能力提升行动、物流枢纽建设行动、沿线产业开发行动、市场主体培育行动“四项行动”。

其中,实施通道能力提升行动主要是解决货运场站和货物通关设施不完善等问题,维护好中老铁路,加强对线路、桥梁、隧道、机车和车辆等的日常维护和保养,做好沿线安全隐患排查整治工作,争取国家加快推动中老泰铁路建设,加快推进出省通道、口岸设施、铁路专用线及场站建设,深度参与区域多双边合作等。重点是争取将昆明市列为国际班列铁路枢纽节点城市,推进王家营铁路中心站海关监管场所建设,推动磨憨铁路口岸水果、粮食等海关指定监管场地建设,大力推进“智慧通关”、实现通关便利化。

实施物流枢纽建设行动主要是切实运营好中老铁路,启动既有昆玉铁路电气化扩能改造工程,完善沿线信息通讯、电网等基础设施,加快建设国家物流枢纽,大力发展冷链物流、智慧物流,建设中老铁路货物集散海外枢纽支点等,充分发挥云南区位优势,争取在国际铁路货运市场中后来居上。重点是建立公铁、空铁、水公铁多式联运体系,加快推进中老铁路场站与高速公路连接线建设,打通公铁联运的“最后一公里”;在中老铁路沿线重要物流枢纽节点加快布局建设钢铁、有色金属、机电、蔬菜、水果、花卉等区域性国际大宗商品集散中心;积极支持引导物流企业、电商平台等布局建设海外仓。

实施产业开发行动主要是根据中老铁路沿线的资源禀赋、产业基础和发展潜能,大力发展跨境农业、跨境旅游、跨境电商、跨境金融,加快国际产能合作等。重点是加快推进中国(云南)自由贸易试验区、勐腊(磨憨)重点开发开放试验区、磨憨—磨丁经济合作区等各类开放平台建设,积极发展农产品精深加工、纺织轻工、环保建材、汽车和机械部件组装加工等产业,打造产业集群。

实施市场主体培育行动主要是发挥班列平台公司作用、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培育壮大物流产业等。重点是加大运贸一体政策扶持,对跨境货物运输给予铁路站到站运费等补助支持,培育壮大市场。

紧扣“四项行动”谋划具体支撑项目

据徐东介绍,按照任务项目化、项目清单化、清单具体化要求,《中老铁路三年行动计划》紧扣“四项行动”先期谋划50个具体支撑项目。

其中,通道能力提升项目8个、物流枢纽建设16个、沿线产业开发26个;正在开展前期工作项目26个、已完成前期工作项目3个、已开工项目21个。50个项目总投资882亿元以上,三年累计投资605亿元以上,《中老铁路三年行动计划》明确,将每年对项目进行一次动态调整。

2022年,省发展改革委将通过省预算内基建投资安排5亿元,优先支持中老铁路沿线货运站场、铁路专用线和接驳线、新型基础设施、物流枢纽、大宗商品集散中心、园区基础设施等中老铁路沿线开发建设项目。

赵嘉 图

责编 童文文

审核 华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