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近日,省委政法委、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联合印发《关于表彰云南省政法英模、政法工作先进个人的决定》。云南省建水监狱一级警长张金涛被授予“云南省政法工作先进个人”称号。
榜样的力量催人奋进,他们无私无畏,用青春与生命筑成时代的丰碑。新时代的政法工作,需要每一位政法干警的艰苦奋斗、不懈努力。从一个人到一群人,从一群人到全社会,先进人物故事的背后,还有无数传承者昂扬向上、星月不息。每一次对先进人物的颂扬,都是为了更好传承他们的精神——
2022.03.4
面对巨大的监管压力和职业暴露风险,他毅然坚守抗艾一线14年,忠实履职,兢兢业业,即使发生了极度危险的职业暴露也不曾退却,成功挽救了一个个迷失的灵魂,成为抗艾一线最坚定的守护者。
他叫张金涛,现任云南省建水监狱八监区一级警长。
他是迎“艾”前行的勇士
张金涛参加工作15年多,其中有14年是在艾滋病犯监区度过的。
2008年监狱艾滋病犯监区成立之初,面对艾滋病罪犯管理难度大、职业暴露风险高的困难,许多人谈“艾”色变。此时的张金涛却逆行而上,毫不犹豫地投入到抗艾一线。在监狱和监区的培养下,他刻苦钻研业务,勤奋努力工作,迅速成为抗艾一线的医疗骨干。
然而,正在一切顺利进行的时候,张金涛却迎来了一次重大考验。2013年5月的一天早上,他在给1名艾滋病罪犯清洗伤口时,一滴鲜血和双氧水的混合液溅到了他眼睛里,造成了一次职业暴露。
这事一下子炸开了锅,张金涛怀孕3个多月的妻子终日担惊受怕、忧心忡忡,“谈艾色变”的紧张氛围笼罩在艾滋病犯监区上空……一边是至亲至爱的家人,一边是强烈的工作责任感,张金涛陷入了前所未有的矛盾与迷茫。
“艾滋病罪犯集中关押改造治疗的试点工作责任重大,单位培养一个业务骨干不容易,要干就干到底!”监区老同志的这句话时常萦绕在张金涛脑海中。
为了不让妻子承担太大压力,为了避免在同事们中引起恐慌,更为了不让已经步入正轨的抗艾事业受到冲击,张金涛一面服用抗病毒阻断药物,一面继续坚持工作。
“正是因为危险,才更需要有人负重前行,我是一名共产党员,又接受过专业培训,抗艾一线我先上。”
幸运的是,最终张金涛并未感染。历经“劫难”,再次踏上抗艾征程,他对抗艾一线工作的意义有了更加深刻的理解和认识,内心也更加坚定和从容。
他是起“死”回生的“高人”
张金涛常说,“能延长艾滋病罪犯生命的长度,这就是医者仁心。”他用精湛的医疗技术、高尚的职业操守,为无数的艾滋病罪犯点燃了活下去的希望。
艾滋病罪犯周某由于吸毒史长达9年,加上身患艾滋病,1.8米的身高,体重只有40多公斤,一度因艾滋病并发症被下达了病危通知。但张金涛却没有放弃,他和同事有针对性地制定了治疗方案,积极采取救治措施精心施救,硬是把周某从生命垂危的边缘救了回来。
饱受疾病折磨而失去活下去信心的周某,其父母也十分绝望。但当周某父母再次到监狱看望他时,对周某如此巨大的转变感到十分惊讶,为此专程送来了一面锦旗——“重教育、不歧视,重治疗、保健康。”
他是先业后家的硬汉
张金涛始终奋战在抗艾一线,任劳任怨,从不斤斤计较。2021年7月的一天深夜,艾滋病罪犯吴某某突发高烧、呼吸困难,接到通知的张金涛迅速带上急诊箱直奔监舍,对该犯做了初步诊断后马上将其送往监狱医院。一趟忙活之后,天已大亮。同事们关心他,问他这样长期值班累不累时,张金涛总是面带微笑说,“这就是我的职责,工作总要有人承担。”
抗艾14年来,本可以多次正常轮换调出抗艾一线,而张金涛却一直坚守到现在,成为抗艾一线最坚定的守护者。
14年的坚守中,张金涛总是与家人聚少离多,在工作和家庭之间,失衡的那一端总是家庭。最让他感到内疚的,是无法像其他孩子的父亲那样,有更多时间陪伴在孩子身边。
他总是把工作摆在首位,把问题留给自己。接送儿子他大多顾不上,家长会他经常缺席,就连儿子生病住院他也难以照顾,对于家庭他真的亏欠了太多……
妻子的支持也让张金涛获得了更大的动力。起初,妻子对他很是不解,但慢慢地被他那颗勇敢、炽热、奉献的心所感动。“虽然做警嫂很难,但想到他压力那么大,就不忍心让他分心,即使自己再难也会坚定地支持他。”
他是善治“心病”的仁者
艾滋病罪犯具有病人和罪犯的双重身份,他们的心理问题比身体上的疾病更加复杂,很多时候不解决他们的心理问题,根本没办法进行抗病毒治疗。
张金涛肩负医生和监狱人民警察的双重使命,不仅要“治病”,更要“救人”,只是这“救人”的含义不是“活命”那么简单,更重要的是“攻心”。为了攻心救人,张金涛在做好医务工作的同时,还充分履行监狱人民警察教育改造罪犯的职责,运用心理咨询的方法帮助他们除却“心病”。
罪犯赵某被判无期徒刑,刚开始服刑时情绪低落,心理负担较重,认为自己“活不出去了”,对抗病毒治疗十分抵触。经多次到医院检查并无异常,张金涛判断其属于心理压力过大所致,于是耐心地对其进行心理疏导,经常找他了解身体状况,不时询问他与家人的情况,试着用亲情感化他,鼓励他要鼓起勇气面对漫长的刑期,争取早日回家团聚。
在张金涛和同事们的不懈努力下,赵某放下思想包袱,重新树立了信心,积极配合治疗,身体状况稳定,还经常参加监区开展的各项文体活动。
“只要调整心态,树立信心,配合医生好好治疗,就一定有希望。”赵某在艾滋病犯监区服刑近10年,他经常用自己的经历规劝其他罪犯。
“虽然面临很多困难,但挽救了那么多迷失的灵魂,我的工作很有意义!”
这些年,每当看到罪犯顺利回归社会,张金涛总会产生一种因忠诚履职带来的成就感和幸福感,也更加理解这身警服所承载的职责和使命。
长松寒愈劲,南金锻弥坚。张金涛是医生,也是警察,更是共产党员。他用抗艾一线14年的默默坚守谱写了一曲新时代监狱人民警察“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英雄赞歌。
来源 云南司法行政
责编 马寅瑞
审核 邱忠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