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旅游行业企业挺得住、过难关、有奔头

“餐饮、住宿、零售、旅游、客运等行业就业容量大、受疫情影响重,各项帮扶政策都要予以倾斜,支持这些行业企业挺得住、过难关、有奔头。”3月5日上午,李克强总理所作的政府工作报告中关于让旅游等行业企业挺得住、过难关、有奔头的部署,让关心支持旅游业发展的全国两会代表委员及广大旅游业界倍感振奋、深受鼓舞。大家纷纷表示,政府工作报告及时回应了旅游行业的呼声,进一步彰显了党中央、国务院推动旅游业恢复发展的决心,坚定了旅游业界渡过难关的信心。旅游业界将坚持稳字当头、稳中求进,切实用好用足纾困扶持政策,不断增强内生动力,进一步推动行业高水平复苏和高质量发展,为稳就业、扩内需、惠民生贡献积极力量。

全国政协委员,重庆市文化和旅游发展委员会党委书记、主任刘旗:帮助企业用好用足政策是关键

“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的提法,让遭受疫情严重冲击的旅游行业、企业管理者、从业者心里都涌起一股暖流。”全国政协委员,重庆市文化和旅游发展委员会党委书记、主任刘旗接受中国旅游报社记者采访时说。

近日,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文化和旅游部等十四部门联合出台的《关于促进服务业领域困难行业恢复发展的若干政策》(以下简称《若干政策》)受到旅游业界关注。“《若干政策》对旅游业保市场主体、保就业、稳预期压力等提供了有力支持,非常及时、针对性强。从《若干政策》到总理在报告中的要求,都对推动旅游业高水平复苏和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刘旗说,为把党中央、国务院的政策落实到位,3月1日,重庆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会同重庆市文化和旅游发展委员会等部门出台了《重庆市贯彻〈关于促进服务业领域困难行业恢复发展的若干政策〉的措施》(以下简称《措施》)。《措施》提出52条政策措施,其中包括12条服务业普惠性纾困扶持措施、12条针对文化和旅游业的纾困扶持措施。“这些措施结合重庆实际,聚焦企业发展‘痛点’‘堵点’‘难点’问题,旨在为缓解企业困难、提振从业者信心、助力旅游业恢复发展提供有力支持。”刘旗表示。

《措施》针对旅游业纾困,提出延续实施旅行社暂退质保金、健全文旅业银企对接机制、支持企业参与政府采购、支持旅行社等拓展业务、创新文旅特色金融产品和服务等多项举措。刘旗介绍,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重庆市文化和旅游发展委员会持续聚焦帮扶文化和旅游企业纾困、推动旅游业恢复发展,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如去年联合相关部门制定了《支持文旅企业复工复产和生产经营的政策措施》。“此次出台的《措施》既是对此前举措的延续,也是进一步优化完善。”

刘旗表示,帮助企业用好用足这些政策是下一步工作的关键。这需要文化和旅游部门加强政策宣贯解读,联合有关部门进一步细化落实措施,创新服务方式增强企业政策获得感,也需要企业积极对接,结合自身实际把政策用好用足。

“鼓励支持旅游企业创新发展是增强企业活力、抗风险能力的重要方式。”刘旗表示,旅游企业可充分挖掘本地游、周边游市场潜力,开发一批高品质的微旅游、微度假、小团游等创新产品和服务;关注沉浸式体验、交互体验等新业态,挖掘新的消费热点,不断寻求新机遇。

就促进“剧本杀”等新业态发展,刘旗从跨界融合和协同创新的角度建议,培育“沉浸式”文旅服务平台,提供从IP打造、创意与空间设计、软硬件系统集成、投融资与运营管理的沉浸式产业全链条服务,面向历史文化街区复兴、城市公共空间活化、景区升级与产业提升、城市消费和夜间经济激活等,构建线上线下协同的文旅消费新生态,推动文化科技领域成果转化、集成创新和新项目孵育。(陈潜 记者 崔哲)

全国政协委员,民进天津市委会副主委、天津市教育科学研究院院长金永伟:把握消费回流“窗口期” 加快行业转型升级

全国两会期间,民进中央提交了《关于疫情常态化防控背景下加快文旅行业转型升级的提案》。围绕该提案,全国政协委员,民进天津市委会副主委、天津市教育科学研究院院长金永伟接受了中国旅游报社记者专访。

“当前,疫情正给全球文化和旅游消费市场带来深刻而持久的影响,并不断倒逼文旅行业管理模式转型、服务方式创新和消费结构升级,也为我国提供了一个将国外高端文旅消费转化为国内消费内循环的有利‘窗口期’。”金永伟表示,将国外高端文旅消费有效转化为国内消费内循环,关键是要打造好国内文旅消费场所的软硬件环境和条件。

“硬件设施的升级改造必须适度超前谋划,提前规划布局。”金永伟说,要充分评估疫后文旅消费市场发展,由有关部门牵头制订实施文旅设施专项规划,统筹全国文旅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布局,利用中央预算内投资支持文化和旅游设施项目升级改造,有步骤地实施一批新建、改扩建和维修改造项目,为文旅行业转型升级提供硬件保障。

金永伟表示:“服务水平和消费环境等软件服务的提升更为关键。要对接国际先进管理和服务经验,给国内外消费者提供更舒适便捷的消费体验,把一部分海外消费需求有效引导回国内。”他建议加快文旅消费场所信息数字化升级,有关部门要牵头开展文旅场所数字化智能化专项提升工程,特别是对一些人流量大的景区景点,要充分利用信息技术手段,建立起一套长期可行的防护管控体系,实现游客入园的身份识别、健康状况识别和游客离园以后的人员追溯。提高门票预订、售票、入园等环节的智能化管理水平,减少接触和聚集,降低经营成本。

“在做好软硬件升级的基础上,还要完善相关配套制度和措施。”金永伟说,建议有关部门借鉴复工复产、复商复市中形成的良好经验和做法,针对文博场馆、景区景点、宾馆饭店等的不同特点,进一步细化疫情防控标准和支持政策,统筹疫情防控和复工复产政策,大力推动“一码通”;加强文化产业资金支持,出台针对提供文化服务、旅游服务、住宿服务纳税人的增值税减免政策,出台文旅行业应急贷款等金融支持政策。

日前,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文化和旅游部等十四部门联合出台《关于促进服务业领域困难行业恢复发展的若干政策》(以下简称《若干政策》),旅游业是其重点帮扶的困难行业之一。对此,金永伟表示,《若干政策》打出的是一套组合拳。建议各地因地制宜,成立落实《若干政策》、助力旅游业纾困的临时性专门协调机构,面向文旅企业进行帮扶政策宣传、解答、反馈和组织实施等,切实帮助中小微企业复苏,拉动国内文旅消费。有条件的地区可以出台实施细则,加大地方扶持力度。

“《若干政策》针对企业提出了一系列纾困措施,同时也要给消费者更多关注。”金永伟说,从长远来看,要提高居民的消费能力,增强居民的消费意愿,给居民创造更好的政策环境。要继续降低旅游景区门票,改变过度依赖门票的运营模式,提供更多景区内的增值服务。同时,还要鼓励有条件的地区发放文化和旅游消费券,鼓励有条件的景区景点定期开展定时免票或减价等优惠措施。

民进中央还建议,落实带薪休假制度,鼓励有条件的地区大力推行每周2.5天假期、错峰消费等制度。“建议机关事业单位可以率先实施带薪休假制度,通过设立ab岗、错时上下班等方式,保证每周工作时间不减少,对外服务不受影响。有条件的企业可以根据企业现状与职工协商推行,通过倒班、调休等措施保证每周工时不减少。”金永伟说。(记者 李凤)

全国人大代表、安徽省亳州市委书记杜延安:将助企纾困政策落实到旅游业界心坎上

“今年政府工作报告中,对完善减负纾困政策,夯实经济稳定运行、质量提升的基础作了全面部署,特别强调旅游等行业就业容量大、受疫情影响重,各项帮扶政策都要予以倾斜,支持这些行业企业挺得住、过难关、有奔头。亳州市将深化‘放管服’改革,用好用足国家和省级各项助企纾困政策,持续当好旅游企业的‘保姆’,推动政策落实落地、落细落小,落到旅游业界心坎上。”今年全国两会期间,全国人大代表、安徽省亳州市委书记杜延安接受中国旅游报社记者专访时表示。

杜延安表示,近年来,亳州市委、市政府将“文化旅游强市”建设作为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举措,制定了《亳州市全域旅游发展规划》《关于将旅游业培育成为重要支柱产业的意见》等,连续5年开展文化旅游年活动,设立50亿元的文化旅游发展基金,成立市文旅集团,一批优势旅游企业不断发展壮大。亳州先后收获了国家中医药健康旅游示范区创建单位、一带一路国际健康旅游目的地、中国康养旅游目的地等殊荣。

针对新冠肺炎疫情对旅游业的影响,杜延安说,亳州市深入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决策部署,认真落实各项助企纾困政策,积极帮助旅游企业渡过难关。去年,按照文化和旅游部暂退80%旅游服务质量保证金的要求,全市共暂退31家旅行社旅游服务质量保证金300多万元。制定出台《亳州市组织接待游客来亳旅游企业奖励暂行办法》,明确对组团奖励、地接奖励、研学游奖励具体标准。召开文化旅游发展大会,邀请河南、山东、江苏省以及本省有关市的100多家旅游企业参会,助力旅游企业纾困。同时发行500万元旅游消费代金券,活跃旅游市场。

随着助企纾困政策不断落地落实,亳州市旅游业实现稳步复苏发展。截至2021年底,亳州市国内旅游人数2430.75万人次、国内旅游收入186.9亿元,同比增长34.84%、44.9%,恢复至2019年同期83.53%、82.08%。

当前,在旅游业稳步复苏发展基础上,亳州市正在围绕建设“文化旅游强市”的目标,持续培育壮大旅游市场,全面提升文化旅游能级和核心竞争力,努力把亳州市打造成全国乃至世界级健康旅游目的地城市。

“助企纾困、推动复苏要与推动高质量发展同步发力。”杜延安表示,亳州市将突出全域旅游发展,进一步擦亮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中国优秀旅游城市等品牌。着力改造提升一批精品景区,推进林拥城、亳药花海休闲观光大世界、华佗百草园等精品景区创牌、提质、扩容;聚力推出一批精品线路,打造中华传统文化之旅、中医药康养旅游、白酒文化体验之旅等特色线路;谋划举办一批特色活动,扎实办好中国(亳州)芍花养生文化旅游节、国际中医药博览会和中国康养旅游大会等节庆活动;设计推出一批旅游商品,开发药膳、温泉、五禽戏等休闲旅游产品,让游客带走亳州的味道,留下难忘的记忆。

“亳州市是中医药文化的发祥地,中医药健康旅游资源丰富。随着大众健康观念变化和‘后疫情时代’社会各界对中医药康养的高度认同,‘中医药+旅游’必将迎来新机遇。近年来,亳州不断探索,初步形成了融中医药文化体验、健康医疗服务、中医药养生度假等为一体的发展模式,成功获评全国15个国家中医药健康旅游示范区创建单位之一,健康旅游产业正在扬帆奋进。”杜延安表示,下一步,亳州将做“强”龙头项目,做“优”康养服务,做“靓”城市品牌,积极探索中医药健康旅游产业的新理念和新模式,努力建设综合性、创新型的国家中医药健康旅游示范区。

当前,亳州市旅游业界正积极应对新冠肺炎疫情带来的挑战,千方百计探寻发展新机遇。杜延安说,各项发展规划、纾困政策正在同步落地落实,这将创造性地给予企业帮扶,确保旅游企业渡过难关、强势复苏。同时,亳州市还将持续开展“文化旅游年”活动,加快推进重点旅游项目建设,积极鼓励旅游企业参与文化旅游开发经营管理,不断推动文化和旅游高质量发展。(记者 李志刚)

全国人大代表,广东省惠州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黄细花:建议推行“旅游质保金保险”制度

今年全国两会期间,全国人大代表,广东省惠州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黄细花接受中国旅游报社记者采访时表示,新冠肺炎疫情对旅行社国内国际旅游业务造成重大冲击且影响仍在持续。为加大对旅游业支持力度,她建议各地政府部门进一步聚焦旅行社现实困难,精准施策,推动改革优化旅游服务质量保证金(以下简称“旅游质保金”)制度,以金融政策扶持帮助旅行社渡过难关,持续提升旅游业发展活力。

黄细花曾任广东省惠州市旅游局局长、西藏自治区林芝市鲁朗景区管委会主任、广东省旅游控股集团总经理等职,长期从事旅游相关工作。

黄细花表示,旅游质保金制度自1995年1月1日开始实施,至今已经27年,在维护旅游者合法权益、提高旅游服务质量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但同时也增加了企业运营成本。根据相关规定,旅行社应缴存旅游质保金,这意味着一笔大额资金被“锁定”;旅行社如果要设立分社,则需缴存更多资金。尽管缴存的旅游质保金利息仍归旅行社所有,缴存资金不能用于投资周转实现增值。

“还有一点需要关注,旅行社责任险制度已在一定程度替代了质量保证金的功能,发挥着维护旅游者权益的作用。”黄细花说,旅行社责任险是旅行社企业购买的一种强制险,旅行社每年购买一次,旅行社经营中因其责任导致游客权益受损的,由保险公司承担赔偿责任。除此之外,越来越多的旅行社在出游前会征求游客同意后代游客购买(或赠送)一份旅游意外险。“旅行社责任险+旅游意外险”基本达到“兜底”作用,起到维护游客权益的作用。

“下一步可以考虑改善旅游质保金制度,将旅游质保金与旅行社责任险合二为一。”黄细花表示,旅游质保金制度与旅行社责任险制度,目的都是为游客权益“兜底”,两者功能上相对重合,建议将两者合并为一个保险品种,这将进一步缓解旅行社资金流困境。

“2021年以来,文化和旅游部、中国人民银行、中国银行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等发文,鼓励开发旅游质保金履约保证保险产品,探索开展用保险替代旅游质保金的做法,支持旅游业复苏。”黄细花表示,建议推行“旅游质保金保险”制度。

近日,文化和旅游部批复同意北京、天津、湖南、甘肃开展使用保险交纳旅游质保金试点,至此已有至少14个省份开展使用保险交纳旅游质保金试点。“使用保险交纳旅游质保金”就是依托旅游质保金履约保证保险产品,以“保单”替代旅游质保金,但旅游质保金的作用和效力不变。

黄细花建议,鼓励保险机构积极参与旅游质保金保险产品的竞争与服务创新,增加保险责任和服务内容,满足企业多样化保险保障需求;加强风险防范工作,提高理赔服务效率,不断提高质保金保险保障的产品性能和服务能力。(记者 李志刚)

全国政协委员、春秋航空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王煜:更加坚定了渡过难关的信心

“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各级政府对旅游等市场主体的纾困政策持续不断。政府工作报告指出,‘餐饮、住宿、零售、旅游、客运等行业就业容量大、受疫情影响重,各项帮扶政策都要予以倾斜’。前不久,十四部门针对服务业领域困难行业出台43条举措。”全国政协委员、春秋航空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春秋航空”)董事长王煜接受中国旅游报社记者采访时表示,这些政策举措及时回应了旅游等行业的呼声,体现了党中央、国务院助企纾困的决心。旅游从业者受到极大鼓舞,更加坚定了渡过难关的信心。

作为中国旅游协会副会长,王煜一直积极呼吁加大对旅游企业恢复发展的支持。他对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文化和旅游部等十四部门今年2月联合出台的《关于促进服务业领域困难行业恢复发展的若干政策》(以下简称《若干政策》)十分关注。“《若干政策》包括10条普惠性政策、针对旅游业的7条专项政策,这将给旅游企业带来很大帮助。”

在王煜看来,除了一系列帮扶举措的助力,行业复苏发展的信心源泉还来自于大众的出游需求。“人们出游的意愿没有改变,甚至更加希望亲近自然。”他认为,疫情防控常态化下,旅游企业在经营中应从疫情防控、应急预案、产品策划等方面做好准备,应对好各种情况。同时,根据疫情形势积极调整策略,顺应市场需求、不断创新产品。“比如,可聚焦省内游、本地游开发新产品。去年,上海春秋国际旅行社围绕建党百年在上海推出了200多个产品;将‘建筑可阅读’与‘微游上海’结合推出城市微旅游产品,展现建筑蕴含的历史文化,受到了市民游客的普遍欢迎。”

王煜还介绍,疫情发生以来,春秋航空立足国内大循环,将大量运力转向国内,特别是在中西部地区加大布局、持续增加过夜飞机投放量,目前投放量已从疫情前的3架增加到13架,预计今年夏秋航季将达到15架。春秋航空新增的80多条航线中,绝大部分是在中西部地区,其中不少新增航点是支线航点。“这不仅可以为中西部地区经济发展持续造血,也为游客到中西部地区提供了更便捷、成本更低的方式。”

“民航业也是受疫情影响较大的行业,《若干政策》针对民航业提出5条纾困扶持措施,这对航空企业的发展是一大利好。”王煜表示,希望从降低融资成本方面对航空公司给予支持,进一步帮助航空公司克服疫情影响。建议继续为航空公司提供纾困低息贷款等金融支持,将现有的纾困贷款期限从1年期延长到3至5年期,扩大纾困贷款的使用科目范围,缓解运营资金压力。(刘奕岑 记者 崔哲)

全国人大代表,山西文旅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王文保:增强内生动力 推动高质量发展

3月5日,全国人大代表,山西文旅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王文保在人民大会堂聆听了李克强总理作的政府工作报告。其间,他多次热烈鼓掌,他说,“这是发自内心的振奋。”

“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旅游业遭受严重冲击,面对疫情持续影响,党中央、国务院不断加大帮扶力度,十四部门联合出台了《关于促进服务业领域困难行业恢复发展的若干政策》。今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更是进一步明确了助企纾困普惠政策和专门针对旅游业的帮扶政策,明确提出,旅游等行业就业容量大、受疫情影响重,各项帮扶政策都要予以倾斜。这将为旅游业稳健复苏提供巨大信心和动力。”王文保表示,旅游企业应积极作为,用好用足各项帮扶政策,同时增强内生动力,危中寻机,谋求更大发展。

王文保表示,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集团结合自身实际主动出击,用好用足各项财政和税收政策,包括降息、减免各项税费等;同时积极关注金融支持政策,将国家政策性银行的贷款支持政策用到实际业务中,充分协调使用信贷支持,以充足的资金确保了各个文旅项目建设的顺利推进。

“仅仅用好用足纾困政策是不够的,还要增强内生动力,推动高质量发展。”王文保认为,随着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的达成,大众旅游从初级阶段走向中高级阶段,旅游业也正从高速度增长向高质量发展转变。在消费升级、产业融合、数字科技、疫情防控等因素作用下,旅游业正在发生“化学变化”,为文旅企业发展提供了新的市场和空间。

“文旅企业的业态孵化能力,决定了企业对接市场需求、转化经济效益的价值创造能力,其核心就是要坚持精益求精和适度超前布局的理念。”王文保说,“我建议孵化一批具有较高传播力、影响力和持续盈利能力的文旅新场景、新业态、新产品、新服务。”

按照这一思路,王文保提出了一系列创新谋划。一是充分挖掘旅游业的强大跨界能力,催生“旅游+农业、工业、购物、教育、医疗、体育、演艺……”等新业态;二是打造个性化、体验性、品质化旅游产品,开发夜间旅游、冰雪旅游、博物馆旅游、研学旅游等业态,推出深度游、自驾游、定制游服务模式;三是广泛引入文创、艺术、非遗等文化机构和资源,不断丰富产品内涵、提升服务品质。

王文保还注意到,疫情防控常态化下,旅游市场环境发生了巨大变化——旅游企业数字化和智能化改革加速,旅游业转型升级进程加快,产业发展格局重构;产品和业态创新加速,自驾游、周边游、本地休闲游等升温,带动“车旅协同”、智慧旅游、数字文化等快速发展;大众对健康、教育、体育等领域的关注度提高,康养、研学、体育旅游等细分市场预期走高。“对此变化,我们已经做好了充分的准备。我们正通过加速数字文旅产业升级,优化集团数字文旅产业;加速业态创新,丰富景区观光模式;重点关注康养、研学的业态拓展等,为更多游客带来更优质的旅行体验。”

在各项创新和应对举措中,王文保尤其注重“科技赋能旅游”。王文保表示,国务院印发的《“十四五”旅游业发展规划》高度关注科技赋能旅游,把创新驱动既作为发展原则,也作为发展任务。无论是政策导向还是市场需求,都在呼唤科技进一步赋能传统旅游,“科技+旅游”将成为旅游行业提质升级的必由之路。

王文保表示,文化和旅游产业与科技创新的“化学反应”正在不断发生,进一步打破了传统旅游产业格局,促进现代旅游产业体系构建。此外,数字科技的发展催生新的旅游需求,将更深更广地重塑观光、休闲、度假等旅游消费场景,为游客带来全新的文化和旅游体验。(记者 李志刚)

全国政协委员、观澜湖集团主席兼行政总裁朱鼎健:创新金融支持方式 拓展旅游企业融资渠道

旅游业发展离不开金融工具的支持,如何通过金融创新为旅游产业赋能,是全国政协委员、观澜湖集团主席兼行政总裁朱鼎健一直较为关注的问题。去年全国两会期间,他在一份提案中阐述了相关建议。今年全国两会期间,他在接受中国旅游报社记者专访时,再次就金融支持旅游企业发展等话题分享了自己的观点。

今年2月,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文化和旅游部等十四部门联合出台《关于促进服务业领域困难行业恢复发展的若干政策》(以下简称《若干政策》)。“这份文件对于尚处于恢复期且仍需持续面对疫情影响的旅游企业来说,无疑是雪中送炭,给我们吃了一颗定心丸。”朱鼎健表示,旅游业已是我国国民经济的战略性支柱产业,承载着广大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国家专门出台具体举措支持服务业尤其是旅游业发展,给旅游业界传递了巨大的能量和信心。

引导金融机构对符合条件的、预期发展前景较好的重点文化和旅游市场主体加大信贷投入,适当提高贷款额度;鼓励银行业金融机构合理增加旅游业有效信贷供给……《若干政策》中无论是普惠性政策,还是针对旅游业的专项帮扶措施,都涉及对旅游企业的金融支持。“这些政策针对旅游企业的融资需求提出了解决方案,通过创新金融支持方式,拓宽旅游企业融资渠道、帮助旅游企业增强融资能力,从而推动旅游业更好发展。”朱鼎健说。

朱鼎健表示,让这些金融政策真正惠及旅游企业,需要有关部门和金融机构结合旅游行业的实际认真落实到位。“旅游企业特别是大型景区类企业,投资巨大、回报期长、利润相对较低,对金融机构不具备太大的吸引力。因此,在评估旅游企业、项目发展前景,评判其是否符合贷款条件时,需要相关部门、机构给出具体的指导方向。”此外,他还建议,各级政府要切实做到给旅游企业松绑,精简审批流程,让旅游企业把更多精力放在开发项目和产品上。

“一直以来,旅游行业都处于金融服务的薄弱地带。很多金融资源配置已经无法适应旅游产业升级的需要。”朱鼎健认为,传统商业银行、证券机构、保险公司、担保公司、租赁公司等金融机构可以通过优势互补,共同创新融资模式,为旅游行业量身打造金融项目和服务。如商业银行与证券机构可以就景区等旅游企业资产证券化进行突破创新,将旅游企业缺乏流动性的银行贷款或应收账款转变为金融市场上可流通的证券,提高旅游行业的资源配置效率;保险公司、担保公司可以为不具备实体资产的小型旅游企业提供增信担保。

旅游行业克服疫情影响,除了各项政策帮扶,同样也离不开旅游企业自身的积极探索、创新发展。在朱鼎健看来,疫情防控常态化下,旅游企业应主动顺应市场需求和变化,针对不同客群丰富产品,利用新媒体等形式开展营销,将危机转化为机遇。(记者 崔哲)

全国政协委员、江南造船(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科技委主任胡可一:探索“中国邮轮模式” 推动产业复苏

“疫情发生后,中国邮轮行业主动按下暂停键,邮轮公司、邮轮港陷入困境,正处于培育期的我国邮轮产业面临严峻挑战,邮轮复航困难重重。”今年全国两会期间,全国政协委员、江南造船(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科技委主任胡可一接受中国旅游报社记者专访时建议,探索“中国邮轮模式”,推动疫情防控常态化下的邮轮产业复苏。

随着邮轮停航,邮轮产业链和供应链的相关方信心受挫,致使中资邮轮公司面临生存考验。胡可一说,邮轮运营是邮轮产业链和供应链的龙头,只有邮轮运营可持续发展,才能催生新造船订单,带动设计建造和供应链的发展。“目前,我国邮轮运营停滞,市场处于负面悲观预期,邮轮建造后续订单匮乏,导致不可持续发展。”

与此同时,邮轮行业保生产、稳就业的压力剧增,人才队伍建设受挫。胡可一介绍,邮轮高级船员所需技能标准高、进入门槛高、培养周期长,且本土高级船员的培养体系尚在建立中。“中资邮轮的停航导致邮轮行业本土船员岗位大量消失,随之出现邮轮普通船员大量流失或转行、海乘专业学生就业困难等现象。此外,旅行社的邮轮业务团队也因疫情影响而纷纷解散,为后续复航的市场分销带来了困难。”

鉴于上述现状,胡可一建议以上海或海南三亚为试点开展邮轮复航,探索“中国邮轮模式”,取得经验后再加以推广,进而实现疫情防控常态化下邮轮产业高质量、可持续发展。他表示,上海拥有广阔的邮轮旅游腹地,吴淞口国际邮轮港和北外滩国际客运中心共同组成我国规模最大、功能最全的邮轮母港。疫情发生以来,吴淞口邮轮港制定了完善的防疫措施,加强船岸联合管理,已陆续停靠海洋量子号等国际邮轮7艘次,更换中国籍船员777人次,保持了零感染的纪录。而海南三亚毗邻南海,有丰富的南海岛屿旅游资源。

胡可一介绍,“中国邮轮模式”可以尝试开辟限制性出境游航线。邮轮从吴淞口邮轮港出发开至公海,航行范围囊括东海,延伸至国境之外,其间不停靠其他港口,按照国际航线的模式进行运营,邮轮公司提供正常的经营范围和娱乐服务,乘客需凭护照登轮。航班初期,仅面向长三角地区的游客开放,未来可放开至国内低风险地区;邮轮载客率控制在50%以内;乘客持有效核酸检测证明、健康码绿码,在体温正常的情况下方可登轮,通过压实主体责任、强化监管责任,确保邮轮沿海游运营安全可控。

胡可一还建议,支持中资邮轮公司(含中资方便旗邮轮)成为重振邮轮产业的龙头,支持外资邮轮公司和中资方便旗邮轮一起重振邮轮产业。在可防可控前提下,采用多种推广手段,鼓励民众参与邮轮旅游,重振游客信心。

胡可一建议,政府相关部门可会同“中国邮轮模式”试点港,出台《邮轮防疫指引》,完善邮轮防疫专项管理标准和细则,并与挂靠港口城市的应急防疫体系相对应。将游客和船员纳入“行前预检—行中监控—行后跟踪”的三级健康状态管理系统,实现系统管理与精准防疫。

胡可一还建议,优化中资邮轮产业营商环境,提高其在疫情防控常态化下的生存能力。重点疏通当前政策中的“堵点”,形成畅通的行业发展外部环境。积极推动中资邮轮自主品牌、中资方便旗邮轮和五星红旗邮轮船队并行建设。减免邮轮进口和运营税费,视情放宽邮轮使用年限,由政府提供补贴,对中资邮轮进行防疫设施改造。(记者 李凤)

两会观察:纾困政策落实落地重在创新

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要求,各项帮扶政策都要向旅游等受疫情影响严重的行业倾斜,以帮助受困企业挺过难关、恢复发展。

疫情发生以来,各级政府和职能部门多次出台帮助受疫情影响比较严重的行业企业减费降税、金融扶持、缓缴或暂退相关税费等纾困政策。前不久,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文化和旅游部等14个部门印发《关于促进服务业领域困难行业恢复发展的若干政策》(以下简称《若干政策》),内容涉及旅游和餐饮、零售、交通等生产、生活服务行业,具体纾困扶持措施包括减费降税、金融支持等43条。应该说,从政府职能和工作角度,政策内容已经比较全面,关键在于各级职能部门和相关机构要压实责任,加大政策执行和落实的力度,让纾困政策的红利能够实实在在直达基层、惠及企业、产生实效。同时,在国家法律法规和政策许可范围内,进一步创新纾困政策内容,用更有针对性的政策措施,产生更有实效政策效益。

通过盘点梳理不难发现,国务院和相关职能部门出台的系列助企纾困政策,内容涵盖面很广,既有宽度又有深度。如《若干政策》中的普惠性纾困扶持措施,就包含了减负性政策和输血性政策两大类,其中减负性政策包括减费降税、缓缴或暂退部分规费等内容;输血性政策包括引导金融机构加大对困难行业,特别是服务业领域的倾斜力度等,并规定不得盲目惜贷、抽贷、断贷、压贷等。

从政策措施实施效果,特别是困难企业的反馈来看,在不同地区、不同领域,相关政策措施的实施落地客观上存在着执行不平衡、落实不充分等现象。因此,各级政府和相关职能部门,要切实提高政治站位,站在扎实做好“六稳”工作、全面落实“六保”任务的高度,做好分工、压实责任、落实任务,不折不扣地执行国家和各级政府的政策。特别是银行、税务、社会保障等主要职能部门,应根据国家要求,出台涉及本领域的纾困政策实施细则和工作方案。

在当前疫情形势依然存在不确定性、旅游市场恢复还存在一定困难的情况下,建议将纾困政策的执行和落实工作纳入各级政府、职能部门的监督和考核体系,通过制度和机制保障,使纾困政策在所有的部门和领域都能够得到不折不扣的落实、实实在在的落地,进而产生实效。

从地方政府层面看,在切实执行国家纾困政策的基础上,还需要根据本地实际情况,创新助企纾困政策内容。我国地域广大、幅员辽阔,各地之间的实际情况差异很大,特别是疫情形势也存在着时空差异。这就要求我们在国家层面出台普惠性政策基础上,积极去创新地方性政策,用更接地气的本地化政策措施,针对本地企业提供更加有效、更具针对性的帮助和扶持。例如,云南省文化和旅游厅、财政厅等12个部门印发《云南省关于支持文旅行业的纾困帮扶措施》,出台13条非常具体的帮扶措施,其中对旅行社企业,根据对其2021年接待游客数量、从业人数、纳税金额、诚信经营等指标的考核排名,分别给予10万元到100万元不等的财政补助金,政策内容既实惠、又有效;山东省文化和旅游厅基于当前疫情防控常态化下旅游市场向本地化转化的实际情况,近日印发《2022“山东人游山东”活动方案》,用政策杠杆启动和扩大本地旅游消费,用旅游消费促进旅游市场复苏,用市场增长拉动企业复工复产和恢复发展。

因此,地方政府既要切实执行和落实国家各项助企纾困政策,更要根据本地实际创新政策措施内容,让纾困政策在当地的具体实践中通过创新更有实效。

总之,统筹好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对企业和政府都是一次严峻的考验,国家倡导各项帮扶政策都要向餐饮、住宿、零售、旅游、客运等受疫情影响严重的行业企业倾斜,各级政府和相关职能部门要进一步创新政策内容,强化政策执行落地,切实帮扶困难企业挺过难关,促进旅游行业高质量复苏。(特约评论员 王德刚)

来源 中国旅游报

责编 代汪媛

审核 邱忠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