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云南代表委员“文旅声音”!

2022年全国两会拉开帷幕

在滇全国人大代表

住滇全国政协委员

认真履职、积极建言

畅谈发展成就

展望美好愿景


全国两会期间

在滇全国人大代表、住滇全国政协委员

今年关注文旅哪些方面的问题?

一起来“听”

全国两会 · 云南代表委员声音


郭进

全国人大代表

依托化石地自然遗产

筑牢科普研学阵地

澄江化石地世界自然遗产博物馆是生命共同体的天然教育载体,将成为云南开展生物多样性研究展示、生命科学教育、生态文明教育的重要阵地。随着澄江化石地世界自然遗产博物馆配套基础设施提质升级,全国人大代表、澄江化石地世界自然遗产博物馆副馆长郭进希望依托这一平台让每一个参观者学起来、悟出来,在普及好生物多样性知识的同时激发全社会参与生物多样性保护的热情与行动,真正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

茸芭莘那 

全国政协委员

加大人口较少民族文化

保护与扶持力度

来自云南的全国政协委员茸芭莘那认为当前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的发展面临流失速度加快、核心内容流失现象比较严重、民族特色减弱及专业人才断层等问题。她在《关于进一步加大人口较少民族文化保护与扶持力度 助力乡村振兴的提案》中建议:1、保障人口较少民族传统文化保护的专项资金;2、健全人口较少民族文化保护的政策执行机制;3、推进人口较少民族文化相关项目与产业进一步发展;4,促进民族地区乡村文化产业升级与成果转化;5、实施民族地区人才培养计划,拓展人口较少民族文化的传承路径。

范稳 

全国政协委员

以大数据时代的眼光

重新审视云南的文学创作资源

全国政协委员、云南省作协主席范稳这些年来一直关注文化、文学和云南丰富的人文资源。范稳所作长篇小说《太阳转身》获得2021年度《当代》文学拉力赛长篇小说总冠军。为反映边疆地区在脱贫攻坚中发生的深刻变革,范稳多次深入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脱贫攻坚边境村寨体验火热生活,收集丰厚有据的写作资源。

除了书写好彩云之南向贫困宣战的时代强音外,近年来范稳还把关注的目光投向文旅融合、青少年阅读等领域。他说,“以大数据时代的眼光来重新审视云南的文学创作资源,可以进行文旅融合的题材不胜枚举。置身于这个伟大的时代,需要不停地在大地上去发现和书写。今年我将重点关注乡村振兴中的文化振兴,为打造具有地方特色文旅产业做出积极努力。”

郭大进

全国人大代表

坚持规划引领

做好文化传承、生态保护、绿色发展大文章

“昭通具有良好的文化优势、区位优势、交通优势,正全力争取和扎实推进长江国家文化公园昭通片区建设。”全国人大代表、昭通市委书记郭大进表示,希望通过片区建设,更好地保护、传承、弘扬好长江文化,推动地区文化繁荣发展,改善流域生态环境质量,促进区域协调发展,更加主动地融入和服务长江经济带发展,助推昭通高质量跨越式发展。

马正山

全国人大代表

加快推进高黎贡山国家公园创建工作

高黎贡山自然保护区是我国西南生物生态安全的重要屏障和生物多样性宝库。马正山表示,希望国家相关部委和有关方面进一步加大支持力度,加快推进高黎贡山国家公园创建工作。

曹庆华 

全国人大代表

建设亚洲象国家公园

加大亚洲象保护力度

亚洲象保护是全国人大代表、墨江哈尼族自治县县委统战部部长曹庆华今年最关注的领域。曹庆华说,探索人象和谐共生,普洱市进行了一系列实践摸索,包括建设亚洲象食物源基地、聘请野象监测员随时预警监测、建立亚洲象肇事补偿机制等举措。虽然取得了一些成效,但都未能从根本上解决人象矛盾。因此,他准备在今年两会上提出关于建设亚洲象国家公园的建议,加大亚洲象保护力度。

他说,履职的关键就是要发挥好桥梁纽带作用,既要把基层群众的心声带到全国两会上去,也要把党中央的好政策带回边疆一线。

田静 

全国政协委员

重视非遗项目建设

纳入职业院校学科体系

身为建水紫陶烧制技艺项目云南省代表性传承人和云南省首席技师,田静长期致力于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建水紫陶烧制技艺的传承与保护。在潜心钻研制陶技艺的同时,她也把目光放大到研究和思考云南省广大非遗技艺的保护与人才培养上,积极撰写多个关于非遗技艺保护与传承的提案提交省政协和全国政协,为云南非遗项目的开拓与发展积极建言献策。

她希望各地从文化自信的高度重视非遗项目的建设,将其纳入职业院校的学科体系建设中,不断强化完善教学软、硬件环境,真正改变过去非遗项目单一脆弱的传承模式。此外,要重点做好3件事:精准合理地设置民族地区职业院校技艺类“非遗”专业,科学系统地安排民族地区职业院校技艺类“非遗”专业的课程,同时深化教学模式、积极搭建实训平台。

宗庸卓玛 

全国政协委员

推动云南民族音乐发展

重视人才培养

云南是音乐歌舞的海洋,有着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音乐资源。宗庸卓玛认为,推动云南民族音乐发展,需要在重视人才培养上下功夫,要学习借鉴国内外优秀的音乐教育体系,通过在艺术院校开办“民族班”、在边疆少数民族地区恢复或重建民族歌舞团等,着力为少数民族群众和文艺人才搭建学习成长的平台。

这个万物萌发的春天

目之所及,生机勃勃


这些代表委员们的“好声音”

正播撒更多希望

凝聚更多力量

内容综合整理自云南发布、新华网、云南日报、光明日报、云南网、新华每日电讯、工人日报、七彩云视、云报客户端

责编 童文文

审核 邱忠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