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溪夜话:城乡规划建设中如何做好历史文化传承保护



(夜话现场 郑惠摄)

2022年3月5日上午,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开幕,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到了“在城乡规划建设中做好历史文化传承保护”“加强文物古籍保护利用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等内容。

3月5日晚8时,大理白族自治州剑川县,沙溪古镇,一个海拔2100米的白族小镇。白天的暖风渐去,古色古香的一个院落,灯光隐隐中,关于古城剑川如何推进全域旅游,大理州方志办、剑川县基层干部与省委宣传部组织的“转作风 看变化”媒体基层调研行成员之间,展开了热烈讨论。

2003年就被列为省级历史文化名城的剑川,正在申报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

古城内至今保留着明代建筑40余处,其中21个院落保存完整,尚保留清代建筑146处,古民居建筑的保留量占全城民居总数的90%。明代建成的街巷道路至今走向不变、尺度不变、格局不变,历经沧桑仍古貌依旧。

西南地区第一个国家方志馆分馆,也是全国第一个国际性的方志馆,第一批3个馆即将在这里建成。

当地很想通过这个国家方志馆南方丝绸之路分馆,进一步撬动剑川的全域旅游。

(沙溪寺登街玉津桥夜景 李政波摄)

大理州有关负责同志开宗明义:国家方志馆南方丝绸之路分馆,并不仅是一个馆,而是一个馆群,除主馆外,在大理巍山剑川3个历史文化名城带上,分别谋划布局了古驿道、滇缅抗战、云南之最、古生乡愁、兰花、宗教、民族等专题馆,馆群建设与大理深厚的历史文化高度吻合,意欲为这一文献名邦添彩、赋能。

“一年时间,方志馆第一批三个馆全速建成。我们像脱贫攻坚那样干,争分夺秒,多个项目都到一线开现场会!”建设工作列出“一个任务单、一条路线图、一张时间表、一笔投资账、一份责任状、一套考核棒”“六个一”的细化方案,实行挂图作战,工期倒逼,务实推进。

(国家方志馆南方丝绸之路分馆的茶马古道专题馆已经建成)

夜色越来越沉,温度又降下了一些,有人起身去添了衣服。

调研行成员中,有人19年前就到过沙溪,深度感慨当年世界纪念性建设基金会支持的修旧复旧模式,直到今天都没有变化。“一张蓝图绘成底,一个规划干到底,很不容易,可以算是乡村发展的一个很独特的案例!”

也有人此前到沙溪静静地待过几天,对这里的淳朴民风与精湛的木雕艺术叹为观止。“这些好东西,用短视频的形式,完全可以远播海内外!”

还有人建议,把沙溪搬到线上,用文旅+游戏形式,给年轻网民一个线上线下游沙溪的沉浸式体验。

又有人说,剑川不仅仅有沙溪,还有剑川古城、全国首批重点风景区石宝山、依托木雕非遗文化建设的艺术小镇,甚至,还有放在全省都有标志性的半山酒店,要让剑川整体出圈。

当地干部表示,要坚持最严格的保护,让茶马古镇记得住历史;要集中力量打牢基础,让传统村落融得进时代;要盘活利用各方资源,让产业发展撑得起未来;要坚持绿色发展底线,让美丽乡村记得住历史;要推动共建共享发展,让沉睡古镇富得了群众。

(沙溪寺登街古戏台)

大家达成共识:剑川持续20年的绿色低碳发展,是坚持新发展理念、推进城镇化建设和乡村振兴的坚实基础,后续以文旅引领,建设“历史文化名城样板、文化产业发展示范区”,将是必然选择。

夜话至此,已是两个半小时过去,古院落里依旧洋溢着对古镇古城保护与传承的热情……

来源 云南网

责编 刘榕杉

审核 李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