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托丰富的美食资源 南华县实行“旅游+生态美食”融合发展战略

说起南华,最被人们津津乐道的当属南华美食。南华素有“中国野生菌美食县”“生态美食城”“中国野生菌之乡”和“野生菌王国”的美誉,这些独具特色的餐饮美食文化,丰富了南华县的旅游文化资源。

优越的地理环境造就独特的餐饮美食文化

南华位于云南地理中心位置,是滇中、滇西和攀西三个经济圈的交汇区,交通区位优势突出。优越的地理位置让南华成为云南通往周边省区和南亚、东南亚国际大通道的“集散地”,也成为昆明、攀枝花乃至川渝的“后花园”。南华是通往滇西方向的必经之地,来往人员都会在县城或南华沙桥休息用餐,久而久之,南华县的旅店餐饮业就逐渐发展起来。

南华自然资源丰富,生态良好、气候宜人,生态环保的绿色食物资源丰富,特别是野生食用菌久负盛名。自古以来,南华就是农业县,农、林、牧、副、渔齐全,烟、豆、茶、果、中草药种植业兼有。同时,南华多年来重视森林保护和环境保护工作,森林覆盖率逐年上升,现覆盖率达到65%,野生食用菌更是首屈一指,全县野生菌品种达200多种,占全省品种的三分之二,全国品种的一半以上。2017年,南华县野生食用菌交易量达5152.19吨,实现交易额5.4亿元,野生食用菌文化产业已经成南华一张响当当的名片。

优越的地理位置让南华商贸发达,自古就有发展餐饮业的传统优势。普通老百姓都有做小买卖的习惯,有的家族历史上就是开餐馆的,甚至有的一家人开了四五个餐馆,历代相传,让南华餐饮声名远扬。加之南华县委、政府鼓励发展个体经济的政策较优惠,宣传和落实做得好,全县餐饮业各类人才如雨后春笋般成长起来,为全县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积极的贡献。

丰富的美食资源促进旅游经济发展

2017年,南华全县持证餐饮服务单位594户,网点660户。随着第14届野生菌美食文化节的成功举办,南华县已拥有多家“云南餐饮名店”、多道“云南餐饮名菜”以及“云南餐饮名宴”“云南名小吃”等称号。

通过由中国烹饪大师组成的云南烹饪协会名师评审组对南华部分餐饮名店、名菜和中国野生菌美食县指定接待餐馆(南华十大精品美食店)进行品评和评审认定,经云南省烹协审定批准,授予南华宾馆(餐厅)等7户餐饮业为“云南餐饮名店”,授予南华县金太阳美食园推出的脆皮松茸等9道菜品为“云南名菜”,授予南华县华泰龙宾馆等10家宾馆餐厅、餐饮店为中国野生菌美食县指定接待餐馆。同时,省烹协集国家级烹饪大师,对13家餐饮经营老板、厨师传艺辅导,精心制作推出了14套野生菌佳宴共147道特色菜肴。

近年来,随着“全域旅游”战略的实施,南华县重点打造“旅游+生态美食”融合发展战略,致力把南华县打造成国际化、特色化、高端化、智慧化的旅游目的地建设。丰富的美食资源促进了南华旅游经济发展,2017年共接待海外旅游者129人次,同比增长29%,接待旅游者233.96万人次,人数同比增长38.54%,实现旅游收入26.94亿元,收入同比增长98.68%,旅游文化产业增加值完成38706万元,同比增长25%,旅游文化产业对全县经济社会发展的贡献明显提升。

从多方入手 实施“旅游+生态美食”融合发展战略

为加快旅游产业发展,南华县出台了《南华县旅游文化产业发展“十三五”规划》 《关于进一步加快旅游业发展的实施办法(试行)》 《南华县生态美食县建设行动计划实施方案》 《南华县鼓励支持餐饮美食企业发展实施办法(试行)》等重要文件,调整充实了旅游文化产业领导小组暨假日协调领导小组、重点产业发展领导小组、第三产业统筹协调发展领导小组等工作机构和机制,旅游文化产业发展的政策环境、交通环境、消费环境、市场环境、舆论环境得到空前改善。全县各级各部门认识到位、推进有力,“大旅游、大市场、大产业”的格局初步形成。2018年,南华县旅游文化产业将实施“旅游+生态美食”融合发展战略,并从7个方面进行落实。

一是要统一思想,树立科学发展理念。要求各乡镇、县级相关部门要切实加强对生态美食产业发展工作的组织领导,树立特色是发展之魂的理念,坚定不移走特色取胜之路;树立品牌是发展之旗的理念,坚持不懈实施品牌发展战略;树立创新是发展之源的理念,持续用力推动创新创业;坚持管理是发展之基的理念,持之以恒强化管理打牢基础。

二是要完善制度,不断优化发展环境。完善支持生态美食产业发展的用地用水用电、税费收缴等优惠政策,整合职能部门扶持餐饮企业发展的项目资金,在支持本土企业和现有企业发展壮大的同时,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引入有实力、善经营、重管理的企业到南华发展餐饮业和农特产品精深加工,不断提高生态美食产业质量和效益。

三是要重点培育,着力放大品牌效应。树立“品牌就是竞争力、品牌就是生命力”“有品牌才有市场、有市场才有效益”的发展理念,促进生态美食产业向品牌化、规模化、特色化发展。以历史积淀和文化创新为基础,挖掘、培育、开发、创新地方特色菜系,挖掘创新“野生菌生态美食”“沙桥传统小吃”“彝族特色美食”等地方特色品牌,提升“生态美食县”品牌知名度。加大对历届美食文化节评选出的名宴、名菜、名店、名厨的包装宣传,提高知名度,扩大影响力。

四是要突出特色,丰富饮食文化内涵。要深入挖掘、系统整理与生态美食有关的民族文化、民间传说、历史典故,用优美的传说故事,久远的文化渊源为生态美食注入更多文化元素,促进生态美食与民族文化、民俗文化、中华饮食文化和世界饮食文化的相互融合。

五是要注重源头,抓好食料基地建设。加强野生菌、野菜、野生中草药、天然香料等资源的保护、开发和利用,引导群众积极发展野生动物驯养,野生蔬菜、药膳原料、绿色农产品种植和生态畜禽养殖,为生态美食提供绿色生态充裕的原料食材保障。

六是要强化宣传,营造良好舆论氛围。充分利用平面媒体、互联网+、广播电视、专题片、重要节会、游客口碑等各种有效载体,大力宣传南华生态美食产业的特色亮点、名菜名宴、名师名厨、品牌企业和饮食文化,在高速路出口、交通要道、旅游景区、车站等重点区域设置户外宣传专栏,使“吃在南华”更加深入人心。

七是要加强指导,充分发挥协会作用。相关职能部门要切实加强对美食行业协会的指导,支持和引导协会积极发展会员单位,充分发挥行业协会桥梁纽带作用。要依托协会积极开展技术咨询、经验交流、菜品研发、技能培训、学习交流、宣传推介等活动;组织策划“生态美食城”宣传专栏,建设餐饮美食网络信息服务平台,打造南华生态美食地图,宣传推介美食名店、特色菜品,借助“中国•南华野生菌信息港”,创建南华生态美食专区;创建生态美食微信服务平台,与美团、大众点评等网络信息平台建立合作关系,构建快捷信息服务网络,扩大行业协会的作用发挥和自我发展的影响力。

云报旅游文化全媒体 李银娟

通讯员 南华县文体广电旅游局 罗前

责编 陶优

一审 施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