暖心!法国夫妇骑游云南,带着一岁的娃娃露宿峨山栖木墀,幸好遇上他们…

“非常感谢中国警察,谢谢你们的帮助,中国真是一个友好的国家!”近日,一对来中国骑行旅游的法国夫妇,露宿峨山县甸中镇小甸中村委会栖木墀村组广场,幸好被民警和热心村民及时发现并帮助的“暖心事”,在峨山广为流传。


法国夫妇骑游中国露宿村头 警民携手热心救助

2018年3月23日20时许,峨山县公安局甸中派出所接辖区小甸中村委会栖木墀组村民报警称:“我们村子里来了几个外国人,他们就睡在村子的广场旁边,我们语言也不通,请你们过来看一下。”

接警后,甸中派出所民警立即赶到栖木墀村组广场,只见一男一女两名外籍夫妻,怀抱着孩子席地坐在村子的广场边,狼吞虎咽地吃着热心村民递来的饭菜。派出所民警小陈赶到现场看到这一番景象后,赶紧向外国友人表明了自己的身份。看到中国警察前来帮助自己,而且还能进行简单的交流,可把两名外国友人乐坏了。

经民警询问、查看了三人的护照等有效证件后,露宿广场的这一家子霎时间吸引了大家的关注。原来这三名来自法国的外国人是一家三口,丈夫名叫皮埃尔(PIERRE),妻子名叫安妮(ANNE),孩子名叫安德鲁(ANDRY),夫妻二人从2015年开始就在东南亚骑行旅游。几年间,夫妻俩已游遍了尼泊尔、老挝、泰国、缅甸等国家。2017年2月,他们的孩子在尼泊尔出生后,夫妻俩便改装了一辆自行车,载着孩子继续他们的旅行。

2018年3月5日,一家三口从老挝万象经中国磨憨口岸入境。3月23日傍晚,来到峨山县甸中镇小甸中村委会栖木墀,参观民俗村落及古建筑。因被当地风土民情吸引,一时忘了时间,参观完后才发觉天色已晚,索性就露宿在了村头广场上。

民警将相关情况报送峨山县公安局出入境管理大队,经核实,皮埃尔一家签证有效。随后,民警将事情经过告诉了村组长,由于担心一岁出头的小安德鲁受不了早春的寒冷,村组长热心的将栖木墀组的民事房打开让皮埃尔一家借住。紧接着,甸中派出所民警、辅警以及村民,一起帮助皮埃尔一家将他们的垫子、自行车等行李搬进了民事房,看着一家子住进了能遮风避雨的房间,热心的人们才散去。临走前,民警还告诫皮埃尔,要保管好自己的自行车和随身携带的现金、护照等贵重物品。皮埃尔夫妇感激的向民警伸出大拇指,用英语连声说道:“非常感谢中国警察,谢谢你们的帮助,中国真是一个友好的国家!”


法国夫妇喜欢的“栖木墀”全是故事

峨山县的甸中镇,有一座古朴而宏大的古村落,逾经百年,历经沧桑,并入选了第四批中国传统村落,它就是皮埃尔和安妮夫妇流连忘返、忘记时间的古村落——栖木墀。今天,云旅君就带着你一起沿着历史的印记,走进这座古村落。

栖木墀位于峨山县甸中镇小甸中村委会,背山面水,清流环绕,梯田层叠,古幽雅致,空气清新,风景秀丽。栖木墀是清朝、民国时期滇东北与滇西南商贸要道上的古村落,交通的便利与商贸的流通,曾带动着小村的商贸繁盛一时。

据中共峨山县委外宣办主任、县政府新闻办主任柏云飞介绍:“当年昆明辖区内的晋宁、宝峰一代的商人,把铜茶壶、铜脸盆、瓷器等生活日用品用马驮运到滇西南的磨黑、普洱一带,再把盐巴、烟土、茶叶运回贩卖,途中必须经过栖木墀。此后,小商小贩都围着村外那条古道做起了生意,当地人开驿站、茶馆、榨油坊、酿酒坊,加工制作各式糖果、糕点,小村一时热闹繁华起来。”

“做生意的人都要拜关公。”柏云飞说。栖木墀关公庙建于清康熙六年(1667年),后毁于火灾,又于咸丰十年(1860年)重建,占地约有900平方米,是目前保存较完好的一栋古建筑。现在逢年过节,全村人都会聚到关公庙里,村里的文艺队跳着城里人时尚的广场舞,花灯滇戏是保留节目,好不热闹。

栖木墀美丽而古老,现存百年以上的四合院民居建筑10余栋。老房子因为生活而变得生动和温暖。阳春三月走进这些四合院民居,还能看到当地老者在自家的小院里纺麻线、搓草绳、织草席,吱吱的老纺车和席架,让人晃忽穿越百年,这些都是栖木墀人引以为自豪的手艺。

而从清代流传下来的“接爷爷、灯会、花会、斗会、祭龙”等民俗活动,也丰富着栖木墀的历史。柏云飞告诉云旅君:“‘接爷爷’指接送‘土主爷’和‘龙王爷’。清朝时期,栖木墀三乡河群众为了祈求大自然风调雨顺、五谷丰登、安居乐业、六畜兴旺、家道平安,用栖木墀张春发在三乡河洪水中意外打捞到的神秘树疙瘩雕刻了‘土主’、‘龙王’两尊雕像,再制作两顶精致的轿子。此后,栖木墀开始了盛况空前的‘接爷爷’活动,并且一直延续至今。”

每年二月,栖木墀都会如期举行“接爷爷”活动,游走线路途经栖木墀、小甸中、街子等地,沿路还伴随花灯歌舞、耍龙舞狮、跳花鼓、炫杂耍等其他民俗表演,使“接爷爷”活动充满观赏性和趣味性。

行走在栖木墀的村村落落里,它犹如一位历尽沧桑、风烛残年的老人,向我们诉说着几多尘封往事。到了这里的人儿,只想做一回山野村民,梦一段古村遗风。


栖木墀人与昆明文庙

数百年来,栖木墀都是历史文化悠久、民风民俗淳朴,木工与建筑技艺人才辈出,技艺高超的“代名词”。民国时期,栖木墀人张天和、张开和兄弟俩人到昆明开办“鼎建云造公司”,专业从事桥梁、房屋、家具建造(如今的禄丰大桥上还刻有张天和的名字),由于建筑技艺超群,张天和曾被推举为昆明市区“鲁班会”会长,张开和被推举为昆阳域内“鲁班会”会长。

“现在昆明文庙街的不少老建筑就是栖木墀人张天和、张开和等人建盖的。抗战时期他们还参加过滇缅公路上的桥梁建设。”柏云飞告诉云旅君,民国时期栖木墀技术高超的木匠有百余人,遍布全省。

栖木墀一直保持着淳朴的民风民俗,只是栖木墀老了,年轻人都喜欢沿着门口的大路去外面打工,谋划自己的新生活,留下来的多是中老年人和孩子们,因为少了年轻人,小村安静了不少。小村像一位白发苍苍守望游子的母亲,期待着家乡能再度繁荣……


云报旅游文化全媒体 李亚 文

李海峰、李向阳、峨山县公安局甸中派出所 图

责编 邱敏

一审 韩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