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普洱农民画培训班开班,教你用刀尖描绘乡村美丽变迁!

文旅头条讯(融媒体记者 朱正 通讯员 戴铮 蒲兴南 文)3月10日,2022年普洱市农民画骨干培训班在澜沧县农民画培训基地开班。一幅幅出自当地百姓之手,散发着浓浓乡土气息的农民版画从不同角度彰显了基层农村的“中国梦”,诠释了普洱农民艺术家们对土地的挚爱和生活的感悟,展现出新农村、新生活、新气象和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

说起普洱,映入脑海的便是铃声悠悠的茶马古道、不用一颗铁钉建造的风雨桥以及一幅幅农民用小刀雕凿的绝版木刻农民画。农民画作为展示现代农村发展与乡土文化的窗口,被喻为“最中国”的语言。其中,绝版木刻农民画不仅是普洱传统的非遗技艺,更是普洱独特的“文化符号”,近些年日益显现出其独一无二的文化传播作用。

据了解,绝版木刻上世纪80年代诞生于云南普洱,是在传统套色木刻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凸版技法,其独特性是在“独版”上边刻边印,直至最后一版后无法再印,刻印的过程即是“毁版”的过程,画印完而版消失,它就是绝版木刻,亦被称为绝版套色木刻。正是因为其具备了这种永远只能二取其一的缺憾和不完美,绝版木刻才显得那么的与众不同。为了让这一非遗文化技艺得到发扬传承,自2018年起,普洱共开展了4期绝版木刻的教学培训班,前后培训学员100余人。

普洱绮丽的地方风光、多彩的民族文化、乐观淳朴的普洱人,都成为了学员手中农民画的创作素材。在培训班中,不少学员都是下地干活的农民,他们热爱本土绝版木刻艺术,将这门艺术与自己眼中的现实生活结合,作品上带着泥土的芬芳,把少数民族的田园劳动、盛大节日以及生活场景,原汁原味地表现在画面上,沾染了浓郁的生活气息。

“农民画培训班是普洱为农民学习版画艺术、释放民间艺术活力、培育农村版画产业而搭建的一个平台。”培训班指导老师李剑锋介绍,为发挥农民画在乡村振兴中的积极作用,构建农村文化产业新平台,培养更多农民艺术家为家乡的乡村振兴事业添砖加瓦,伴随农村文化事业和产业发展,植根红土大地的绝版木刻农民画,正在成为越来越多农村劳动者的业余爱好。

课堂上,来自昆明市官渡区文化馆研究馆员、著名农民画家王刚老师为学员现场授课,他采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方法,重点讲解了农民画作品如何围绕新农村建设开展艺术创作、农民画发展概况、民间艺术的特点、绘画技法等知识,用原汁原味的文化艺术魅力,熏陶感染着现场学员。

为了充分发挥农民版画在传承中华优秀民族传统文化中的优势,让群众在发展文化旅游中得到增收,近年来,普洱市秉持“艺术赋能,振兴乡村”的理念,连续举办绝版木刻农民版画培训班,对宁洱、澜沧、西盟、江城县百名热爱艺术的农民群众进行培训。集中培训期间对学员提供免费食宿、工具材料、培训资料等;学员还可享受适当的交通费用补贴;培训合格者,给予补发适当的误工补贴,颁发“普洱绝版木刻农民版画培训中心”培训合格证。

在普洱市委市政府的大力支持下,“文化振兴”始终贯穿于乡村振兴的各领域、全过程。这些农民版画作品不但走出了家门,跨过澜沧江,远赴昆明、上海、北京进行展出,更向外界宣扬了普洱丰富的民族文化、风土人情,也为村民带来了实实际际的收入。今后,普洱将继续以培训班的形式为绝版木刻等非遗技艺发展培养“下得去、留得住、用得上”的应用型专业人才,推动普洱文化产业化实践,提升文化艺术在乡村振兴中的影响力。

澜沧县文化馆、杨紫壹供图

责编 谢同希

审核 华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