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云南 正当时丨海男对碧色寨的情怀

位于红河州蒙自市的碧色寨,是一个建在半山腰上的小村庄。100多年前,随着滇越铁路的建成,这里成为商贾云集的繁华之地。世界各地的人们蜂拥而来,在这里闯荡向往的“江湖”。走过的是岁月,留下的是故事。如今的碧色寨作为国家4A级景区,正在成为无数旅行者、文化探索者向往的“芳华”目的地。今天,从海男的故事中,带大家走近不一样的碧色寨。

专访著名作家、诗人、画家海男

古老的碧色寨

如果你读过、看过海男的作品,你会感慨这名女子充满温暖和光芒。

海男毕业于鲁迅文学院·北京师范大学文艺理论研究生班,著有跨文本写作集、长篇小说集、散文集、诗歌集九十多部。1987年,完成系列长诗《女人》。至上世纪末,出版过诗集三种,有多部作品已被翻译成册,远渡海外。曾获中国新时期十大女诗人殊荣奖、中国女性文学奖、第六届鲁迅文学奖(诗歌奖)等荣誉。

提起碧色寨,海男与它有着很深的渊源。

海男母亲14岁时,曾在碧色寨旁边的草坝小镇桑丝厂工作,后去到滇西生活。海男10多岁时,母亲首次向她提起红河境内的碧色寨。“每当母亲讲起碧色寨,总是回忆满满,那是她青春时代生活过的地方。”海男说。

“母亲讲到的碧色寨有火车站、蓝眼睛的外国人以及在碧色寨上空巡逻的飞机,还有小火车等等。”海男说,第一次听到碧色寨时是遥远的,直到她踏上这片土地。

海男第一次踏上碧色寨的枕木铁轨,是在2009年深秋的一个下午。在蒙自两位好友的陪伴下,海男来到碧色寨。在海男的印象中,那个下午,整个碧色寨呈现出“被时间遗忘”的宁静,其被熔金般所笼罩的姿态下面伸展着整个滇越铁路的核心一一铁轨伸展开来的线条和曲线,仿佛挟持着波涛汹涌的梦。

正是那个下午,当一列火车带着轰鸣的呼啸声扑面而来时,海男仿佛看见了电影般的蒙太奇画面,寻找到了她的长篇小说《碧色寨之恋》的故事。

在这个叫碧色寨的地方,读《碧色寨之恋》很相宜。《碧色寨之恋》中,海男用一对对跨国情侣的爱情故事,给这个曾经盛极一时的地方,披上了神秘的浪漫主义色彩。

年轻的碧色寨

在海男的眼中,碧色寨是个怎样的地方?

“碧色寨作为滇越铁路的一部分,已有百年历史,这条铁路不久后有可能会废弃,这是我初见碧色寨时的忧虑。”海男说。

当海男2010年出版了长篇小说《碧色寨之恋》后,她的足迹便不断往返于碧色寨。海男每次来,都能听见哐当声划过碧色寨的天际,她开始对这里有了新的看法。

“或许这里不久后会变成世界文化遗产,以此让更多的旅行者、文化探索者进入碧色寨。”随着海男来碧色寨的次数越来越多,她深信终有一天,机车头、窄轨、碧色寨火车站、水鹤、三面钟都将是世界文化遗产的一部分传奇。

今天的碧色寨,也正如海男多年前期盼的一样,出现了很多旅行者、文化探索者。他们奔赴碧色寨,寻找着百年前的历史足迹。他们以碧色寨为背景,用手机、相机记录下这里的美好。碧色寨不再被时光所遗忘,正有越来越多的年轻人进入这个神秘的遗址。

守望碧色寨

据海男透露,目前她正在写作碧色寨的第二部长篇小说《守望碧色寨》,这部长篇小说揭示出百年后进入碧色寨的新人。故事以一个修建滇越铁路的法国工程师外孙为线索,讲述了他来到碧色寨,寻找爷爷留下的绘制铁路手稿时,在碧色寨偶遇到“新旧交替”的历史。

“今天的碧色寨,有各种各样的守望者,他们以各种身份守望着碧色寨,并寻找着前世的历史。这部长篇小说以‘新旧交替’的追忆,展现了历史上著名滇越铁路的过去和现在,几代人通过守望碧色寨,承述着一条铁路的人文传奇。”海男表示,《守望碧色寨》是中国梦的现代版故事,这条铁路正在以新的造梦功能,揭示出新的传奇。

据了解,海男还将“海男书画院”落脚于碧色寨大通公司的一座老房子中。从此以后,海男也成为一名守望碧色寨的人。她在此守望,也在此创作。

海男也号召更多作家、诗人进入碧色寨,守望碧色寨。她深信,在这个神奇的碧色寨遗址上,将诞生更多文艺作品,创造出永恒传奇。



文旅头条融媒体记者 李亚 文

受访者 图

责编 谢同希

审核 李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