榜样力量 | 白福:当好“引路人”全村奔小康

勐龙村位于红河县迤萨镇南部勐龙河畔,地处干热河谷地带,海拔460—800米,年平均气温25℃,是一个典型的“天然温室”。白福就出生在这里,并成为村子的“引路人”,带领全村奔小康,先后荣获“省级优秀党务工作者”“云南省拔尖农村乡土人才”“红河州劳动模范”“红河州十大新农村建设领头人”等荣誉。

勐龙村拥有得天独厚的热区资源优势,但过去没有得到有效利用,当地种植结构单一、群众商品意识差、市场观念淡薄等突出矛盾和问题,一直制约着全村经济发展。在这里土生土长的白福,在担任红河县勐龙村委会南洞村生产队副队长、队长、党支部书记,勐龙村委会党总支书记期间,白福充分发挥劳动模范的带头作用,营造崇尚劳模、争当先进的浓厚氛围,带领全村走上致富路。

1997年,白福到红河石屏、玉溪元江等地学习冬早蔬菜种植技术,充分利用本地热区资源,引进黄瓜、辣椒、豇豆等冬早蔬菜在南洞村进行试验示范种植。由于成本低、上市早,白福当年就净赚了5000元。在白福的示范带动下,村民们逐渐种起了冬早蔬菜,并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

1999年,白福和几个班子成员带领村民们经过长期摸索,在全县率先成立了南洞村果蔬专业协会,白福当选为会长,全村72户农户全部加入协会。协会有效整合全村人力、物力、财力,从资金、信息、技术、政策等方面对村民们给予扶持,引进订单农业,统一品种、统一种植、统一管理、统一销售,使南洞村的冬早蔬菜发展驶入快车道。

2007年,在群众的欢呼声中,白福当选为勐龙村党总支书记兼主任。任职期间,他团结和带领村“两委”班子成员,通过广泛深入调研,进一步明确了全村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夯实发展后劲;充分发挥热区优势,加快冬季农业开发,促进农民增收致富;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人才保证和智力支持的发展思路。

2013年,看到农村青壮年纷纷外出,一些地方出现田土摞荒等现象,白福经过多方努力,成立了红河县兴达绿色科普示范有限责任公司,共流转土地650余亩发展优势产业。全村充分发挥以白福为领头人的农村致富能人的带动作用,走出了一条“公司+基地+农户”的订单农业新型致富路,实现了土地自然流转与开发利用“双赢”,白福再一次引领广大群众共同致富。

2016年,白福积极响应中央关于哈尼梯田“稻渔共作”项目助推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文件精神,围绕梯田保护,调整种养殖结构,带领曼赛、南洞、勐龙街群众搞试点,成立红河县迤萨镇南洞水产养殖专业合作社,建设南洞水产养殖示范基地。

勐龙村委会辖12个村民小组,有农户526户,有乡村人口2111人,可耕种土地仅1200亩。然而,正是这样一个人均耕地面积不足0.6亩的村委会,在白福等“土专家”的带领下,实现了知识技术向经济效益的成功转化,最终创造了农民人均纯收入突破4000元的奇迹。

一步步脚印、一次次取得的成绩都在告诉人们——白福,正在实现带领全村脱贫致富的梦想。多少年来,凭着他坚定的信念、持续的追求、模范的带动,勐龙村也先后获得了“省级先进基层党组织”“云南省文明村”“云南省农村基层党风廉政建设示范村”“红河县先进基层党组织”等一系列荣誉。



文旅头条融媒体记者 普瑞玉 文

红河县总工会 图

责编 谢同希

审核 邱忠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