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克宗 我心中的日月

当清晨的第一缕阳光洒在大佛寺的金顶,风轻轻敲响四角悬挂的铃铛,抚慰跋山涉水前来的疲惫心田……一口浓浓的酥油茶浸泡糌粑下肚,“哒哒”的马蹄声远远回荡在山谷中。

时光交错,走在前往四方街的路上,凹凸不平的石板路早已被马蹄踏磨得光滑铮亮,坑坑洼洼处,亦是岁月的温柔印迹。去百鸡寺煨桑的藏族大妈与我擦肩而过,大佛寺下转动经轮的老爷子侃侃谈起红军的故事,广场前的小伙正为要去雪山还是纳帕海的游人指点着路途。

独克宗是一座瑰宝,回溯千年,这里一直是迪庆的政治、经济、军事、文化中心,作为滇藏茶马古道在香格里拉地区的咽喉,独克宗是马帮进藏后的第一站,频繁的贸易和大量的人马带来了独克宗辉煌的岁月。

回望百年,《消失的地平线》缔造了一个美好王国:蓝月谷中的人们身份背景各异,享受着世界各地的音乐和人类文化的结晶,秉持适度原则,自由自在生活。

今天的香格里拉,同样是藏、僳僳、汉、纳西等民族聚居的土地,外来人与本地人和谐共处。古城以四方街与龟山为中心向四周发散开来,呈八瓣莲花格局,城内分金龙、仓房、北门三街,共33个巷,街巷纵横,四通八达。藏族特色的建筑鳞次栉比,纳西风格的木质建筑间杂其中,传统夯土屋如星散落

从地图上看,香格里拉是以独克宗古城为核心的交通、旅游、文化版图。这里拥有无与伦比的景色,壮丽庄严的雪山集草甸海子于一身的百变纳帕海、依拉草原,四季均美的普达措,庄严的松赞林寺,往西北一百多公里是白马雪山,穿过白马雪山再往西北便是梅里雪山。无论机场、高速、国道、铁路均布局在古城的舒适距离内,最远的梅里雪山,也只有半日车程。

香格里拉有很多靓丽的名片,但对我——一个与独克宗结缘多年的外来人而言,独克宗,绝对是所有香格里拉名片中最低调却也最为重要的那一张。古城不能定义香格里拉美的高点,却能给香格里拉托底——独克宗的形象决定了香格里拉的第一印象和基调。

曾经的独克宗遗世独立,保存完好,从“纳廊”出发,5分钟内便可行至四方街,“措廊”通往小西门和百鸡寺,“衮巴廊”路可以从北门出古城通往松赞林寺,“衮巴廊”的汉语意思即:通往松赞林寺的大道,“东廊”通往东门,意为送东神的道路……


(陈营官祖宅)

(古城附近破败的夯土城墙)

因为经营的酒店坐落在古城内,我也时常生活在这里,每天行走在石板路上,与当地人一起去百鸡寺煨桑礼佛,一起在四方街跳起锅庄,在一千零一夜与朋友畅饮“胖卓玛”。百鸡寺附近的夯土城墙比起不少地方更让人流连,大佛寺四周幸存的千年老藏房有更多的故事和魅力。大火后幸存的藏式建筑,加上城中散落的一些夯土建筑、木结构建筑,这些建筑具有稀缺性和不可复制性,它们是古城底蕴中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应该得到更有力的保护与重视,如果任由其被改造或风雨飘摇,独克宗失去的将会是无法估量、无以弥补的。

这个世界不缺新的现代的建筑,缺的是古朴、古典、古韵、古迹……今天,对独克宗古城内幸存的建筑,应该以温柔、敬意去保护和利用,以利用促保护。古城内很多新建筑的出现虽不可避免,但至少风格、高度、材质应该与古城总体协调,与本地文化和谐统一。


此外,与国内外很多古城比起来,独克宗的基础设施还需要进一步完善,比如增设游人休息座椅,让人可以更加享受在古城内的时光,可以在逛古城时有方便的休憩之地;增设与古城风格一致的现代卫生间,方便所有古城使用者,这是所有旅游集散地必备的基础。

由于地理位置和景点距离限制,到香格里拉的游客多选择自驾游或租车出行,目前古城内已经增设了部分停车位,但在旅游旺季,停车位问题非常严峻,建议在古城周围增设专门的停车场。古城内核心区域建设步行区,禁止车辆通行,但应避免断头路的出现。

独克宗古城,千年前就被称为“月光之城”,与奶子河畔的“日光城”尼旺宗合称“日月之城”。颇为巧合的是,今天的独克宗,一天中最好的时光也是在夜晚。傍晚开始,居住在此的本地人忙完了一天的劳作,外出的游人纷纷归来,热闹从大佛寺下的广场蔓延开来,悠扬的弦子乐声起,认识或不认识的人们都可以牵起手,跳起欢乐的舞步。热闹从四方街的广场中弥漫开来。皮匠坡上的咖啡馆和饰品店,白塔旁的藏餐与小食店,都迎来了一天中最好的时光。散落在古城中的酒店与客栈最后安抚了一天的车马劳顿和狂欢后的热闹、嘈杂。

独克宗,海拔3300米,建城1300多年,丝毫不逊色于罗马或意大利的一些古城。但它的未来和发展,却取决于今天我们如何爱护它,愿所有人都珍爱独克宗。

(黉学廊)

张永宏 文图

责编 马寅瑞

审核 李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