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庆滇红茶正式开采 有望形成量、价齐升良好态势

文旅头条讯(融媒体记者 何雨珍 文/图)阳春三月,万物复苏,伴着温暖春风,临沧凤庆县的茶园纷纷换上嫩绿色春装,新芽勃发,待人采撷。3月22日,凤庆县2022年茶叶产业大会暨凤庆滇红茶春茶开采仪式在凤庆凤山镇安石村举行,标志着一年一度的春茶采摘正式拉开帷幕。

凤庆生态环境优越,茶树资源丰富,茶文化底蕴深厚,是滇红茶诞生地,是世界红茶最佳黄金产区。1938年抗日烽火中诞生的滇红茶,进入国际市场即获得具有“祁门红茶之香气,印锡红茶之色泽”的赞誉,位列世界四大著名高香红茶之首。2021年,全县实有茶园面积51.59万亩,生产精制茶2.42万吨,其中滇红茶1.83万吨,实现茶叶综合产值60.09亿元,同比增加7.3%。

弘扬中华茶文化

将凤庆建设成为“中国红茶第一县”

开采仪式上,临沧市茶叶产业发展工作领导小组副组长郭惠云发表致辞,他表示,近年来,临沧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红茶产业发展,将立足新发展阶段,计划打造世界红茶黄金走廊,建设凤庆滇红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和建设国家茶叶公园,培育世界一流红茶品牌和红茶企业,把凤庆县建设成为“中国红茶第一县”,推进中国红茶产业高质量跨越发展,弘扬传播中华茶文化。

随后,伴随一声“开采”,凤庆滇红茶春茶采摘正式开始,一个个身穿当地特色民族服装的茶农们,背着小背篓,互相对着山歌,双手快速地将嫩绿的茶叶芽尖采摘下来。家住附近的张大妈就是其中一位,她告诉记者,她家茶园总面积有几十亩,现在春茶开采,希望今年可以有一个好的价格。

此外,开采仪式中,凤庆县还对全链条组织化建设工作优秀企业通报表彰,介绍凤庆县“国家级制茶大师”“国家级非遗传承人”,宣布“凤庆县第一届制茶大师”“凤庆县滇红茶非遗传承人”名单,并为获奖企业和部分代表颁奖。

价格态势良好

春茶采收时间较常年同期推迟

作为凤庆县2022年度春茶开采仪式的主会场,安石村拥有悠久的种茶、制茶历史,自1938年滇红茶在此试制成功以来,安石村就成为滇红茶的主要原料基地,茶叶产业成为安石村的第一支柱产业,安石村也被誉为“中国滇红第一村”。

“相比往年来说,今年春茶价格较好,目前单芽的价格在每公斤70元左右。”安石村党总支书记、村委会主任陈维菊告诉记者,安石村的茶农主要以售卖鲜叶为主,今年的春茶目前已经开秤了,但大部分春茶还在生长中,大概到清明节前后茶叶才会进入大规模采摘期,虽然采收上市时间较常年同期推迟,但因降雨充足,气温适宜,茶叶质量优良,市场对滇红茶接受度逐年上升,有望形成量、价齐升的良好态势。

陈维菊还介绍,近年来,安石村以绿色发展理念为引领,把新发展理念贯穿于美丽乡村建设之中,按照“产业发展生态化,生态建设产业化”的发展思路,努力把生态资本变成富民资本,将生态优势转变为经济发展优势,实现美丽乡村建设与经济高质量发展相得益彰。安石村通过打造“春夏有茶采、秋冬有果摘、四季有花卖”的美丽乡村,全面推动了产业转型、农业升级、农村进步、农民发展,为实现“农业现代化、农村城镇化、农民职业化”打下坚实基础。

据数据统计,2020年,安石村实现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19308元。

围绕打造“中国红茶第一县”

深入实施凤庆滇红茶“品牌战略”

当天下午,凤庆县还召开了2022年茶叶产业大会,全面总结2021年茶叶生产工作,安排部署2022年工作,加快推进滇红茶全链条组织化,助力乡村振兴。

会上,凤庆滇红茶产业联盟、凤庆县茶叶协会、凤庆县地方产业发展服务中心联合发布了《凤庆滇红茶技术标准》(以下简称“标准”),进一步完善和细化了凤庆滇红茶技术标准,规范统一了凤庆滇红茶的生产加工和品牌推广的问题。

《标准》由总则和七个技术规程(规范)组成,进一步阐述了凤庆滇红茶的定义和基本品质特征,明确了茶园管理技术规程、鲜叶标准、初制生产技术规程、毛茶原料验收标准、精制加工技术规程、成品茶品质标准、产品包装规范等技术规程,对规范凤庆滇红茶的生产加工和形象标识,促进“凤庆滇红茶”的品质提升、效益增长和品牌打造起到了促进作用,是凤庆滇红茶联盟企业执行的技术标准和凤庆滇红茶品牌建设推荐的技术性标准。

据了解,凤庆滇红茶产业联盟于2021年10月正式成立,联盟的成立有效整合了全县各界力量,引领茶叶生产经营主体实现优势互补、资源共享、拓展发展空间,同时进一步提高“凤庆滇红茶”产业的竞争力。自成立以来,联盟成员数量已增加至87个,与联盟企业建立利益链接的初制所也增加至250个,凤庆县超过半数的初制所进入滇红产业链条。

随后,中共凤庆县委书记陈礼军就“坚定发展信心 保持战略定力,全力以赴推进凤庆滇红茶品牌建设取得新突破”为主题进行发言,他表示,2022年,凤庆县茶叶生产工作要围绕打造“中国红茶第一县”的目标,深入实施凤庆滇红茶“品牌战略”,推标准、壮主体、育人才、拓市场、促融合,全面加快茶园绿色有机认证,确保2022年完成标准化基地创建48.87万亩,绿色产品基地18万亩,有机认证1.3万亩,实现精制茶2.6万吨以上,精制率达到65%以上的目标。

责编 刘榕杉

审核 邱忠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