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旅头条讯(融媒体记者 朱正 通讯员 文俊 李妍 文)近年来,墨江县联珠镇依托适宜紫米生长的得天独厚自然条件,以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为着力点,坚持政府引导、三农为本、市场主导、农民参与、农民受益的原则,抢抓墨江县田园综合体项目建设机遇,利用“中国紫米之乡”“云南名牌农产品”“最受消费者喜爱的中国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普洱市十大特色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保护”等品牌效应及资源优势,探索创新,“三步走”描绘一幅田园诗画,绘就乡村振兴美图。
走稳第一步 产业为基推进田园综合体建设
被3000多亩哈尼梯田层层包围的克曼村为紫米产业种植核心区,当地综合应用生物菌、绿肥种植、稻鱼共生等生态农业技术,利用梯田生态景观、克曼村哈尼牛皮大鼓和哈尼歌谣等非遗文化体验,打造稻草雕塑等“稻田+艺术”景观,开展稻谷收割、稻叉摸鱼等体验活动,举办艺术节、丰收节等民间活动,满足游客观光需求。
通过产业模式和品牌建设带动周边区域乡村产业发展,促进紫米产能和品质提升。据统计,联珠镇近年来年均种植紫谷1000亩,年产量300余吨。2021年,联珠镇打造千亩优质紫谷示范基地2个共2820亩,绿色品牌转换基地1个543亩,稻鱼共生示范基地200亩、培育优质育种基地1个200亩。
迈开第二步 田园式经营壮大村集体经济
近年来,联珠镇将紫米田园综合体建设融入墨江县休闲农业乡村旅游发展框架中,不断推进紫谷提纯复壮种源基地、克曼和栖马村紫米示范园、哈尼民俗文化示范园、有机农业、农业体验、农耕民俗、科普教育、健康养生、休闲度假等项目建设,采取“公司+基地+农户+科技”模式,积极打造以碧溪、克曼、栖马村为中轴线的紫米核心产区。
同时,以碧溪古镇为核心,栖马、克曼、南北田园风光为载体,鼓励各村盘活资源,创办领办实体企业,打造以特色住宿、特色餐饮、旅游商品、休闲娱乐为主,集休闲观光、文化娱乐为一体的“田园综合体”商贸旅游品牌,带动生态采摘和垂钓农家园发展,让闲置资源“动”起来、“活”起来,实现农民增收、产品增值、集体经济增长的“三增”态势。
跨越第三步 三产融合推动农村高质量发展
为建立完善一二三产业深度融合的产业体系及产业组织合作发展的经营体系,联珠镇以紫米、茶产业为核心,提升产品质量和产能,挖掘地方特色功能植物资源,对接慢性病康复、康养市场,丰富旅游农特产,打造紫米康养系列产品,紫米果酒、紫米玫瑰酒、紫米鸡、紫米鸭等商品受到消费者一致好评,在提升产品附加值的同时,建设了当地特色农业绿色发展支撑体系。
此外,充分结合墨江紫米和普洱茶特色优势,提升改造碧溪古镇,打造紫米庄园,加强旅游环境提升和配套设施建设,推进哈尼特色紫米庄园、“候鸟式”养老服务机构建设,在紫米、茶业种植观光和加工功能区营造哈尼茶文化氛围,实现紫色食品养生与展现“哈尼文化”相结合,提升紫米和茶品牌价值。
(碧溪古镇)
截至目前,墨江县田园综合体项目总体规划完成布局图、地形图、效果图、施工设计图;稳步推进哈尼文化展示中心、养殖小区、排污系统工程建设,启动实施民房改造工程建设。该田园综合体未来可期,墨江县乡村振兴图景大有可观。
墨江县文化和旅游局供图
责编 马寅瑞
审核 邱忠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