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村串寨”游普洱,感受边地淳朴“民族风”!

暮春之初,惠风和畅。春游普洱,百花盛开。普洱文旅推出“走村串寨游普洱”专题报道,聚焦普洱各县区特色村落,打卡满载乡愁与烟火气的村村寨寨,带领大家解锁乡村旅游新玩法。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进普洱孟连,逛一逛“中国最后一个傣族古镇”,尝一尝传统的傣族古法红糖,感受一下奇特的阿卡文化……

到娜允,逛一逛“中国最后一个傣族古镇”

名字宛如一位傣家姑娘的“娜允”(na veng),其实是傣语中“京城”的意思,即“内京”之意,它是中国最后一个保存完整的傣族古镇。孟连宣抚司署便设立在这里,汉、傣两种民族的建筑风格在此交融,它所代表的傣族世袭土司的统治,自明清延续到民国时期,历经500余年的时光。


(孟连宣抚司署)

金山、银山及帕罕山三山峰峦束拢出南垒河,河水自山石间淙淙而下,如一条绿带穿镇而过,孟连宣抚司署与大金塔遥遥守望。置身古镇,倏忽间仿佛穿越数百年的光阴,刀氏土司的身影刚刚远走,傣族先民的孤舟逐水光而去,追昔抚今,一时怅然。

到贺哈,看一看彩色水稻创意景观

贺哈地处孟连县的勐马镇南面。贺哈,系傣语谐音,意为“扎根的地方”,即起源地。贺哈小组拥有独特的民族文化,小寨依山傍水,鸟语花香,宁静古朴。如今,贺哈仍保存着完整的傣族竹编、织锦、炸牛皮等传统技艺,傣族传统服饰、佛教文化、民风民俗、传统饮食等也丰富多彩。


(女子刀舞)

(山神舞)

晨风夹着花草的清香扑面吹来,贺哈小组26亩田园景观创意彩色水稻长势喜人。稻田里,白色、粉色、黄色、紫色、黑色、高紫、淡粉七种颜色的水稻,“书写”出“喜迎党的二十大、科技兴农、乡村振兴、孟连贺哈欢迎您”等文字,“绣”出贺哈小组特色“山神、神鹿、孔雀、大象、刀舞少女、敲鼓少男、彩虹”等图案。即将进入最佳观赏期的彩色水稻景观,悄然等待人们的来访!


到迦甸岚,感受一下奇特的阿卡文化

永前老寨是哈尼族阿卡支系聚居的村寨,民族文化浓郁。为传承展示多彩的哈尼文化,打造乡村民族文化旅游样板,由中国旅游集团出资,组织建设了永前老寨迦甸岚景区。迦甸岚景区集文化传承、旅游观光、运动游乐、休闲度假为一体,具有浓郁的哈尼阿卡特色,现已建成并对外开放河道漂流、射弩场、采摘果园、自助烧烤以及歌舞表演、户外垂钓等项目。


走进迦甸岚,身着民族服饰的哈尼同胞载歌载舞,游客们三五成群,或漫步潺潺流水边,或泛舟粼粼碧波上,欣赏阿卡山寨的自然风光,体验哈尼人独特的风俗文化。在哈尼文化墙前,游客被哈尼族“父子连名制”“婚恋习俗”等奇风异俗深深吸引;在特色秋千前,无论小孩还是大人,都要排队感受一番;《竹筒舞》《摸鱼舞》等极富民族特色的哈尼歌舞表演,迅速点燃人们的热情......

(《竹筒舞》)

到勐外,尝一尝传统的傣族古法红糖

勐外是大象山下南扎河旁的一个美丽村寨,曾是孟连傣族土司的避暑胜地。这里山清水秀、气候宜人,有夫妻树、望夫树、神水井、神甘蔗、妖怪崖、大象山等带有动人传说的风景地,山水林田和谐共存,傣族的水文化、土司文化在这里得到了充分展示。


上百年前,勐外村民就已经掌握了种植甘蔗和古法制作红糖的技艺,各家各户都有采用古法制作红糖的传统习俗。在传承传统制糖工艺的基础上,勐外村民创新生产出生姜红糖、红枣红糖、菊花红糖、枸杞红糖、金银花红糖等10多种不同口味的产品。如今,勐外傣族古法红糖已成为普洱最为热销的土特产品之一。


文旅头条融媒体记者 朱正 文

孟连县文化和旅游局 孟连县融媒体中心 迦甸岚景区 子涵 郑静 图

责编 马寅瑞

审核 邱忠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