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数华侨齐聚和顺,你听过寸氏吗?这样的祭祖你见过吗?

清明时节雨纷纷,腾冲的空气变得微微湿润。然而飞扬的雨丝,并没有削减和顺人祭祖的情怀。就在4月6日,无数华侨从四面八方而来,带着无限眷恋和深情回到故土,集聚宗祠,逐字逐句默念铿锵有力的祖训,完成这一年一度的祭祖典礼。


和顺寸氏祭祖 让游子找到了“根”

当归国华侨寸守俊看到记忆之初的和顺,如今已是更加饱满、更加富有张力的文化乡村,他不禁露出了欣喜的笑容。


“我们和顺寸家,始终能谨遵祖训、不忘初心,这得归功于老祖宗的教诲。希望我们的族人,能像爱护我们的眼睛一样爱护寸姓,尽心尽力为我们家族,为我们国家多做一些事情”。4月6日中午,四川省现代物流发展促进会副会长寸平在腾冲和顺寸氏家族的祭祖活动中动情地说。


和顺宗祠文化源远流长,八大宗族都有一个宗祠。这些宗祠历来是族人祭祀祖先或为子孙后代办理婚、寿、喜宴的场所,它真真切切地见证着村落里,每个家族的历史故事。今年,和顺寸氏家族在一年一度的清明祭祖活动中新添了讲述家族模范事例、为家族楷模颁奖、文艺表演等新鲜文化内容,将宗祠文化和传统文化有机结合起来,赢得了村民的喜爱和认可。


寸氏族人在宗祠祭祖活动上,宣读寸氏阖族家风家训,进行了“传承祖训、立孝德、行善事、正直做人、清廉做事”发言,分享家族模范事例,并为家族楷模寸永宏、寸待富、寸待军、寸民森进行颁奖。


当寸祖艳分享自己的父亲即第四届“最美腾冲人”获奖者寸待富的家庭故事时,她深情地说到:“我会像我的爸爸一样,做个有担当的人,用爱的正能量温暖人间。”


归国华侨寸士鸿、寸守俊等人专门带着26名族人赶到和顺故土参加这次祭祖活动。缅甸和平新村学校校长寸得俊说:“这是我第一次回到和顺寸氏宗祠来参加我们寸家的祭祖活动,我感到很震撼。虽然远在国外,但寸姓的自豪感和我的根在这里,我一直铭刻在心。为了这个根,我就算在天南海北,也要回来。”


寸氏族人寸永祥在昆明工作,他告诉记者,此行假期有限,却定要为祭祖而来。他说,和顺的寸姓家族,是一个很大的家族,寸姓的后人始终秉承着祖训,吃苦耐劳、诚信友善、爱家爱国。而和顺祭祖活动的意义并不止于祭拜祖先,还把一种认祖归宗的信念和文化传统传承下来,对我们这一代人和后人,都有极大的教育意义。


寸姓族人寸炫,目前任教于云南大学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从2011年就开始以缅甸华侨归国祭祖为线,拍摄纪录片《我的姓氏我的家》,入围了一些电影节,唤起了大家的共鸣。后来,寸炫便出现在每年的祭祖活动上,用一种温暖的家乡情怀,用细腻温情的家族故事,让寸氏的家族记忆获得了永久的存录。


把和顺的宗祠文化和传统文化有机结合起来,让文化的触角进一步延伸到村庄里的各个角落。这样的变化,不仅让和顺村民觉得很欣慰,连到和顺旅游的山西游客也表示:“这几年,山西老家祭祖的氛围已经有些淡了,反而在和顺,让我找到了根的感觉”。

和顺镇党委书记黄定兴表示:“今后,我们还将会以更大的力度来挖掘和传承传统文化,让传统文化与和顺文化更有效、更生动地融合起来”。


小山村里的“文化大讲堂”

和顺古镇是一个山村小镇,在这里,崇文尚学之风源远流长,拥有着曾经全国最大的乡村图书馆。近年来,当地民间文化艺术也日趋兴盛,成为和顺古镇一道独特的文化风景线。


和顺文昌宫,前有古木、鸟唱蝉鸣,内里质朴宁静,予人修身养性。在这里,经常会开展《和顺讲堂》,以春风细雨润无声的方式,向村民讲解传统文化。


4月6日一早,和顺文昌宫里便响起了老师沉稳的演讲声,百余人和顺村民和学生在这里专心致志地听课。


课上,腾冲市党校副校长郭胜老师从传统文化的意义、传统文化和家风的结合、家风的形成和作用等几方面,引经据典,作了精彩的演讲。提及授课的初衷,郭胜说:“通过这样的讲座,就是要号召大家学习传统文化,树立良好的家风。在我们的生活中,家风就是民风,民风就是社风,社风就是党风啊。”


和顺二中的侨生余佳佳,刚从缅甸归来,她告诉记者:“我从小喜欢国学,今天我们从大讲堂里学到了很多东西,希望以后能多开办这种活动。”


据和顺镇宣传委员尹磊介绍,“和顺自古文化氛围浓厚,我们在这里开设‘和顺讲堂’,经常性地向当地学生或者村民讲授经典国学,从小培养孩子们的崇文尚德的道德品行。刚开始时只有一部份人来听,后来听的人就越来越多,农闲时节村民和孩子们上百人都挤满了文昌宫,就是邻村的孩子和村民也常慕名而来。 ”



小山村里的文化大讲堂,弘扬了社会主义旋律,传递了社会正能量。据了解,腾冲把各种题材的宣讲活动不断引向乡村,丰富了村民们的精神文化生活,助力乡村形成健康、文明、和谐、良好的社会道德风尚。因为这种坚持以及村民热衷参与,在国学经典文化的熏陶和影响下,如今和顺古镇的民风越来越好,游客越来越多,精神面貌焕然一新。


当日,和顺小巷里还进行了传统文化演出,引得村民和游客不断叫好。盈江游客左显慧称赞说:“表演得太好了,特别是话剧,让我看了以后很感动,也对和顺的一些民风民俗有了更深的理解”。


云报旅游文化全媒体 李亚 文
杜加从 图
责编 赵家琦
一审 龚静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