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假期文明旅游有进步

“文明、和谐的旅游环境需要我们共同营造,请遵守公共秩序……”清明小长假3天,1万余人游览昆明市金殿名胜区。人潮中,身着工作服的管理员和佩戴绶带的文明志愿者忙着维持秩序、解答问询、捡拾垃圾,维护旅游环境。这是景区文明旅游工作的一部分。

正值杜鹃花花期,景区内,红、粉、白等颜色的花朵争奇斗艳,吸引了成群的游客观赏、拍照,欢笑声和“咔嚓、咔嚓”的快门声不时传出。大部分游客举止文明,但也有少数践踏绿地、攀爬雕像拍照等不文明现象存在。这时,管理员和志愿者会及时耐心地劝导、提醒,让游客认识到自己的不文明行为。

“除了安排专人进行网格化管理和服务,我们还以电子显示屏、广播、提示牌、海报等形式,引导游客文明旅游。”昆明市金殿名胜区管理处党委副书记文斌表示,通过管理方和游客的共同努力,乱扔垃圾、摘折花木、乱涂乱刻等不文明行为越来越少了,景区正在成为健康生活的好去处。记者走访发现,景区虽然人多车多,但依然干净、有序。

4月6日,记者在草海大坝看到了同样的景象:宽敞的路面干干净净,游客会主动把废弃物放入垃圾桶中。其中一些父母教育孩子养成文明习惯的情景,更成为景区里的一道人文景观。

“为了应对清明假期人流小高峰,我们增加了大坝上的垃圾桶数量,每隔50米就设有1个。”一名环卫工人告诉记者,人性化的服务为游客文明出游提供了更好的条件,也减轻了保洁人员的工作量。

“厕所那么方便、干净,更要文明如厕,不能破坏环境。”在昆明市观景路的旅游厕所旁,昆明市民杨恩琼、李桂萍回忆起多年前如厕不便的场景,深有感触。这座在“厕所革命”中打造的旅游公厕,不仅设施齐全,而且管理到位,与风景融为一体。“昆明滇池国家旅游度假区是昆明的窗口,这里的文明旅游氛围一定程度上影响着外地游客对昆明和云南的印象。”她们说,良好的环境会让人自发地改正行为,希望更多游客和居民养成良好习惯,以实际行动助力昆明创建全国文明城市。

据了解,清明小长假期间,全省各地积极优化文明旅游管理服务、强化文明旅游安全监管、加强文明旅游宣传引导,进一步提升公民文明旅游素质。一些地方文明之风畅行,展现了新气象、传递出新风尚。


云南日报 朱海 文

责编 赵家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