奔腾的澜沧江水哺育了勤劳勇敢的拉祜民族,璀璨绚丽的葫芦神话和芦笙歌舞,造就了能歌善舞的拉祜民族。
(2014葫芦节 摄影:谭春)
在澜沧拉祜族自治县,每年4月8日至10日是拉祜族传统节日葫芦节,拉祜语为“阿朋阿龙尼”。这一天,人们穿着多彩的民族服饰,载歌载舞,到处欢声笑语。
三天三夜中,男子吹奏葫芦笙领舞、男女共跳“芦笙舞”;女子敲打象脚鼓跳摆舞;男女青年进行民歌对唱;举行体育与游戏表演,如荡秋千、背水、打陀螺、射弩比赛。老人们相约在火塘边,边饮酒边颂唱创世史诗《牡帕密帕》。
(葫芦节 摄影:李剑锋)
据拉祜族创世史诗《牡帕密帕》中的传说描述,拉祜族的祖先是从葫芦走出来的。拉祜族将自己视为“葫芦里诞生的民族”,从他们世代相传的各种图腾和传说故事中,都能看到拉祜族人民对“葫芦”的崇拜,象征拉祜族从葫芦中走出,朝太阳奔去的精神追求和向往幸福的美好心愿。
(葫芦节 澜沧县文化和旅游局 供图)
一个个故事随着老人的歌声,在火光中跳跃,在木鼓声中回响,在月色中环绕,在生命之河中流淌……这就是以葫芦为吉祥物的拉祜族,与葫芦的不解之缘成为全县各族人民欢腾的节日。
(葫芦节 澜沧县文化和旅游局 供图)
小贴士:
澜沧地处彩云之南、澜沧江西岸,是全国唯一的拉祜族自治县,素有“世界拉祜之根,千年古茶之源”的美誉。澜沧也是茶树原产地之一,著名的景迈山万亩古茶林就在这里。拉祜族创世史诗《牡帕密帕》也出自于澜沧,生活在这里的拉祜族 “会说话就会唱歌,会走路就会跳舞”。
(葫芦节 澜沧县文化和旅游局-供图)
2006年,“葫芦节”被收录在云南省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葫芦节民族特色浓郁,蕴含着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是全民歌舞狂欢的喜庆场合,也是集中展示拉祜族文化艺术的平台。
《早安云南》清晨的第一声问候,是专属你的“云南美”
指导:中共云南省委网信办
主办:云南省文化和旅游厅 云南日报报业集团
协办:各州市宣传部、各州市文旅局
承办:云南网
监制:刘晓桐 杨洪文
策划:锁华媛 刘晓颖
统筹:杨之辉 林云冬 罗蓉婵 何沐 曹璐 唐丽娜 张碧玉 郭凯
图片编辑:杨吉娟
本期文案:牟燕红
海报制作:王元
视频制作:谭馨语
图片:澜沧县文化和旅游局
视频素材:澜沧县融媒体中心
《早安云南》面向社会征集云南生态山水、节俗节庆、非遗文创和美丽瞬间的图片、短视频,选用者,稿酬从优!(投稿邮箱:ynwdfzx@qq.com)
来源 云南网
责编 童文文审核 华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