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省林业和草原局多措并举 强化要素保障、优化营商环境

文旅头条讯(融媒体记者 何雨珍 文/图)4月13日,记者从“云南省林草局优化营商环境系列政策”新闻发布会上获悉,2020年以来,云南省林业和草原局(以下简称“省林草局”)共争取国家下达云南省建设项目使用林地定额34048公顷,位居全国第一,审核审批建设项目使用林地申请3864件,保障了1.54万亿元投资项目顺利实施,为全省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有力的要素保障。

发布会上,云南省林业和草原局党组成员、副局长赵永平表示,2020年以来,省林草局就坚持以问题为导向,紧紧围绕“强化要素保障、优化营商环境”这一目标,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

着力应对疫情影响、助力复工复产

2020年3月,省林草局下发了《关于做好疫情防控期间重点项目用地保障工作的通知》,明确规定优先保障疫情防控、公共卫生、复工复产项目使用林地草原,特别是涉及因生产疫情防控所需医疗器械、药品而新增使用林地,以及脱贫攻坚重大项目使用林地草原的,不仅可以先行使用、“边建设边报批”,还可以依法免征森林植被恢复费。

2021年7月,针对云南省边境地区疫情防控面临的严峻形势,省林草局又专门向8个边境州市下发文件,通过特事特办、简化申报材料等措施,最大限度、最短时间全力保障边境立体防控等项目使用林地草原。

着力完善政策体系、破解服务保障难题

云南省三分之二的国土面积是林地草原,各类保护地数量多、面积大、生态功能重要、生态区位敏感、地形地貌复杂,在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跨越式发展的进程中,如何实现在严守生态红线、确保生物生态安全的前提下服务保障重大建设项目落实实施,一直是云南面临的重大挑战。

针对高速公路、高速铁路、输电线路、油气管线难以避让各类保护地的问题,省林草局联合省发展改革委、交通运输厅、能源局等八部门于2021年9月制定了《关于线性工程以生态环境无害化方式穿(跨)越省级及以下自然保护地的通知》,明确了全省纳入国家或省级重大项目清单的重点基础设施线性工程,在通过项目选址唯一性、不可避让性及生物多样性影响评价的基础上,可以以生态环境无害化方式穿(跨)越管理权限为省级及以下的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森林公园、草原自然公园和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等自然保护地。

结合国家和云南省大力发展光伏清洁能源的重大战略部署,省林草局联合省能源局于2021年9月专门发文明确了支持金沙江下游云南境内风光水储一体化国家级示范基地建设的具体措施;2021年10月,下发了《关于进一步规范光伏复合项目使用林草地有关事项的通知》,结合云南实际,在国家林草局有关政策框架下,对光伏项目使用林地选址要求、用地性质、建设标准、植被保护和监管要求等进行了细化、优化,使光伏项目使用林地更具指导性和可操作性。《通知》下发不到半年时间,省林草局已批准符合条件的光伏建设项目27个,批准使用林地和草原2163亩,有力支持保障了云南光伏发电产业发展。

结合云南天然林保护管理的实际情况,对国家层面规定的“建设项目限制使用天然林和单位面积蓄积量高的林地”这一政策细化了具体的范围和标准,于2022年3月发文明确,避免了政策模糊、自由裁量权过大而出现“一放就乱、一管就死”的恶性循环。

着力推动“放管服”改革、提升行政审批效能

坚持“关口前移、重心下沉”,大力精简下放审批服务事项。2018年机构改革以来,省林草局承担的审批类政务服务事项从90项精简为42项,其中行政许可事项由27项精简到19项。针对全省30%以上的建设项目使用林地面积均在2公顷以下的实际,为从根本上解决林地审批的痛点、堵点问题,提升林地要素保障效能,有效解决企业和群众用地难、审批慢等“急难愁盼”的问题。自今年4月1日起,省林草局还将全省范围内除涉及各类自然保护地、国家和省级公益林、免缴森林植被恢复费和采石采砂采矿项目外使用林地面积在2公顷以下、林地保护等级在Ⅲ级及以下的建设项目永久占用林地省级审核审批权限,依法委托州市级林草主管部门以省林草局的名义实施,着力减环节、压时间、降成本,更加精准地服务一线、服务基层、服务企业。

实施“一网通办”,改善服务质量。将全省42项林草政务服务事项,全部纳入云南省政务服务网开展网上办理,杜绝了清单外审批,网上可办率达100%,全部满足“一部手机办事通”要求,审批报件材料全面实现电子化,为落实“审批不见面、办事不求人”奠定了基础。同时,针对林草行政审批工作的实际需要,省林草局抽调精干力量,成立要素服务保障工作专班,建立行政审批工作日报、周报制度,落实重点项目“一对一”服务机制,确保建设项目顺利落地实施。

编制政策指南,营造公开透明可预期的营商环境。2022年3月28日,省林草局编制印发了《建设项目使用林地指南》,全面汇编了建设项目使用林地的现行法律法规条文和政策依据,推动林地审核审批工作在阳光下公开透明运行。

此外,赵永平还表示,今后,省林草局将持续完善相关政策措施,提供更精准、更迅速、更有效的服务保障,为全省营造一流营商环境贡献林草力量。并向社会发出倡议,希望社会各界不仅关注林草部门作为要素保障部门的公共服务职能,也要更加关注林草事业作为重要基础产业的经济属性,加大对林草资源的科学利用和深度开发,推动云南的绿水青山转化为兴滇富民的金山银山,为子孙万代计,为永续发展谋!

海报来源:云南省政府新闻办

责编 刘榕杉

审核 邱忠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