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3日,丽江市古城区召开优化营商环境新闻发布会,系统解读了有关政策,并回答记者提问。
据介绍,为贯彻落实好党中央、国务院、省委省政府和市委市政府关于优化营商环境的系列安排部署,古城区结合实际,制定出台了《丽江市古城区优化营商环境10条措施》和《古城区关于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促进市场主体倍增十二条措施》等一系列政策文件。4月1日,古城区召开优化营商环境暨第二届企业发展大会,集中奖励扶持2021年度古城区各行各业作出突出贡献的市场主体,这些实实在在的举措得到了企业的广泛好评,体现了区委区政府同企业共渡难关、共谋发展的决心。
记者从发布会上获悉,良好的营商环境作为一个地方的最大竞争力,古城区一直以来都坚持问题导向、目标导向,以市场评价为第一评价、以企业感受为第一标尺,大力实施作风革命、效能革命,优化服务、破解难题,构建亲清政商关系、营造亲商重商尊商的浓厚氛围,致力建设一流营商环境。目前,古城区共有市场主体5.39万户,千人拥有市场主体185.6户,千人拥有企业数37.6户,均高于全国、全省、全市平均水平。按照2022年全市市场主体数量要确保不低于13%的增速、新登记市场主体不少于2.4万户的要求,结合实际,古城区还制定下发了《古城区关于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促进市场主体倍增实施方案》《古城区促进农业市场主体倍增等8个培育计划》,形成了“1+8”的政策体系,努力营造稳定公平透明的营商环境。
出台的“1+8”政策体系,将针对营商环境的痛点、难点、堵点问题,按照“抓发展必须抓营商环境、抓发展必须抓市场主体”理念,精准施策、重点突破,从广度和深度两个方面,不断增强企业和社会对古城区改革优化营商环境的获得感。其中将实行“一颗印章管审批”,进一步简化高原特色农业、清洁载能、文化旅游、现代物流、大健康服务等重点产业投资项目审批流程,建立“一站式”投资项目审批服务区,加强部门协同合作,推进投资项目在线审批监督平台与有关审批系统数据互联、信息共享。同时,严格落实古城区行政审批中介服务事项清单,凡是未列入清单的中介服务事项,一律不作为行政审批的受理条件,坚决清理“红顶中介”。
下一步古城区还将开展政策效果评估,不断探索,不断总结,把古城区打造成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的营商环境示范点,成为云南省持续优化营商环境的排头兵。
文旅头条融媒体记者 木琼晓 文/图
责编 刘榕杉
审核 邱忠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