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山昌宁:春天是一桌诱人的美食

在绵绵春雨里,春季最后一个节气“谷雨”来到,过完这个节气,就要正式告别春的温柔,进入夏的火热。

民以食为天,在中国的节气文化里,食一直是必不可少的一部分。“谷雨”时节的一个主要饮食文化——叫“吃春”。因为谷雨前后,北方的香椿才进入最好吃的季节,新鲜的椿芽醇香爽口、营养价值高。“雨前香椿嫩如丝”,人们把春天采摘、食用香椿说成是“吃春”。

(野菜)

中国包括二十四节气在内的许多传统文化,大多起源于北方,因此物候和饮食文化等习俗,也大多应了北方节气。就像香椿,其实在保山昌宁,一般清明节前的才是头波春芽,到“谷雨”节气已是二波三波了。不过,对于爱吃香椿的人来说,整个春天里的香椿都是美味。

香椿一般分为紫椿芽、绿椿芽,其中紫椿芽的口感、味道是最佳的。在保山昌宁吃香椿,主要有煎、拌、腌三种吃法。

(香椿煎蛋)

“吃春”其实不仅是吃香椿,还包括吃各种大自然馈赠的春天野菜。进入春天后,各种植物新芽吐放,各种花儿迎春而开,在带给世界生机的同时,也给人们带来了新鲜野菜。生态良好、气候温润的保山昌宁,春天的野菜更是丰富多彩,芽、叶、茎、根、花、果样样齐全,木本草本都可入食。

(打苦菜烩洋芋)

最受欢迎的树芽,除了香椿,还有树头菜。树头菜是五加科、楤木属植物楤木,芽上长满细刺,因此许多地方常称之为刺老苞、刺包头等。树头菜的吃法一般就是煮、炒、拌,做起来非常简单。

(树头菜)

还有一种树芽,昌宁当地人叫它大树腌菜。树很高,发出的嫩叶采摘下来后,一般用来腌制成水腌菜。等腌菜腌酸后,加入点芫荽、大蒜、酱油、辣椒、花椒等佐料,就是一道可口的美食。

(大树腌菜)

保山昌宁春天的花,有许多都可食用,吃得最多的当数白露花。盛开的白露花,是大山间、河谷地带春天的一道风景,也是人们喜欢的一种美食。每年春天,许多人都会到山里“打白花”,经过炒、煮、腌、拌,做成一道道可口的美食。

(野菜宴)

保山昌宁的春天,还有小果子可以吃。昌宁当地人最喜欢吃的叫山胡椒,不仅外形像胡椒,味道也像胡椒一样,最传统的吃法就是用酱豆或卤豆腐的汁来拌。当然,也有许多人用它来炒牛肉、炒猪肉,还可以用酱油泡起来当作咸菜慢慢吃。

(山胡椒)

高高大大的木本植物芽都能是食材,草本植物的芽更是不能幸免。许多长在山野河畔边的小草,常常是还未长大,就成了人们口中的美味。鱼腥草常被用来凉拌,或者用来炒火腿。打苦菜则用来烩洋芋,也可以用来煮鸡汤,有点苦却别样可口。还有藿香、车前草、蒲公英、荨麻等许多草的芽叶,都会成为人们饭桌上的美食。

(拌鱼腥草)

春天里,蕨类植物的新芽也是深受欢迎的菜肴,许多人专门到山里打蕨菜,许多山蕨、水蕨,大蕨、细蕨,新发的茎杆还来不及长叶,就被人们炒、烩、腌了吃,或晾晒成干蕨菜,留着以后发水再做菜。

(腌蕨菜)

喝谷雨茶也是节气文化里的重要组成部分。谷雨茶色泽翠绿,叶质柔软,富含多种维生素和氨基酸,香气宜人。其实,茶不仅是一种饮品,还可以是一种药品、一种食品。

(红茶饭)

茶也是“吃春”的一种好食材。在保山昌宁,可以用最地道的农家做法,吃出茶食的原味。主食茶饭,可以用绿茶、红茶、生普、熟普几种主要茶类的汤来煮饭,最受认可的是红茶饭,既不苦涩,又有红茶特有的香。

茶菜,最常见的主要有茶叶煮鸡、茶叶炒火腿、茶叶煎蛋、凉拌茶叶等,荤菜素菜、热菜凉菜、干菜汤菜兼备,吃后再喝上一杯自己喜欢的茶,会获得更持久的回味与回甘。

(茶叶炒火腿)

对于保山昌宁山区农民来说,“吃春”不仅自己吃,还形成了“吃春”经济。许多农民都会到山里采集野菜到集市上卖,还有一些农民会把山里一些适合移植的野菜移回房前屋后种植。漭水镇明德村马鞍山村民小组家家户户都种有树头菜、香椿等野菜。村民张雪松在家附近的茶地、菜园里种了4亩左右树头菜,每年收入5000余元。

(打苦菜鸡汤)

村民禹李发家在明德村集镇旁边开起了农家乐,春天的菜品都是以野菜和土鸡、火腿、土鸡蛋等搭配,吸引了无数“吃春”者前来品尝。禹李发说:“现在的人对这种生态的食品越来越喜欢,我觉得我们经营野菜为主的农家乐,一定会在乡村旅游发展的道路上大有作为。”

(炒白花)

谷雨过后,万物将进入旺长的季节,花渐谢、叶渐长、茎渐硬、果渐老,何不抓住春天的尾巴到保山昌宁“吃春”,把春天的味道留在身体里呢?

(炒棕包)

文旅头条融媒体记者 李亚 通讯员 吴再忠 文/图

责编 刘榕杉

审核 李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