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仁传统美食技艺——五香腊鹅

五香腊鹅是楚雄彝族自治州永仁县历史悠久的传统名优特产,制作技艺精细,食之醇香鲜美,回味无穷,为人称道,惠口千年。

秋末冬初时,把成年鹅由放养改为笼养,限制活动范围和活动量。用蒸熟放凉的玉米面小丸子定时进行填喂,俗称“塞鹅”。20多天后,将鹅育肥至近10斤,便可宰烹。首先,在褪去鹅毛、除去内脏、洗净晾干的肥鹅身上,由内往外抹上食盐、辣椒面、花椒粉以及其它香料,然后压制成饼状,放到瓦盆中腌渍上三至四天,待配料渗入鹅肉,取出达到自然风干状态,即可通风收藏,待随时食用。

五香腊鹅的煮法也颇有讲究,先用砂锅将水烧沸,放入八角、桂皮、草果、茴香面等佐料,然后再将切成大块的鹅肉放进锅里,用文火慢慢地炖煮。切忌用武火猛煮,否则就会变成一锅油汤。并且炖煮时要不时地添加少量的冷水,不能让汤水滚沸,否则便会口感变异,香味不纯。待炖煮约一个小时后取出,切成小块即可食用。腌制时的佐料加上煮制时的香料,把“香”字突出得淋漓尽致。

传统美食是当地文化底蕴的一个载体,承载着一段共同的历史生活和当地人的独具匠心。民以食为天,美食的生命力在岁月的流逝中,不断演变,不断焕发新生。

来源:永仁县融媒体中心

记者:王韵鸥 文

通讯员 杨杰 图

责编 刘榕杉

审核 马永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