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梦·劳模工匠 | 尹增华:把青春献给绿水青山

编者按:劳动模范是广大劳动者的杰出代表,是“民族的精英、国家的栋梁、社会的中坚、人民的楷模”,为充分发挥先进典型示范引领作用,在全社会大力弘扬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用劳模工匠的干劲、闯劲、钻劲鼓舞更多的人,激励广大劳动群众争做新时代的奋斗者,营造迎接中国共产党二十大胜利召开的良好氛围,红河州总工会在“五一”期间,组织全州工会开展“中国梦·劳动美——喜迎二十大 建功新时代”主题宣传活动,同时开设“中国梦·劳模工匠”“中国梦·劳动者风采”两个栏目,大力宣传劳模们爱岗敬业、争创一流,艰苦奋斗、勇于创新的精神。

尹增华生于1973年,1994年11月参加工作,现任金平县林业和草原局退耕还林还草股股长。28年间,他的足迹遍布金平县13个乡镇94个村委会,用脚步丈量了3677平方公里土地,把青春献给了绿水青山。他先后荣获“云南省五一劳动奖章“云南省林业先进工作者”“红河州先进工作者”“红河州林业先进工作者”等称号。

把国土绿化论文“写”在大地上

尹增华1994年11月参加工作,1996年11月从金平县铜厂乡林业站调入金平县林业和草原局。入职以来,他率先摸清金平县油茶现状和土地利用现状,先后带领同事建立固定性苗圃750余亩,临时性苗圃1250亩,累计育苗4000余亩,完成450亩油茶采穗圃、1000亩县级油茶示范基地、170亩油茶品种试验林,选育的金平花果山和石桩油茶采穗圃通过省级良种认定,为金平县发展油茶产业奠定了基础。截止2019年,金平县累计投入资金8923万元,发展油茶种植10.2万亩。两轮退耕还林项目的启动实施,尹增华都主动承担起退耕还林工作任务,熟读相关退耕还林政策,组织开展300余场2万余人次国家两轮退耕还林政策宣讲,掀起了群众参与退耕还林热潮。自2002年实施退耕还林还草项目以来,尹增华参与全县完成退耕还林还草65.7万亩。2019年,金平县林业和草原局被国家林业和草原局授予“全国生态建设突出贡献奖”。

28年间,尹增华先后发表了《怒江山茶与白花油茶不同嫁接组合苗根系生长特性对比》《金平县油茶优良单株的选择初报》等论文,获奖的《红河州林下草果种植配套技术应用推广》《油茶冬季芽苗砧嫁接育苗综合配套技术研究与示范》成果在全县得到推广应用。


把生态扶贫成果留在百姓家

金平县以“生态补偿脱贫一批”为中心,注重短、平、快产业帮扶发展,帮助贫困户找到增收项目,确保如期摘帽。尹增华多次深入乡镇,选聘(续聘)3151名护林人员帮助他们脱贫。

尹增华还将退耕还林项目与脱贫攻坚产业结合起来,主持完成新一轮退耕还林17.5万亩,涉及建档户3391户14984人2.6408万亩,补助资金2020.85万元,为建档立卡贫困户如期实现脱贫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

尹增华还通过推进发展油茶产业带领群众脱贫,他带队参与油茶造林、中耕管理、病虫害防治等技术指导,项目覆盖群众4186户17863人。尹增华积极主动挂联帮助金河镇石桩村贫困户5户27人脱贫,自掏腰包3000余元为贫困户购买保险、家具、生活用品,开展种养殖、护林员管护等培训20余期,帮助石桩村发展油茶700亩、板蓝根500亩、南重楼300亩、野生黑三七400亩、石斛300亩。

把强边固防汗水洒在边境线上

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自新冠疫情发生以来,尹增华多次主动请缨到中越边境前沿开展疫情防控工作,他曾先后到马鞍底乡地西北、红岩封控点执勤。

尹增华第一个报名参加金平县林业和草原局强边固防突击队,在马鞍底乡红岩、荔枝树、金水河口岩等边境,全力投身强边固防和疫情防控工作。从运送各种防控物资再到疫情防控宣传,到处都留下了他匆忙的身影。


文旅头条融媒体记者 普瑞玉 金平县总工会 文 

金平县总工会 图/视频截图

责编 杨奥  沈梦玲

审核 李亚 李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