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牟定蟠猫乡:守好“生态美”铺就百姓“幸福”路

“看得见乡村美景,护得住清澈水流,记得住美丽乡愁。”5月16日,笔者在云南省牟定县蟠猫乡深切感受到当地打造美丽乡村给群众带来的美好。

72岁的老人普蕊家住蟠猫乡古岩村委会大古岩村,在她的印象里,以前是低矮房屋,通过美丽乡村规划建设,如今村子变成了“网红”打卡地,很多游客慕名而来拍照留念。如今村里建起了小花园,设置了健身器材,每天都能出来走走,锻炼身体,日子过得很舒心。“乡村那么美,每天都想去走走,很舒服!”老人感慨万分。

和普蕊老人的感受一样,家住蟠猫乡母鲁打村的刘开祥每天晚饭后,都要到离家不远的小河边逛逛、锻炼身体,“美丽的风景就建在家门口,开窗能见绿,真养眼。”美丽乡村建设后,母鲁打村在村口的田野里建起了休闲步道,还有小亭子,她与同村的老人散步聊天有了新去处。看着美丽乡村越来越美,刘开祥心里满怀喜悦。

近年来,牟定县蟠猫乡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在生态环境保护上下大力气,以建设“生态宜居蟠猫”为目标,以植绿护绿、人居环境整治、落实河长制为抓手,持续改善全乡生态环境质量,全面提升人民群众幸福感。

该乡围绕“山增绿、林增效、民增收”目标,因地制宜,发展软籽石榴、枇杷、车厘子、樱桃、红梨等特色产业林3200余亩,林下产出效益不断提高。以“植树节”活动为契机,干部带头,群众参与,开展全民义务植树5.83万株,干部群众乐在其中,提升乡村颜值的同时,让农村增添一份乡情。扎实推进国家储备林项目建设,严格按照项目实施相关要求,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高标准编制项目规划,同时实施好天然林保护工程,完成国土绿化面积420亩,村庄绿化率达到23%,全乡森林覆盖率达81.2%。

推行农村垃圾处理源头减量“十类两化”方法,“土、石、草、木、纸”实行垫路补塘,堆捂肥料、转做燃料等自然化处理,“金、塑、玻、布、水”实行回收卖钱、变废为宝等资源化利用,有效从源头上减少垃圾。因地制宜进行污水治理,对污水管网暂未全部覆盖的农户,全面推广污水“户收集”,让生活污水和畜禽粪污彻底告别“靠天蒸”。坚持“政府引导、群众自愿、因地制宜、分类施策、示范带动、统筹推进”的原则,全力推进“厕所革命”,严把改造标准和新建厕所选址,确保改一座成一座,全乡累计完成改造和新建厕所1300座,实现行政村全覆盖,旱厕全消除。建立“日保洁、周清扫、月评比、季考核”工作机制,确定每周二为集中保洁日,以村民小组为单位,群众倾巢出动开展环境卫生清扫,引导群众自觉爱护环境,呵护共同生活的家园。

该乡以“抓好顶层设计、实施科学治理、落实日常管护、强化监督检查”为主攻方向,各级河长、河道巡查员和义务监督员认真履职,常态化开展巡河排查,乡村两级河长共开展巡河300余人次,督促教育群众整改问题13处。不定期对河道沿线环境卫生进行抽查,及时组织除杂草、治垃圾、清淤泥30余次,确保河道整洁、畅通。因地制宜对部分河道沿线进行人工植树、种花、植草,努力营造“水清、岸绿、河畅、景美”的河道生态环境。

通讯员 张芹洪 杨敏 文图

责编 童文文

审核 龚怡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