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乡村旅游发展 纪检监察护航

近日,广西壮族自治区文化和旅游厅党组部署开展“清廉文旅”建设,提出13项任务,制定37条具体措施,明确责任和完成时限,挂出推进图,对表对时,为推进“清廉广西”建设贡献文化和旅游力量。

近年来,区文化和旅游厅在推进乡村振兴工作中充分发挥纪检监察作用,为乡村旅游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强的组织纪律保障。

提高站位 监督责任有落实

据了解,驻广西壮族自治区文化和旅游厅纪检监察组坚持提高政治站位,在充分认识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重大意义和重要性紧迫性下,清醒认识专项监督的艰巨性、复杂性,并将扎实开展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专项监督作为今年工作要点,列入全年和每季度政治监督清单,制定专项监督工作方案,扎实开展专项监督。

纪检监察组以专项监督保障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为目标,聚焦责任落实、“四个不摘”、资金项目规范运行、产业发展、重点问题等开展专项监督和专项行动;紧盯区文化和旅游厅乡村振兴重点项目资金,文化旅游赋能乡村振兴;坚持“抓书记、书记抓”“抓系统、系统抓”,发挥驻在部门党组与纪检监察组联席会议等工作机制作用,推动主体责任、监督责任和监管责任贯通协同;坚持问题导向、目标导向、结果导向,推动发现问题整改落实。

聚焦重点 工作开展有抓手

纪检监察组立足“监督的再监督”职责定位,发挥与厅党组定期会商、重要情况通报等制度机制作用,聚焦乡村振兴重点领域关键环节找准监督发力点,牢牢把握人、财、物等关键点,把握重点监督对象,紧盯“关键少数”,督促驻在部门加强文化和旅游乡村振兴政策、资金、项目监管。聚焦项目推进、资金管理使用,开展联合或单独监督检查,特别是加强对重大项目的全过程监督。

纪检监察组认真履行“清廉乡村”建设文化和旅游工作职责,充分发挥文化和旅游在建设文明乡风、发展乡村旅游中的作用,加快助力乡村振兴;用“廉”风滋润“乡村旅游廊道”建设,在阳朔、大新、金秀、三江、龙胜、涠洲岛等地打造了一批高品质的乡村旅游带、乡村旅游目的地,让游客留下来,让市民走出来,感受阳光廉润之旅。

此外,纪检监察组尤其注重“管好”人的因素,有针对性地组织驻村第一书记、文化旅游质量等级评定专家、参评参创单位及其相关工作人员开展廉政教育,促进工作风清气正、公平高效。

强化联动 监督实效有提升

驻广西壮族自治区文化和旅游厅纪检监察组组长朱胜勇介绍,纪检监察组内成立了督导调研组,围绕监督重点深入开展督导调研,每半年与区文化和旅游厅开展一次联合监督,组内每季度开展一次专项监督统筹力量和内容,形成监督合力。

纪检监察组还创新监督方式,统筹监督事项,增强监督计划性、针对性、规范性,防止重复检查督导。选择全区国家和自治区级重点帮扶县,深化“室组”“室组地”“室组巡”“组组”联动监督,推动重点帮扶县切实抓好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各项工作。

2021年,纪检监察组认真梳理巩固脱贫成果与推进乡村振兴领域四大方面15个问题,建立整改清单,明确责任处室,督促逐条整改到位,按时报送整改报告。

近年来,区文化和旅游厅积极开展脱贫攻坚专项巡视“回头看”和扶贫领域腐败和作风问题专项治理,积极主动查摆和认领问题,逐条落实整改,为如期全面打赢脱贫攻坚战提供坚强纪律保障。

根据旅游统计抽样调查综合测算,2021年广西全区乡村旅游接待游客约3.86亿人次,同比增长25.7%,乡村旅游消费约2584.81亿元,同比增长28.8%,有效地激发了乡村产业活力,为乡村振兴提供了新动能。

来源 中国旅游新闻客户端

责编 龚怡丹

审核 李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