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安云南 | 期奔与风涛林声相和 傈僳族回馈怒江峡谷的歌

怒江的山高谷深会孕育怎样的音乐?是粗犷不羁,是奔放壮阔,还是细腻柔婉?你的一切想象,都由傈僳族这支形似琵琶的乐器给你答案。

傈僳族期奔 怒江州委宣传部供图

“期奔”是傈僳语的音译,“期”意为扒过来,“奔”意为弹出去。指尖拨弹,这一以弹奏方法命名的傈僳族古老传统乐器,从名称开始,便展现出独特的质朴韵味。

傈僳族期奔 叶付迪 摄

期奔演奏 叶付迪 摄

诞生于山川河流的质朴乐声无需拘泥于取材,大到山间屋后生长的云杉、雪松、楠木、映山红木,小到乡村随手可得的羊肠、棕丝、马尾。把自然的馈赠装进心中属于艺术的角落,自然便会以短促清脆的乡音予以酬谢,厚重空旷而舒展于天高地阔。

期奔演奏 叶付迪 摄

傈僳族期奔 叶付迪 摄

期奔演奏 叶付迪 摄

逢年过节、婚嫁喜庆、新房落成、丰收猎获之时,不加雕饰的期奔便是傈僳族人民传情达意的必要帮手,无论情绪的色彩如何炙热多变,都能承载于期奔的原木本色之中。兴起之时,更可自由调动琴轴、筋弦、铜弦、木马、回音板孔,灵活的设置满足每一个细微情绪的传达与转折。

傈僳族期奔 怒江州委宣传部供图

大山子民祖祖辈辈深远的心声,从轻拢慢捻的指法翻飞中流淌而出,是给坐在身旁的那个人倾诉,却有窗外的雪山峡谷在聆听。

小贴士:

期奔流行于怒江傈僳族自治州的福贡、兰坪、泸水等县市。期奔音量厚实空旷,音色舒展有力,演奏大多以和弦铺垫出现,有时也用于单个的叙述弹唱。随着外来文化的渗入,各地傈僳族的生活方式、审美情趣发生了很大改变,傈僳族“期奔”乐器制作技艺在当地濒临失传。2017年,傈僳族期奔演奏被列入第四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傈僳族主要聚居于云南省怒江傈僳族自治州,其次散居于云南省迪庆、丽江、大理、楚雄、保山、德宏、临沧和四川省盐边西昌等地。傈僳族的音乐活动与社会生活有密切联系,串亲访友、节日聚会、打猎放牧、春种秋收都要唱歌,甚至在调解民事纠纷时,双方也通过歌唱申述理由。傈僳族的传统民间音乐可分为民歌、歌舞音乐、器乐等3类。

来源 云南网

责编 代汪媛

审核 马永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