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人眼中的开远】曹定安:翻山越岭读开远书 矢志不渝做开远作业

【编者按】历史文化是前人智慧的积淀,也是一座城市的灵魂所在。近年来,开远市文旅局始终把文化建设摆在重要位置,深挖历史文化元素,繁荣城市文化,坚定文化自信,推进文旅深度融合,打造书香开远。

让城市留住记忆,让人们记住乡愁。为了让大家更好地了解开远的文化,发现不一样的开远,开远市文旅局推出了“文化人眼中的开远”专题栏目,一起跟随开远文化人了解那些你不知道的开远故事。

曹定安,开远市文物管理所前所长,被誉为“开远活化石”。在开远工作的数十年间,他翻山越岭,走遍开远城乡,为开远的文化事业发展作出了巨大的贡献,也见证了开远的历史嬗变。

1986年,曹定安考取了复旦大学历史系文物与博物馆学专业,从此,他与文物工作结缘,开始了其“读开远书,做开远作业”的数十年文物生涯。对于开远,曹定安有着别样的情怀。

“开远是1950年1月18日解放,我也是1950年出生,我有幸和开远相生相伴,一起成长。开远静静地看着我长大,我也是静静地看着它发展到今天。如今她美丽的样子,真的让人惊叹。”曹定安告诉记者。

走进曹定安的家,处处充满了文化气息,对联、碑刻、诗词字画,走进来的那一刻,浮躁的心也被这里的文化气息所感染,渐渐宁静下来。

曹定安介绍,“大学毕业之后进入开远市文物管理所工作,当时的很多关于开远文化的文字记载都不是很准确,也有很多缺失,所以我就想在工作期间完善这些记录,重新考证开远的地名、历史等,为大家呈现一个历史脉络清晰的开远,也让开远市民对这座城市的发展有个更清晰的了解。”

看着墙上刻有“開遠”二字的碑刻,曹定安说起了他“低头看碑刻,抬头看瓦当”的种种经历。“数十年来,我凭借双腿和一辆自行车,跑遍了开远的大部分村寨,四处寻找碑刻和瓦当,并通过上面的文字记载来对照相关文献,对开远的历史文化进行重新考证。这几十年来,我在开远的大街小巷、村寨山林之间找到了200多块极具意义的碑刻,为考证开远的历史文化提供了大量的实物佐证。”

据了解,曹定安与同事们的对开远文化的研究填补了开远新石器时代、青铜文明两段历史空白,将开远的历史记载从西汉延伸到新石器时代,初步构建起有青铜器、陶瓷器、钱币、碑刻、瓦当、传统生产工具和生活用具等上千件文物的馆藏框架。

在曹定安看来,开远是一个兼容并蓄的城市,也是一座拥有悠久历史,具有丰富中华传统内涵的地方。米轨火车为这座城市带来了繁荣,也带来了各地的文化,让开远成为一个文化丰富,开放包容的城市。但是数千年来接受的中华传统文化熏陶,使得开远在接纳其他文化的过程中依旧以传统儒家文化为主,吸收其他文化精华,升华自身城市内涵。

留住历史记忆 传承城市文化

目前在南正街九天阁摆放的民国阿迷城原模型,是曹定安工作之后的一大成就。曹定安介绍,随着滇越铁路的通车,开远县城迎来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为了保留下老县城的样子,也留住属于开远的城市记忆,让后辈子孙能够更好的传承文化,他与同事们决定制作一个开远老县城的模型。

说起模型制作过程,曹定安唏嘘不已。“开远模型这个项目从1990年开始筹划,1993年经过多方申请终于以5000块的启动资金开始了艰难的制作,历时八年,于2000年成功复原,期间真的是历尽了‘千辛万苦’。”曹定安回忆。

“当时为了做到等比例缩小,我和同事们一起走到街上,用皮尺一条条街去重新度量,所有街道量完之后根据比例缩小制作,最终形成了目前这个长3.6米,宽1.8米的开远老县城模型。模型制作完成后,我们都是发自内心的高兴,感觉真的把老开远留了下来,也把这座城市的‘魂’留了下来。”曹定安说。

曹定安表示,在社会现代化发展进程中,开远受到了极大的冲击与改变,特别是滇越铁路通车之后,受到外来文化的冲击,整个县城从房屋到布局都有了很大的改变。而我们制作的这个老县城模型,可以让很多人看到老城的模样,去记住属于这座城市历史,也算是留住一份乡愁记忆吧。

据了解,开远老县城模型凸现了阿迷县城受滇越铁路通车推动,形成城内城外格局的特定历史时期。城内“秦时风光汉时月”,仍延续着明清时期的历史风貌,纵横交错的“六街九巷”,散落的大小二十八寺,以及鸣炮报时、撞钟闭城、四天两头赶大小二街的传统农耕生活。城外则“世事如棋局局新”,是随滇越铁路火车车轮滚动迅速崛起的新开发区。整个模型展现了开远市“自铁路交通后,商贾辐轶繁盛日增”的现代社会生活,见证了明清五百年来阿迷城突破城墙圈围第一次向外扩展,定格开远借助工业文明发展的早期模式。

十全十美写人生 为开远文化留下文字记忆

“还在工作期间,我就考虑好了,要写十本关于开远文化的书,写一个“十全十美”的人生。幸运的是,在我70岁的时候,我成功完成了10本书的写作。”曹定安说到,“这些年陆续出版了《开远史话》《开远文物志》《开远民族民间传说故事集》《开远历史风情百幅》《开远漫话》《开远往事》《开远碑刻》等书,内容涵盖还算比较多样吧,让很多流传于民间,未经考证的东西在书上呈现,留下了记录,也为开远的民间民族文化的发展作出了小小的贡献》。”

目前已经完成的作品中,大多是与开远的历史文化息息相关的内容,那些经老一辈人口口相传的民间传说、历史故事,还有他从碑刻中发现的文字记载等。曹定安介绍,“口口相传的民间民俗故事因为老人的去世等原因,慢慢的就没有人知道了,所以趁着现在把它们记载下来,形成文字,也能让现在乃至后世的更多人来了解这些民间文化,让这些流传数百年的东西得以继续流传。”

在曹定安看来,开远是一个包容的城市,能够将来自全国各地乃至世界各地的文化进行吸收,形成了这座城市独特的文化气息。在这里,可以看到流传数千年的中华传统文化,也能看见来自法国、越南的外来文化,它们在开远碰撞、交融,让开远成为一个兼收并蓄,与世界接轨的地方。

文旅头条融媒体记者 孙思漫 文 图责编 代汪媛审核 马永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