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怜新雨后
山爱夕阳时
最近阴雨连绵
但空气中的闷热
让人有点喘不过气
好想逃离城市
寻找一处古村落
钻进清凉的树林
在溪水里
摸鱼捉虾
坐在树荫下
吃冰镇西瓜
这样的夏天
怎么能不羡煞旁人?
来吧
跟着红河古村落图鉴
择一处古村落
远离喧嚣
体验生活最初的模样
团山村
建水的西边
有一座拥有600余年历史的古村落
团山村
清末滇南乡村的风貌
至今可见
从临安站出发
乘坐建水小火车
到终点站团山站下车
沿着古老的青石板路
便可抵达这座古老的村庄
团山村民居建筑
多为院落式
以天井为核心
通过形状不一的过道
通往主体院落
民居均采用青瓦屋面
白石灰粉饰外墙
檐角有高挑的起巧
家家户户雕梁画栋
图案不一
建筑装饰
用木雕、石雕、砖雕及彩绘书画布局
处理精细、安排合理
各式各样的吉祥图纹、戏文人物
雕刻技艺手法细腻、工艺奇巧
岁月流逝
繁华散尽
团山古村
没有被时代的洪流湮没
没有被现代建筑替代
依旧矗立小山包
守望一方
郑营村
中国历史文化名村石屏郑营村
也称“云南第一村”
位于石屏县宝秀镇赤瑞湖畔
是一座600多年历史的古村落
“三街九巷”的格局
从村子建成
一直保存到现在
村前蓝天碧水
村后苍松翠柏
村内的宗祠、民居华丽精致
村中民居
以土木结构四合院为主
是一个历史文化积淀深厚的村子
来到郑营村
必然要去看看
陈氏宗祠、陈氏民居、郑氏宗祠
观赏陈氏宗祠
高大雄伟的建筑
感受陈氏民居
沉静内敛的高贵
赞叹郑氏宗祠
精妙绝伦的金漆彩画
还得吃一次农家饭
做一回农家活
感受时光记忆
尽享农家乐趣
泥墙木梁
遮住光阴
多少动人心魄的故事
尘封在岁月中
与时光一起湮没
城子古村
红河泸西
有这样一个古村落
它淳朴自然、美丽宁静、层层叠叠
它就是城子古村
原始唯美主义建筑的琥珀
是它的美誉
亚洲民俗摄影之乡
云南省级历史文化名村
云南省旅游特色村
云南省美术摄影创作基地
是它的荣耀
古村背山面水
屹立于飞凤山上
山前碧水环绕
绿野铺陈
土黄色的建筑物
在阳光下发出金色的光芒
在城子古村
你可以
梦回百年前
体验一把土司的感觉
听一曲
彝家祝酒歌
吃一餐
真正的彝家土司宴
城子古村
千年沉默
只为
邂逅日月流光
陡岩村
陡岩村
位于个旧市西南部
距市区25公里
地处红河谷地带
整个村形状呈斗状
故得名“陡岩”
陡岩村彝语叫得岩咪
为纯彝族村寨
村落为彝族土楼民居
当地人称其为土掌房
土掌房
是典型的彝族民居建筑
依山而建
冬暖夏凉
布局完整、严谨
结构、取材因地制宜
远景磅礴大气、层峦迭起、层次分明
近景造型独特、风格各异
山、水、田、树与土筑民居
构成一幅美好的自然山水画
在这里
你可以
享受一场“原生态”的盛宴
回味无穷的风味小吃
令人馋涎欲滴
音调旋律优美、调式丰富的凉风调
令人沉醉其中
历史悠久、源远流长的簸箕弦
让你流连忘返
白黑村
原生态古村落白黑村
位于河口县桥头乡
是全国第三批中国传统村落
是一个傣族聚居地
由家族逐渐繁衍而来
记录了
民间家族制度
200多年沿革和变迁
清嘉庆年间
中越边境战争频发
傣族张氏、柏氏
为躲避战乱
迁徙至此地
见此地风光秀美
气候适宜居住
遂在此定居
带领族人开垦荒山
种植谷物、果树
蓄养牲畜家禽
自给自足、与世无争
过上世外桃源般的生活
绿树掩映下的石头房
宁静又淳朴
最有回归田园的韵味
民居分为两层
一层作堂屋、卧室
右侧为厨房
二层为储藏粮食
农用具所用
一二层之间
以木梯交通
白黑村
在山林之间
在天地之下
历经风雨洗礼
见证岁月沧桑
古村落
历经时间的沉淀
愈发沉稳
每一砖、每一瓦
都还保留着
岁月的痕迹
如今
它悠然伫立一方
待岁月静好
当然
红河还有更多古村落
等着大家一一探寻
文旅头条融媒体记者 陶江 文
江蕊先 陈伟红 普秋屏 祁凯 何新闻 宗庆 石屏文旅 建水文旅 个旧文旅 泸西文旅 贾沙乡人民政府 河口文旅 图
陶江 海报
责编 马寅瑞 龚怡丹
审核 马永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