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迎二十大】 大理州全力提升公共文化服务水平 民众幸福指数再“加码”

编者按:“十三五”期间,大理州文化和旅游系统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在州委、州政府的坚强领导下,以高质量发展为目标,主动融入大滇西旅游环线规划,不断夯实公共服务体系和基础设施建设,积极开展国家级文化生态试验区创建,各项任务不断取得新成效,实现了“十三五”规划的各项预期目标。

2022年是进入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新征程进军的重要一年。今年,党的二十大将隆重召开。即日起,大理文旅推出“喜迎二十大”系列报道,带你回眸“十三五”期间大理州文化和旅游业发展的新成就、新变化,立足新发展阶段,本色不褪、乘势而上、开拓奋进,矢志不渝、全力推动文化和旅游业高质量发展。

“十三五”以来,大理州全力推动公共文化服务事业发展,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形成规模,文化惠民工程广泛开展,公共文化事业蓬勃发展,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多层次、多样化的精神文化需求,人民群众幸福感显著提高。

(杨金敏 摄)

全力加快公共文化基础设施建设

《大理州文化体育事业发展“十三五”规划》实施以来,大理州进一步加快公共文化基础设施建设,健全覆盖城乡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州群艺馆、州数字(少儿)图书馆等公共文化工程的正式投入使用,标志着大理州公共文化基础设施建设得到进一步加强。新建的州群艺馆是当时云南省、州、市级功能最齐全,设备最先进的群众文化活动剧场;州数字(少儿)图书馆则开创云南省公共图书馆建设先河。

(大理州群艺馆 供图)

坚持“政府主导、统筹规划、分级管理、资源共享”的原则,加快构建以州图书馆、州群艺馆为中心馆,县文化馆、图书馆为总馆,乡镇综合文化站为分馆,村(社区)综合文化服务中心的四级公共文化馆、图书馆服务网络。截至2020年12月,全州2个中心馆、25个总馆及121个分馆、1218个服务点建设工作已全部完成,完成率达100%。中心馆、总馆、各分馆及服务点均设有固定馆舍及阅览室,农家书屋普及率均达100%,全州现代公共文化服务四级体系不断健全,努力实现公共文化服务的均等化。同时,弥渡县“大喇叭·小广场”项目入选全国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示范项目,为构建更加完善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提供了借鉴意义。

(大理州图书馆 供图)

在推进旅游厕所建设方面,按照国家旅游厕所标准,严格高质量、高标准,注重环境的协调性,注重科学性和舒适性,2019年建设326座旅游厕所;截止2021年,已完工749座,有效改善了旅游景区、旅游道路沿线、乡村旅游点厕所环境问题,既有效解决了游客需求,也惠及了周边居民。

(大理市双廊古镇景区管理委员会 供图)

扩大优质文化产品和服务供给

每年举办“大理州三月街民族节群众文艺活动”,吸引近百万老百姓观看;一年举办一届“大理州民族民间歌舞乐大赛”;实施“日日有活动、周周有比赛”的文化惠民活动,全州文艺院团每年完成不少于800场的“送戏下乡”惠民演出;2019年,成功承办全国图书馆智能技术研讨会、云南省第十一届民族民间歌舞乐展演;广场舞蹈免费培训、白族霸王鞭和八角鼓舞改编推广、文化志愿服务等文化品牌活动深受群众喜爱,各县市群众自发组织开展了各种健身操、广场舞和各类民俗文艺演出活动,进一步优化产品供给,极大丰富和满足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

(杨金敏 摄)

抓好艺术精品创作和各项申报工作,与各县市联合举行“洱海歌手大奖赛”地方选拔大赛,该文化活动荣获项目类国家“群星奖”成为地方文化活动品牌;2020年,组织参加了省委宣传部“奋斗杯”群众文艺作品大赛相关工作,大理州代表队共荣获一等奖2个、二等奖5个、三等奖2个;组织参加了云南省群众文化最高奖“彩云奖”,大理州曲艺类作品《大理美食谱诗情》、书法类作品清·杨晖吉《舟次珠海阁》获彩云奖,26件作品入围优秀作品奖;漾濞县鸡街乡、祥云县东山乡、永平县龙街镇成功入选全省26个云南民间文化艺术之乡。

在提升公共文化服务效能方面,组织并参加多样化的培训活动切实优化文旅人才队伍,比如组织各县文化和旅游局和AAAA级以上景区管理人员参加2020年云南省旅游厕所培训班,参加省文化和旅游厅深化公共文化和旅游整合研修班培训,组织大理州四个文旅融合试点单位参加文化和旅游管理干部学院2020年基层文化和旅游公共服务队伍线上培训……仅2020年一年,已组织相关人员参加各类培训班10余次,培训人员共100多名,各种类型的培训活动全力激活着公共文化发展的内生动力。

征途漫漫,惟有奋斗。“十四五”期间,大理州将进一步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制度设计,着力在短板上下功夫,高标准建设州数字群艺馆、数字图书馆等重大文化项目,确立文化馆、图书馆等公共文化机构的法人治理结构,推动县级图书馆、文化馆为中心的总分馆制建设,加快推进公共文化数字化建设进程,实现城乡资源整合和互联互通,促进基层文化设施布局优化和资源共享;组织开展各类文化活动,扩大优质文化产品供给,丰富人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加强文化人才队伍建设,通过“走出去、请进来”和举办文化培训班、选派文艺专业人员到基层开展文艺骨干培训和送文化下乡等方式,提升文化人才队伍的整体素质;提高厕所建设管理水平,实行旅游厕所等级动态管理机制,提升旅游厕所的服务质量和功效等,努力念“民之所忧”、行“民之所盼”,推动公共文化服务高质量发展。

文旅头条融媒体记者 杨金敏 文

部分图片来源于大理州文化和旅游局

责编 刘榕杉

审核 李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