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省生态文明建设排头兵规划》出台 让云南绿色发展的底色更加鲜明

6月21日,《云南省生态文明建设排头兵规划(2021—2025年)》新闻发布会在海埂会堂召开。记者从会上获悉,云南省生态文明建设排头兵工作取得了突出成绩、实现了历史性突破,云南绿色发展底色更加鲜明。近期,省委、省政府印发了《云南省生态文明建设排头兵规划(2021—2025年)》,将进一步推动云南省生态文明建设排头兵工作不断取得新进展。

系统推进 让云南绿色发展的底色更加鲜明

据云南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一级巡视员崔岗介绍,2015年以来,云南切实将生态文明建设摆在全局工作的突出位置,并融入到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系统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各项工作,取得了突出成绩、实现了历史性突破。

绿色发展底色更加鲜明,绿色能源成为云南第一大支柱产业,有机产品认证数量位列全国第三,绿色食品认证位列全国第七。生态环境质量持续保持优良,2020年,全省16个州(市)政府所在地城市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率为98.8%,九大高原湖泊劣Ⅴ类水体数量由2015年的4个减少到1个。

绿美云南建设全面开启,命名36个“美丽县城”,授牌27个“特色小镇”,建成3条美丽公路。创建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州县12个、国家“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6个。创建国家级园林城市(县城)37个、省级85个;国家森林城市6个、国家森林乡村235个。中国传统村落达708个,位居全国第二;建成106个中国传统村落数字博物馆,位居全国第一。

西南生态安全屏障逐步牢固,全省森林面积、覆盖率、蓄积量均居全国前列。颁布实施全国首个生物多样性保护地方性法规《云南省生物多样性保护条例》,率先发布生物物种名录,率先实施极小种群物种保护行动,建成中国西南野生生物种质资源库,累计建立各类自然保护区166个,全省90%的典型生态系统和85%的重要物种得到有效保护,“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正在从愿景变为现实。创建云南省生态文明教育基地35个,为弘扬生态文化、传播生态文明理念奠定了坚实基础。

出台规划 推动云南生态文明建设取得新成效

据云南省生态环境厅副厅长兰骏介绍,经过不懈努力,云南省生态文明建设实现历史性突破,但对标生态文明建设排头兵目标,云南省在高质量绿色发展、生态环境质量改善、环境治理能力和生态安全风险防控等方面仍存在较大差距和不足,亟需立足差距补短板、倒排时间抢进度,以时不我待的紧迫感和责任感,在争当我国生态文明建设排头兵上取得更新进展、更大突破。在此背景下,省委、省政府印发了《云南省生态文明建设排头兵规划(2021—2025年)》(以下简称《排头兵规划》),为“十四五”时期云南省加强生态文明建设指明了方向、明确了工作要求,将进一步推动云南省生态文明建设排头兵工作不断取得新进展、新成效。

按照《云南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提出的“到2025年生态文明建设排头兵取得新进展,到2035年全面建成我国生态文明建设排头兵”的目标要求,《排头兵规划》进一步细化,提出:“十四五”时期,云南省要锚定2035年远景目标,以争当我国生态文明建设排头兵为统领,补短板、树典型、创模式、推机制,推动实现绿美云南建设取得新成就、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经济体系达到新水平、生态环境质量得到新改善、生态安全得到新巩固、生态文明制度实现新突破、生态价值观念实现新提升共六个方面的主要目标,设置了绿色发展、生态环境、生态安全、低碳生活4大类别共23项具体指标。

下一步,云南将深入践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全面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省委、省政府关于争当生态文明建设排头兵的决策部署,全力推动《排头兵规划》各项任务举措落实落细。



文旅头条融媒体记者 李航 文/图

责编 王楚云

审核 马永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