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花灯

在云南有“八百年的戏,三百年的灯”一说,这里的“灯”,指的就是云南花灯。 云南花灯融合了云南本地文化艺术特色,也与中原文化相结合,形成的独特风格使云南花灯在历史的舞台中,绽放出了耀眼的光芒。云南花灯艺术的璀璨发展,也为云南戏曲文化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云南地理环境复杂,世代聚居着多种民族,不同地域、不同民族的风俗习惯、审美偏好造就了云南花灯支系繁多的特色,各个地方的花灯无论是唱词还是念白都充分包含了当地的民族特色。昆明版的说唱,玉溪版的委婉,个旧版的转音,大理版的悠扬……云南花灯就是一本云南民族文化的集萃簿,各州市的风土人情、性格特质在花灯戏的唱腔中被娓娓道来,云南花灯也成为了游客了解云南的一种方式。

云南花灯的音乐别具特色,主要表现在花灯音乐的曲调种类繁多。这些曲调或从本民族或当地的民族音乐中“借”来,或从别的地区甚至外省市移植而来,再结合当地的语言、风俗习惯等加以改进,形成有特色的花灯艺术。云南花灯所使用的乐器主要以管弦类乐器为主,后来又加入了民族乐器,使花灯音乐不仅富有浓厚的生活气息,还具有朴素单纯、健康明朗的民族艺术特色。

云南花灯的另一个显著特点就是有歌有舞、歌舞相伴。舞蹈,是云南花灯戏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基本特征是“崴”,民间又有“无崴不成灯”的说法,花灯戏中的歌舞有利于烘托情节和丰富人物性格。

20世纪50年代至60年代是云南花灯戏最为繁荣的时期,不仅有史宝凤、熊介臣、袁留安等一批著名花灯戏演员,还出现了《刘成看菜》《探干妹》《闹渡》《三访亲》等备受欢迎的剧目。

云南花灯之所以能够在历史的发展长河中占有一席之地,并完整地传承下来,与演员唯美的身姿及美轮美奂的表现方式密不可分。花灯戏的美不仅凸显在表演方面,花灯戏的传播与强烈的艺术渲染结构在提升美感方面有着必然联系,花灯戏主要以前台表演为主体,后台衬托为辅体,两者相呼应从而呈现出精美的舞台表演效果。

云南花灯在千百年的传承中不断演化,经过与现代技术与艺术形态的结合,云南花灯已经成为具有自主知识表演水平的戏曲文化,是云南文化发展变迁中重要的文化艺术瑰宝。

文旅头条融媒体记者 杨岚兰 文

图 邓斌 李银娟 杨延锋

部分图片由玉溪市文化馆提供

责编 童文文

审核 马永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