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9日,由昆明市文化馆主办,禄劝彝族苗族自治县文化和旅游局承办的“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 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2022年非物质文化遗产、戏曲进校园活动在禄劝职业高级中学举行。
禄劝的民族刺绣品种类繁多,有服装服饰、挎包、枕头套、被套、背布、沙发套、电视机套、帐帘、窗帘、门帘以及各种装饰绣片。绣法有挑花、堆花、平绣、滚绣、疙瘩绣、拼花、挂花等,图案有凤穿牡丹、鱼莲草兰、蝴蝶戏梅花、鹿望金钟、鸭子游莲、犀牛望月、二龙抢宝、蛇吞象、狮子滚绣球等,这些作品,既是实用的生活用品,又是极具观赏性的艺术品。活动现场,省级彝族刺绣代表性传承人陈国稳一边展示彝族刺绣的技艺,一边向同学们介绍刺绣的绣法和内涵。
此次非物质文化遗产进校园活动,通过摆放非物质文化遗产宣传展板,播放非物质文化遗产小视频,让全校师生进一步了解禄劝非物质文化遗产;12名省、市、县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对彝族刺绣绘画绣制、民族乐器演奏、民族服饰图案剪纸、苗族点蜡、彝族傈僳族叠脚舞、苗族芦笙舞等项目进行了活态技艺展示,吸引上百名师生加入其中,通过亲身体验非物质文化遗产技艺,进一步感受非物质文化遗产魅力。
在戏曲进校园活动中,市、县文化馆的演员为师生们带来了一场精彩绝伦的戏曲文化大餐。长绸舞《梨花颂》、京剧《智取威虎山》片段、滇剧《游西湖》片段、戏曲舞蹈《袖儿长长》、花灯歌舞《绣荷包》、川剧变脸等节目精彩纷呈,戏曲技巧展示彰显魅力,优美动听的唱腔、美轮美奂的造型、形神兼备的人物形象,深受全校师生的喜爱。
此次活动,将中国传统文化融入学校教育实践中,让广大师生近距离接触并感受非物质文化遗产和戏曲文化独特的艺术魅力,进一步营造浓厚的校园文化氛围,让优秀传统文化沁润人心,对保护、传承和发展优秀传统文化起到了积极作用。
文旅头条通讯员 孙文鲜 吕亚楠 文/图
责编 王楚云
审核 华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