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拓宽华宁陶销售渠道,适应新形势下催生的“宅经济”消费模式,2022年,玉溪市华宁县抓紧互联网直播风口,以市场为导向,积极探索“华宁陶+电商+直播”的营销模式,发力“在线经济”,为华宁陶插上直播“云翅膀”,借势推动华宁陶产业转型升级。充分利用全媒体宣传渠道,不断把“流量”变为“销量”,从而提升华宁陶市场占有率,增强品牌效应。
目前,华宁县打造华宁陶官方直播平台2个,企业直播平台10余个,直播带货收入达800余万元。
多措并举,助推华宁陶产业转型升级
一是帮助企业渡过难关。充分整合资源,打造“独具特色、创新性强、服务创客、辐射产业”的营销生态链,一方面,全力打造官方电商直播,结合市场需求探索华宁陶产品定位、市场定位,精准触达线上用户群;另一方面,全面扶持孵化企业电商直播,为本地企业提供互联网销售模式的新思路和新模板,赋能陶企业获得新发展。
二是助力企业转型升级。市场是最好的试金石,用“以销促产、以产促销”的模式,倒逼企业不断创新技术、降低成本、做优产品,从而发展壮大一批龙头企业、改造提升一批小微企业。
三是拓宽宣传推广渠道。改变传统线下实地体验购物的模式,通过“电商+直播”的形式对华宁陶的历史文化、非遗文化、创新文化、人本文化等进行展示、宣传、推介,从而满足消费者的购物体验,让全国各地的消费者都成为华宁陶潜在的代言人。
四是提升华宁城市知名度。在宣传推介华宁陶的同时,融入华宁的“美食、美宿、美景、美礼、美城、美村”,在推介华宁“吃住行游购娱”的同时,全面提升华宁城市的知名度和美誉度。
发力“在线经济”,为华宁陶插上“云翅膀”
一是找准运营合作模式。文旅牵头,采用“政府平台公司+现代农业服务公司+陶企业”的合作模式,建立资金有保障、分工有细化、产品有渠道的官方电商平台。发挥示范引领作用,鼓励陶企业探索新的商业运营模式。
二是打好“华宁陶+”这张牌。采用全媒体+短视频的宣传新模式,在抖音、小红书、微信视频号等宣传平台持续投放以“华宁陶”为主线的“华宁陶+美食、美宿、美景、美礼、美城、美村”等宣传片,将陶与食,陶与景,陶与文化相融合的短视频,以大众喜闻乐见的方式向外界推广,极大增强了华宁陶吸引力和亲和力。
三是走稳线上线下两条路。线下,成功申报碗窑村为3A级景区和省级旅游休闲街区,通过“赶窑街”“现场开窑”“非遗体验”等传统,打造华宁陶旅游吸引物和文化符号,吸引游客落地华宁。线上,“华宁陶+电商+直播”集华宁陶文化科普、精品展示、开窑体验等为一体,打破了时空和地域限制,让观众“身临其境”欣赏华宁陶之美的同时还能满足购物需求。
四是培养专业电商团队。全面介入前期品控、直播讲解、中控运营、后台客服、售后服务、快递物流、数据分析等各个环节,提升团队专业能力,培育华宁陶品牌代言人和华宁“一县一星”“一企一星”,壮大华宁陶专业电商团队。
五是打通直播货源渠道。深挖华宁陶文化,让产品具有鲜活生命力,且结合时代特色和消费者需求;创新华宁陶工艺,在传承中创新器型、釉色、功能等,打通与市场结合的堵点;规范华宁陶价格体系,通过区分产品受众、产品类型、产品工艺等对价格体系进行规范。
六是制定完善配套政策。鼓励企业走“华宁陶+电商+直播”营销模式,通过制定指导意见、行业管理规定和政策保障措施,鼓励全县制陶企业一方面参与官方平台宣传推广,一方面做强自身线上推广平台,形成以上率下,团结一致,良性竞争,共推华宁陶产业发展的良好局面。
七是提升华宁陶品牌形象。树立文化理念,将底蕴深厚的华宁陶历史文化贯穿于产品推广中,让消费者收获知识,提升购买乐趣;增强购物体验,通过定制伴手礼、生日卡、收藏证等贴心服务、定制服务、个性服务,尽量让每一类群体都能在购物中得到满足;树立品牌意识,通过展示华宁陶制作流程、增强互动体验、倾听背后故事、感悟制陶人生,从而让消费者产生共鸣和共情,提升华宁陶品牌形象。
文旅头条融媒体记者 王艳华 整理
华宁县文化和旅游局 图
责编 杨奥
审核 马永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