迎盛会 话文旅丨五个关键词,带您走进“天赐普洱”!

文旅头条讯(融媒体记者 朱正 文)7月17日下午,2022中国国际旅游交易会系列新闻发布会·云南省文化旅游发展之保山、普洱、德宏、临沧专场新闻发布会在海埂会堂举行。普洱市人民政府副市长胡剑荣,普洱市文化和旅游局党组书记、局长瞿滨出席会议,介绍相关情况并回答记者提问。

(发布会现场 董殿苗 摄

(普洱市人民政府副市长胡剑荣发布新闻 赵嘉 摄)

(普洱市文化和旅游局党组书记、局长瞿滨答记者问 赵嘉 摄)

关键词一:区位独特

普洱位于云南省西南部,地域广袤,是全省面积最大的州(市)。普洱地处大湄公河次区域合作中心,与越南、老挝、缅甸接壤。澜沧江以及中老铁路、昆曼公路纵贯全境,具有“一市连三国、一江通五邻”的独特区位。目前,共有2个国家一类口岸、1个国家二类口岸及17条边境通道,是云南通往东南亚各国的交通要道,也是云南建设面向南亚、东南亚辐射中心的前沿。

(中老铁路 昆明铁路局供图)

近年来,普洱交通运输条件不断改善,正快速构建“一环三纵六联三出境”的高速公路网。在“一市两机场”的基础上,加快推进景东支线机场前期工作。以中老铁路通车为契机,推动“公铁、空地、空铁”联动,旅游出行条件大为改观。

(普洱思茅机场供图)

关键词二:环境优美

普洱市是全国文明城市、国家卫生城市、国家园林城市、国家森林城市,是北回归线上保存最为完整的绿洲。生物多样,气候舒适,生态系统完整,年均温度18.9℃,处在宜居的中海拔地区,是云南省“天然氧吧”之一。

(景迈山 徐俊 摄)

近年来,普洱市不断厚植民族文化、普洱茶文化、红色文化、生态文化、边地文化,全力打造“亲商、重商、扶商”的营商环境,与中旅、中青旅等旅游企业深化合作,引入洲际、希尔顿、安缦、松赞等酒店品牌,景迈柏联、小熊猫庄园、熙康云舍等一批招商文旅项目建成运营,普洱正努力打造成为新一轮旅游投资兴业的沃土。

(小熊猫庄园 普洱国家公园供图)

关键词三:文化多彩

26个民族在普洱这片热土上和睦相处,“新中国民族团结和民族工作第一碑”——普洱民族团结誓词碑见证了民族团结的光荣历史,是普洱文化旅游资源的宝藏。同时,普洱也是茶马古道的源头,一代代马帮人用“一路挥鞭,马蹄把石板洞穿”的坚毅,用“一路吆喝,情歌把群山唱醉”的豪情,在崇山峻岭间开辟了一条条茶马古道。作为华夏文明珍贵的文化遗产,茶马古道仍在为普洱发展文化旅游产业提供着丰厚的滋养。

(普洱民族团结誓词碑 火客 摄)

近年来,普洱大力实施文化保护工程,注重民族传统文化的挖掘、整理和保护,积极推进景迈山古茶林文化景观世界文化遗产申报工作,做好传承优秀传统文化这篇文章,用文化擦亮旅游品牌。不断完善服务配套设施,促进相关产业协调发展,把独具特色的普洱文化元素充分融入到景区景点和旅游产品之中,让游客从中获得可观、可感、可体验的愉悦。

(景迈山全景 徐俊 摄)

关键词四:产品丰富

目前,普洱市共有国家A级旅游景区24个,成功创建国家工业旅游示范基地、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云南省旅游名镇、省级全域旅游示范区、省级旅游休闲街区等一批文旅品牌,入选第二批国家文化和旅游消费试点城市……旅游产品丰富多样,“养在普洱”深入人心。

(茶马古城旅游小镇 景区供图)

林旅结合,打造“森养”产品。普洱市森林覆盖率达74.59%,全年空气质量优良率100%。森林康养旅游是普洱创建国家级森林康养基地、国家级森林体验基地和建设“国际生态旅游胜地”的重要支撑。目前已建成融合森林穿越、徒步丛林、正念禅修、科普教育、农耕体验等三十多种森林康养体验项目的普洱国家公园、中华普洱茶博览苑等一批森林体验型景区。景东亚热带植物园、普洱茶康养小镇、松赞景迈温泉康旅中心等重点项目加快推进。景谷响水森林疗养、哀牢山无量山生物多样性科普教育、普洱亚洲象森林探险等一批旅游业态正在培育招商。

(亚太森林组织普洱基地 子涵 摄)

农旅结合,打造“食养”产品。依托丰富的民族医药资源,连续举办十届端午百草根美食文化旅游节,百草根药膳汤成为端午游普洱的必备养生美食。围绕普洱茶、咖啡、生物药,建成畜牧雨林咖啡综合庄园——爱伲庄园、中药养生庄园——普洱淞茂医药谷、云南斛哥庄园,以及三国庄园、银生茶庄园、漫崖咖啡庄园等一批具有普洱特色的旅游庄园,推出石斛宴、茶餐、坚果餐以及美藤果、牛油果等保健食品,推动农业庄园产业链综合发展。

(采茶体验 子涵 摄)

体旅结合,打造“康养”产品。依托得天独厚的自然地理环境,推广亚高原户外运动旅游品牌。景谷成为世界翼装飞行爱好者心中的“圣地”,推出普洱马拉松、普洱“大三铁”、大江野钓赛、陀螺王争霸赛等具有本土特色的运动康体品牌赛事,江城中老越三国丢包狂欢节、孟连万人捉鱼大赛系列活动等入选中国体育旅游精品项目,成为普洱独特而闪耀的魅力名片。

(中老越三国丢包狂欢节 普洱市文化和旅游局供图)

文旅融合,打造“怡养”产品。通过线路规划,把散落的历史文化、普洱茶文化、民族文化、绿色生态文化资源“珍珠”串成“珠链”,让文化更生动、旅游更精彩。推出景东文庙、孟连宣抚司署、景谷勐卧总佛寺、茶马古道等文化景区,打造那柯里、老达保、整董等文化旅游村寨,丰富绝版木刻、镇沅黑陶、傣族织锦等非遗旅游产品,提升墨江国际双胞胎节、西盟佤族木鼓节、景谷采花泼水节等民族特色节庆活动以及“乡村四时好风光”“寻味问茶·探秘世界茶源”“穿越时空·探寻非遗记忆”等多条特色旅游线路,“养体养心”产品日趋丰富。

(黑陶茶器 普洱非遗客厅供图)

整合普洱茶叶、咖啡产品及其文化资源,设计茶旅、咖旅文化精品旅游线路。不断提升普洱茶节、斗茶大赛、普洱国际精品咖啡博览会、普洱咖啡暨“中国普洱咖啡杯”世界虹吸壶大赛等赛事活动。培育“普洱咖啡”“普洱有机茶”公共区域品牌,积极推广普洱茶、普洱咖啡文化和周边文化产品。

(普洱咖啡 云南国际咖啡交易中心供图)

旅居结合,打造“居养”产品。建成云缦营普洱倚象山、白马山“火星部落”等一批可以“走进森林花海”“漫步茶山云海”“旅居半山”“享受天然氧吧”的特色主题酒店,加快芒云安缦等一批目的地酒店建设,赋予酒店文化体验、生态体验、游憩活动、户外活动等旅游功能,推动旅居产品优化升级。

(云缦营普洱倚象山半山酒店 子涵 )

关键词五:前景可期

“十四五”期间,普洱将抓住国家“一带一路”建设和中老泰经济走廊、孟中印缅经济走廊建设、RCEP的达成等战略机遇,以优良的生态环境为依托,以普洱茶文化为灵魂,围绕思茅、宁洱茶叶咖啡文化生态康养核,构筑镇沅、澜沧旅游集散中心,打造北回归线、“茶马古道”文化体验、澜沧江沿岸生态休闲旅游带,形成茶旅休闲、山地度假、民族文化体验、边境旅游四大片区,构建普洱文旅空间新格局。

(碧溪古镇 墨江县文化和旅游局供图)

云深见茶,路深见景,林深之处见普洱。普洱是一颗镶嵌在祖国西南边陲的绿海明珠,是一片充满魅力和生机的土地。“天赐普洱”诚邀广大企业家、社会各界人士和各地游客到这片“绿海明珠”投资兴业、观光旅游,分享机遇,实现共赢。

(快乐老达保 邓斌 摄)

责编  谢同希

审核  马永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