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约普洱 畅游一夏丨千年景迈,不能不品!

景迈山,藏着丰富的文化信息和族群记忆,让回望的视线无限延伸。傣族、布朗族、拉祜族世代生活在这里,相互友好、相互敬重、相互影响、相互渗透。

一棵棵古茶树、一个个古村落仿佛时间的容器,先辈的气息留在其中,或许只有在面对过去时,我们才能更好地看到前方。仿佛一座迷宫,看一眼就忘不掉,怎么看都看不够。这样的话用在景迈山身上有点矫情,但又不得不用,因为我实在想不出更好的表达了。

到景迈山,看山、看古茶林、看云海、看日出、听风、仰望星空、体验民族风情和村民采茶、制茶,或慵懒地坐在某个茶馆里品色、香、味俱佳的功夫茶,或坐在火塘边听布朗族老人讲述先祖帕艾冷种茶及昔日马帮商贾将景迈茶源源不断运往内地、东南亚等历史,或穿行在绵延于茶林和村落之间的砾石路上,犹如走进时空隧道,连接过去、现在。你会感叹:生活如此美好!

走进大平掌古茶林,你会被一种幽静、凉爽、神秘的氛围笼罩,就在你感到纳闷时,一阵阵茶香进入你体内。这时,你才发现,自己走进了一个普洱茶的大观园、茶树的自然博物馆。

景迈山万亩古茶林,是出产贡品和珍品之林。据《布朗族言志》记载,这些茶树已有1840多年历史,每棵都尽显沧桑,树干沟壑纵横,树枝曲折盘绕。这片古茶林之所以保存如此完好,要感谢当地世居民族布朗族、傣族。古往今来,布朗族、傣族与这片古茶林相依相存,一棵棵茶树在他们眼里就是一个个生命,特别是布朗族,茶在他们生活里,就像血对于生命一样重要。他们不忍心砍去森林种茶,于是便想出了林下连片种植的办法。这一办法有效地保护了生态环境,为茶树生长营造了一个特殊的、自然的空间。在古森林的调节和庇护下,这里产出的茶叶,色、香、味别具一格。

在现代文明冲击下,景迈山仍一直保留着古山林、古茶林、古村落、古寺、古民俗,千年茶山,人文结合,自然生态,和谐共处,各美其美,实属不易,真是一块世间难得的净土。

2012 年,景迈山古茶林被联合国列入全球重要农业遗产保护试点,并入选中国世界文化遗产预备名录,2021年,景迈山古茶林文化景观被国务院列入中国2022年唯一的世界文化遗产申报项目,景迈山由此进入全球视野。

景迈,无论山还是茶,都不能不品,不然,会遗憾的。

文旅头条通讯员 罗杞而 文

澜沧县委宣传部 景迈山保护管理局 谭春 李雨霖 徐俊 图

责编 马寅瑞

审核 李文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