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长平:践行新思想,书写新时代

践行新思想,书写新时代

李长平

2014年1月13日,我在《光明日报》上看到刊载习近平总书记的散文《忆大山》,意外之余,有点激动。这篇有情有义、朴实感人的文章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文中几则小故事,让我了解了习近平当年和贾大山日常交往中的真情实感,不论是菠菜面条、卤煮蛋、“跑肉”,还是正定常山香白酒,无不烘托出一幅“合意友来情不厌,知心人到话投机”的温馨画面。2016年9月至11月,我到中央党校学习,在焦裕禄干部学院大门口的石头上,镌刻着习近平总书记的《念奴娇·追思焦裕禄》:“魂飞万里,盼归来,此水此山此地。百姓谁不爱好官?把泪焦桐成雨。生也沙丘,死也沙丘,父老生死系。暮雪朝霜,毋改英雄意气!依然月明如昔,思君夜夜,肝胆长如洗。路漫漫其修远矣,两袖清风来去。为官一任,造福一方,遂了平生意。绿我涓滴,会它千顷澄碧。”我踱步良久,反复吟咏,把这首词融入我的脑际和心灵。当工作中遇到困难时,默诵一遍就会产生强大的动力;受挫遇阻时,想到这首词,就会如释负重,浑身有一种明月清风的爽朗。我们的领袖有如此博大的情怀,怎不令人动容?怎不令我们奋起!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文艺事业,对做好新时代文艺工作作出了一系列重要论述,深刻回答了新时代发展什么样的文艺,如何发展新时代文艺等重大方向性、全局性、战略性的根本问题,开创性地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为社会主义文艺在新时代的繁荣发展提供了根本遵循。2014年10月15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中指出:——优秀文艺作品反映着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文化创造能力和水平,吸引、引导、启迪人们必须有好的作品,推动中华文化走出去也必须有好作品。所以,我们必须把创作优秀作品作为文艺工作的中心环节,努力创作生产更多传播当代中国价值观念、体现中华文化精神、反映中国人审美追求,思想性、艺术性、观赏性有机统一的优秀作品,形成“龙文百斛鼎,笔力可独扛”之势。优秀作品并不拘于一格、不形于一态、不定于一尊,既要有阳春白雪、也要有下里巴人,既要顶天立地、也要铺天盖地。只有正能量、有感染力,能够温润心灵、启迪心智,传得开、留得下,为人民群众所喜爱,这就是优秀作品。——文艺创作是观念和手段相结合、内容和形式相融合的深度创新,是各种艺术要素和技术要素的集成,是胸怀和创意的对接,要把创新精神贯穿文艺创作生产全过程,增强文艺原创能力。要坚持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发扬学术民主、艺术民主,营造积极健康、宽松和谐的氛围,提倡不同观点和学派充分讨论,提倡体裁、题材、形式、手段充分发展,推动观念、内容、风格、流派、切磋互鉴。——文艺工作者要自觉坚守艺术理想,不断提高学养、涵养、修养,加强思想积累、知识储备、文化修养、艺术训练,努力做到“笼天地于形内,挫万物于笔端。”除了要有好的专业素养之外,还要有高尚的人格修养,有“铁肩担道义”的社会责任感。——文艺是铸造灵魂的工程,文艺工作者是灵魂的工程师。好的文艺作品就应该像蓝天上的阳光、春季里的清风一样,能够启迪思想、温润心灵、陶冶人生,能够扫除颓废萎靡之风。“凡作传世之文者,必先有可传世之心。”——人民是文艺创作的源头活水,一旦离开人民,文艺就会变成无根的浮萍、无病的呻吟、无魂的躯壳。2015年10月3日,《中共中央关于繁荣发展社会主义文艺的意见》颁布,规定了做好文艺工作的重大意义和指导思想,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让中国精神成为社会主义文艺的灵魂,创作无愧于时代的优秀作品,建设德艺双馨的文艺队伍;加强和改进党对文艺工作的领导等。2016年11月,习近平总书记出席中国文联十大、中国作协九大开幕式并发表重要讲话,号召广大文艺工作者努力筑就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时代的文艺高峰,以优秀作品反映时代呼声、展现人民奋斗、振奋民族精神、陶冶高尚情操,有力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发展,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凝心聚力、培根铸魂。随即,一系列加强和改革文艺工作的政策文件紧锣密鼓的出台。2021年3月11日,十三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表决通过了《关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的决议》,对建成社会主义文化强国作出战略谋划和科学部署,“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扩大优质文化产品供给”等成为未来5年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内容。2021年12月14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在中国文联十一大、中国作协十大开幕式上的讲话》中对广大文艺工作者提出了殷切希望:——希望广大文艺工作者心系民族复兴伟业,热忱描绘新时代新征程的恢宏气象。——希望广大文艺工作者坚守人民立场,书写生生不息的人民史诗。——希望广大文艺工作者用情用力讲好中国故事,向世界展现可信、可爱、可敬的中国形象。——希望广大文艺工作者坚持弘扬正道,在追求德艺双馨中成就人生价值。要求各级党委要贯彻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尊重和遵循文艺规律,通过深化改革、完善政策、健全体制,形成不断出精品、出人才的生动局面。要引导青年文艺工作者强起来,引导他们守正道、走大道,鼓励他们多创新、出精品,支持他们挑大梁、当主角。

中共云南省委王宁书记在省第十一次党代会《坚定沿着习近平总书记指引的方向阔步前进,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谱写好中国梦的云南篇章而奋斗》的报告中强调:要推进文化强省建设,构筑各民族共同的精神家园——要坚定不移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凝心铸魂;要牢牢掌握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加快城乡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要推进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优化布局、深化改革,推动文艺创作出人才、出精品、出效益。2022年1月21日下午,王宁主持召开全省文艺工作座谈会,强调指出: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对文艺工作作出了一系列重要论述和重要指示批示,思想深刻、内涵丰富,为我国文艺不断繁荣发展提供了根本遵循,广大文艺工作者要深入学习领会、深刻把握文艺工作的地位作用、根本立场、中心环节、灵魂价值、根本保证,坚定繁荣发展文艺事业的信心和决心,不断开创云南文艺事业新局面。他说,云南是音乐舞蹈的海洋、影视拍摄的基地、文学创作的沃土、戏剧艺术的重镇、美术摄影的天堂。多年来,云南文艺沐浴着时代的春风,涌现了一批优秀的作家艺术家,推出了一批精品力作,形成了独特的文艺风景。面向未来,要坚定文化自信、文化自觉,把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文艺工作重要论述深深根植于云岭大地,发挥好云南文化资源优势,大力推动全省文艺事业繁荣兴盛,为推动云南高质量跨越式发展提供更加强大的价值引导力、文化凝聚力、精神推动力,要聚焦文艺创作这个中心环节,着力推出更多精品力作,生动反映云岭大地的沧桑巨变,描绘新时代发展的恢宏气象。要聚焦人民文艺这个根本立场,深入生活、扎根人民,书写好云南各族人民生生不息的精神风貌,反映好云南的成就变化,着力满足人民文化需求,增强人民精神力量。要聚焦讲好中国故事,着力展现和谐美丽的云南形象,让云南故事成为中国故事的精神篇章。要聚焦守正道这个根本操守,引导文艺工作者把崇德尚艺作为一生的功课,坚守艺术理想,着力打造德艺双馨的“文艺滇军”。让我们来看一看云南文艺的蓬勃发展吧:——系列图书《党的光辉照边疆》、《边疆人民心向党》《起来》、《飘扬》、《云南脱贫攻坚纪实》,系统总结回顾党领导人民走过的光辉历程、作出的伟大贡献,取得的宝贵经验。——“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云南省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成就展到馆参观超百万人次,网上展厅参观人数超200万人次。——《百年芳华 初心传承》“圈粉”了大量年轻人,20集系列短视频《建党百年·口述云南》全网点击量超过1亿次。——纪录电影《九零后》《落地生根》,电影《顺子加油》《青年叶剑英》,纪录片《云上人家》,报告文学《独龙春风》,长篇小说《太阳转身》,话剧《张桂梅》、《农民院士》,舞剧《幸福花山》,音乐剧《阿瓦人民再唱新歌》,广播连续剧《扫雷英雄杜富国》、《征程》、《我是妈妈》、《我的老师张桂梅》,还有数量可观、质量上乘、在全国有影响力的一部部小说集、诗集、评论集、报告文学集,以文艺的力量强信心、暖人心、聚民心、鼓斗志。——野生亚洲象“北上南归”牵动着全球人的心,谱写出一幅云南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生动温暖的迷人画卷,向世界展示了中国生态故事的“云南样本”,上演“最佳国家宣传片”。——花都斗南《唱支山歌给党听》主题快闪唱响全国。COP15第一阶段会议受到2000多家国内媒体、1500多家海外媒体关注,全网阅读量逾百亿,覆盖全球200多个国家和地区。——2021年,全省规模以上文化及相关产业营业收入超500亿元,同比增长超过14%,“非遗、文物、博物馆+旅游”融合品牌打造反响强烈。——一大批老、中、青文艺家意气风发,在国内外知名度、美誉度日益提升。一大批文学、戏剧、电影、电视、音乐、舞蹈、美术、摄影、书法、曲艺、杂技以及民间文艺、群众文艺精品力作凝心聚力,影响深远,深受群众喜爱和专家好评。

我有幸生于红旗下,长在新社会。在中国这个伟大的国度里,中国共产党把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作为最高宗旨,中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实现了经济的长期持续发展和社会的长期和谐稳定。中国取得的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令我们每一位中国人自豪和骄傲,我们已经站在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最近点。党的十八大以来,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的英明领导下,解决了许多过去想解决而没有解决的难题,办成了许多过去想办而没有办成的大事。中国文艺事业也迎来了“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大好春天。我于1986年7月参加工作,到2022年2月,近36年都在村、乡、县里工作,基层的每一点发展和变化,我都有切身的感受。作为基层干部,我每天走、看、干,竭尽全力为老百姓办实事好事,夜晚读、写、想,坚持不懈地读书思考提升自己,30多年笔耕不辍,公开发表诗文近百万字。2016年经过严格筛检,我光荣地加入了中国作家协会,因为属于官员入会,要求更为严格。过硬的篇篇诗文也不断助推了我的写作水平。前几年我公开出版了诗集《与一座山喝酒》、散文集《人生山水》。近年来又陆续写了一些,至少可以集结出版一本诗集和一本散文集。我的作品大多我笔写我心,以身边的人和事来表达真情实意。以人民为师,涌出笔头的情感就像不竭的泉水,清冽而甘甜,又如春风佛面。我写亲身参与脱贫攻坚工作的《胸中有誓深于海》被评为云南省脱贫攻坚征文一等奖,书写家乡的《川街记》被评为云南日报文学奖一等奖。这几年分别在《人民日报》副刊、《人民文学》《诗刊》《中国作家》《十月》等国刊发表的诗文,有的单篇阅读量超过1万,在楚雄州文学创作史上创造了新的记录。衷心拥护“两个确立”,树牢“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是作为一名党员领导干部的政治要求和自我准则。在平凡的岗位上,开口能讲,下地能干,动手能成,运笔能写,是我对自己的一贯要求,我将笃行不怠,终身坚持。让我们再次重温习近平总书记的指示要求:“广大文艺工作者要讲品位、讲格调、讲责任,自觉遵守法律,遵循公序良俗,自觉抵制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极端个人主义,堂堂正正做人、清清白白做事。”在新征程上,践行新思想,书写新时代。

作者简介

李长平,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作品曾在《人民文学》《人民日报》《诗刊》《十月》《中国作家》等刊物发表,出版诗集《与一座山喝酒》,散文集《人生山水》,现供职于楚雄州人大常委会。

来源 滇云艺海

实习编辑 张雁溪

责编 龚怡丹

审核 李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