澜沧老达保:多措并举 内外兼修 打响“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品牌

澜沧县酒井乡勐根村老达保是《快乐拉祜》唱响的地方,也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牡帕密帕》和《拉祜族芦笙舞》的保护传承基地之一。近年来,老达保根据“文化赋能,振兴乡村”发展道路,将传统民居、民间歌舞文化与乡村旅游、文创艺术相融合,依托拉祜族摆舞、拉祜族芦笙舞、牡帕密帕等文化资源,不断探索民间文化艺术的发展,走出一条符合村情、具有特色的致富增收新路子,成为普洱文旅融合、乡村振兴发展的亮点之一。

(芦笙舞)

抓实基础设施建设,提升乡村旅游“硬实力”

老达保完整保留着拉祜族传统的杆栏式民居,澜沧县以改善民生为核心,将特色村寨建设与生态旅游、民间文化艺术保护传承等相结合,整合各类资金,修建原生态歌舞表演广场,完善村寨游览道路、景观步道等基础设施,引导群众按规划建设民居、民宿,在寨子周边种植经济林果和花木,将田园变景区、茶园变公园。


同时,提升打造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馆及芦笙坊、陀螺坊、青竹坊、艺织坊、茶吟坊、根雕坊、舂香坊、耕具坊等民族民俗农耕文化展示区,使老达保的村容村貌有了明显改善。目前,老达保村内有4家民宿客栈、10家农家乐,游客在欣赏完拉祜民间文化艺术之后,还能品尝拉祜烤肉、拉祜包烧鱼等特色美食,体验传统的杆栏式建筑民宿,感受原汁原味的拉祜族文化生活。

(陀螺坊)

(土陶体验坊)

抓实传统文化资源开发,打响“民间文化艺术之乡”品牌

2021年,老达保被文化和旅游部命名为“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申报项目:拉祜族摆舞)。依托“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称号,老达保充分发挥村民能歌善舞的优势,先后成立了“雅厄”艺术团、原生态组合“达保五兄弟”等民间文化艺术表演队伍,通过整合《摆舞》《芦笙舞》及多声部合唱无伴奏等传统舞蹈及经典歌曲,组织编排老达保《快乐拉祜》原生态实景演出,受到各地游客的欢迎。


(拉祜族摆舞)

老达保拉祜族传统民间歌舞多次受邀到国内外演出,先后登上国家大剧院、上海大剧院等舞台,参与央视《魅力12》《星光大道》《我要上春晚》等栏目录制,参加中国原生态民歌大赛、中国桑植民歌节、中国原生态民歌展演等系列文化活动,拉祜文化逐步走出云南,走出中国,走向世界。以拉祜族摆舞为基础编创的舞蹈《摆出一个春天》先后荣获云南省第四届群众文化“彩云奖”、首届云南原创舞蹈展演“最佳作品奖”,并受邀登上2022年央视春晚舞台,向全国观众展示了拉祜族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

(摆舞表演队参加庆典活动)

(扩塔节摆舞演出)

抓实产业融合发展,为乡村振兴注入活力

老达保现有国家级非遗项目2个、省级项目12个、市级项目21个,国家级非遗项目代表性传承人3人。依托丰富多元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老达保积极探索产业融合发展,将“拉祜族摆舞”“拉祜族芦笙舞”“吉他弹唱”等独具特色的民间文化艺术打造成乡村旅游“标杆”项目,不断提升“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文化内涵,丰富旅游产品,增强旅游吸引力。

(国家级非遗传承人李扎倮 、李扎戈、李石开)

(传承人给村民传授拉祜族服饰制作技艺)

随着文化品牌效应的不断提升,老达保民间艺术团的商演效益也日渐突显。截至目前,老达保快乐拉祜演艺有限公司就地演出800余场次,接待游客50余万人次,应邀外出表演近300场次,实现演出总收入近500万元。同时,充分发挥老达保村民心灵手巧的特性,建立拉祜族服饰坊、土陶坊、拉祜族竹编坊、拉祜族编织坊等非遗技艺体验区,带领游客感受拉祜族传统技艺的独特魅力,创新推出具有民族特色的文创产品,不断为乡村振兴注入新活力。

(老达保村民为游客表演拉祜族摆舞)

(村民聚在一起编织传统拉祜包)

文旅头条融媒体记者 朱正 文

澜沧县文化和旅游局 勐根村 徐俊 供图

责编 马寅瑞

审核 华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