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薪火传承——田波 田静紫陶艺术展”亮相北京

8月20日,“薪火传承——田波、田静紫陶艺术展” 在北京荣宝斋美术馆正式开展,开展首日便吸引不少游客市民前来观展。

据悉,此次展览为期4天,展出的60件建水紫陶作品由田波、田静精心挑选,展现出了建水紫陶独特的艺术文化魅力,透过展品可见千年建水紫陶的技艺传承。

云南建水紫陶是中国“四大名陶”之一。紫陶的出现不仅是建水“滇南邹鲁”、“文献名邦”千年历史名城文化底蕴的体现,更是地处华夏西南的云南在中华文明进程中的一个缩影。

自紫陶创烧以来,制泥、拉坯、装饰、烧制等一系列繁复的技艺被一代代制陶艺人薪火相传。紫陶独有的传统工艺,与中国优秀的书画艺术、生活艺术相融合,使其拥有了更加丰盈的文化内涵和艺术语言。

(建水紫陶展品-铁线描花卉蒜头瓶)

(建水紫陶展品-梅花洗)

作为历史文化的产物,紫陶历经了宋、元、明、清近千年的瓷陶双轨历史积淀与变迁。其传承与发展,不仅是对一件件美器的强调,还是一代代建水人民对生活的感悟,更是传统的思维方式、活态文化基因和文化形态,随着年代的推移,在与当下社会活动的互动、融合中的继承、提炼与发扬。

云南建水紫陶非遗传承人田静在接受采访时表示,“此次展出对于传播紫陶文化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这不仅是紫陶作品首次以艺术展览的形式在京举办,更是荣宝斋三个世纪以来第一次与紫陶握手。我希望这一非物质文化遗产能被更多人所认识和了解。”

【相关阅读】人物简介

田静,1977生于云南省建水县,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建水紫陶烧制技艺省级代表性传承人。从事建水紫陶非遗手工技艺的传承与保护工作,至今已有二十余年,熟练掌握非物质文化遗产建水紫陶烧制技艺项目,尤其在制壶技艺上有较高的造诣。

建水紫陶在制壶技艺上曾有所断代,田静通过长期挖掘整理传统技艺,反复试验,攻克泥料收缩比的同时,创新流、纽、把的成型手工技艺,在传统样式基础上,创新百余种造型,逐渐形成了建水紫陶独具一格的艺术风格。田静长期致力于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建水紫陶烧制技艺的传承与保护,挖掘建水紫陶传统技艺,整理出淘泥十二道工序,成型七十二道工序,烧制二十四道工序,共计一百零八道工序的主要理论依据,为传承技艺提供了理论基础和实践保障。

田波,1973年生于云南省建水县,紫陶行业的青年艺术家,擅长传统泥料的配比及应用,造型设计,装饰设计,特别在传统柴窑烧制技艺的传承上颇有建树,在传承正红、正紫传统窑变的基础上,开创金色、紫金、铁线、网片火痕等多种窑变,烧制的作品,窑变丰富,古朴典雅,具有很强的艺术性。参与多项国家级建水紫陶认证发起及论证,作品多次荣获国家级,省级各类奖项,并代表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在国际上多次展出。

来源  中国网

责编  谢同希

审核  张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