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洱14项拟入选!2022年云南省首届“非遗伴手礼”评选入选作品名单正在公示

文旅头条讯(融媒体记者 朱正 文)日前,云南省文化和旅游厅发布了《关于2022年云南省首届“非遗伴手礼”评选入选作品名单的公示》,经专家评选出“非遗伴手礼”优秀入选作品73件(套),“非遗伴手礼”入选作品236件(套)。其中,普洱市5件(套)作品拟入选“非遗伴手礼”优秀作品名单,9件(套)作品拟入选“非遗伴手礼”作品名单。

(傣锦茶席)

普洱5项作品拟入选优秀“非遗伴手礼”名单

优秀日用伴手礼(1项)

作品名称:“象脚鼓饰品”

非遗项目:傣族象脚鼓制作技艺

传承人:谢文平

伴手礼特点:景谷“象脚鼓”的缩小版,色彩缤纷夺目,吸取佛寺建筑描金画法和金水漏印技艺精华,同时参照普洱多个民族的服饰色彩和织锦图案,具有浓郁的地方特色。


优秀健康伴手礼(2项)

作品名称:“三餐茶”

非遗项目:普洱茶·贡茶制作技艺

传承人:李明泽

伴手礼特点:根据人体生理特征,采用普洱茶原料研制三餐茶产品,让品茶人精力充沛,舒适安逸,是居家休闲和礼尚往来的自然绿色生态佳品。


作品名称:“太和甜茶”

非遗项目:镇沅太和甜茶

传承人:段苹

伴手礼特点:镇沅千家寨爷号普洱茶“打笋山四爷茶区”的品牌代表,是太和人在长期生活实践中,结合地方茶资源、民族文化、气候特征而独创的茶,兼具红茶的甜及普洱茶的香。


优秀食味伴手礼(2项)

作品名称:“唱片茶”

非遗项目:普洱茶制作技艺

推出单位:普洱非遗客厅

伴手礼特点:云南第一款“会唱歌的普洱茶”,从黑胶唱片中获取设计灵感,突破普洱茶包装传统印象,配合NFC技术,消费者可溯源茶叶生产信息,一边听民歌,一边品香茗。


作品名称:“紫米封缸酒”

非遗项目:紫米封缸酒制作技艺

传承人:李忠富、罗万忠

伴手礼特点:选用优质墨江紫米为原料,采用浸泡、蒸煮、吹凉、下曲、发酵、灭菌、窖藏陈化等多道酿造工艺,含有多种人体所需要的氨基酸,酒香浓郁、口感醇厚。

普洱9项作品拟入选“非遗伴手礼”名单

日用伴手礼(7项)

作品名称:揽茗入宴茶泡、茶韵、祥壶等

非遗项目:银器制作技艺

传承人:向彦铭

伴手礼特点:通过极具普洱地域文化的银器制作技艺,将普洱茶和银器养身特点融在一起,诠释古普洱府一段品饮香茗的高雅茶俗。

(揽茗入宴茶泡)

(祥壶)

作品名称:“佤族香包”

非遗项目:佤族织锦

传承人:李宪兰

伴手礼特点:以佤族织锦技艺为核心,采用天然棉、薰衣草、佤族野生芦谷等材料制成,造型精致美观,便于携带,具有驱蚊、镇静安神等功效。


作品名称:“化妆镜”

非遗项目:佤族织锦

传承人:廖静文

伴手礼特点:造型轻盈小巧,外表以精致的布艺刺绣点缀,给人以高雅、别致之感,让非遗文化“活”了起来。


作品名称:“佤族服装(女)”

非遗项目:佤族织锦

传承人:娜荣

伴手礼特点:独特的色彩和纹式构成了极具民族风情的佤族服饰,是佤族鲜明的文化符号。

(李振宇 摄)

作品名称:“傣锦茶席”

非遗项目:傣族织锦技艺

推出单位:普洱非遗客厅

伴手礼特点:由匠人手工织造而成,织工精巧,图案别致,色彩艳丽,坚牢耐用,将饮茶与傣族织锦巧妙融合为一体,体现出少数民族的生活美学。


作品名称:滇戏瓦猫冰箱贴

非遗项目:滇剧

推出单位:普洱非遗客厅

伴手礼特点:瓦猫和滇剧均广泛流行于云南各个地区,滇戏瓦猫冰箱贴将瓦猫IP拟人化,与滇戏角色融合,分别为武生、武旦、青衣、老生、丑角五种款式,具有独特的艺术个性。


作品名称:黑陶人文茶具、黑陶小象

非遗项目:黑陶制作技艺

推出单位:普洱非遗客厅

伴手礼特点:整套茶具由黑陶茶器、黑陶摆件组成。采用“柴烧封窑、熏烟渗碳”的古法工艺,形成源于天然的黑陶之美,黑陶茶具泡出来的茶更加顺滑甜润。

(黑陶人文茶具)

(黑陶手捏小象)

健康伴手礼(2项)

作品名称:团茶礼盒

非遗项目:团茶制作技艺

传承人:李明

伴手礼特点:团茶制作技艺制成的普洱茶后期转化香气更加纯浓、口感更加醇厚,香高韵扬,馥郁悠长。团茶系列产品均可收藏、赠送敬重之人。


(团茶制作技艺 普洱市非遗中心供图)

作品名称:水之灵饼茶

非遗项目:水之灵古茶制作技艺

传承人:李泓应

伴手礼特点:采用古树茶春茶鲜叶为原料,茶叶芽头饱满、条索肥壮显毫,汤色金黄透亮,生津甘甜、韵味无穷,为普洱茶中饮用、收藏之精品。


普洱市文化和旅游局、普洱非遗客厅、各非遗传承人供图

责编 王楚云

审核 李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