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知道吗?残疾也可以预防!

我国有约8500万残疾人

他们或许看不见

或许听不见

或许行动不便

……

多给予他们一些帮助和理解

一个鼓励的眼神

一句温暖的话语

都能给他们带来温暖




今天是第六个

全国残疾预防日

主题是

“普及残疾预防知识 建设健康中国”



残疾风险伴随着每个人

先天获得、慢性病缠身

精神疾病、意外伤害等

残疾预防与个人健康、家庭幸福

经济社会健康发展息息相关

而采取适当措施

可以有效预防多数残疾的发生

提高全社会残疾风险综合防控能力

有效控制和减少残疾发生

从2017年起

每年8月25日被设立为

“全国残疾预防日”

关于残疾预防

这些知识需要了解

↓↓↓

什么是残疾预防?

残疾预防是指在了解致残原因的基础上,积极采取各种有效措施、途径,防止、控制或延迟残疾的发生。

残疾预防的内容有哪些?

残疾预防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1、一级预防,即通过免疫接种、预防性咨询及指导、预防性保健、避免引发伤病的危险因素或危险源、实行健康的生活方式、提倡合理行为及精神卫生、安全防护照顾等措施,预防致残性伤害和残疾的发生。

2、二级预防,即通过残疾早期筛查、定期健康检查、控制危险因素、改变不良生活方式、早期医疗干预、早期康复治疗等措施防止伤害后出现残疾。

3、三级预防,即通过康复功能训练、假肢矫形器及辅助器具使用、康复咨询、支持性医疗及护理、必要的矫形替代性及补偿性手术等措施,防止残疾后出现残障。

残疾分为哪几类?

视力残疾、听力残疾、言语残疾、智力残疾、肢体残疾、精神残疾、多重残疾。

我们身边主要的致残原因有哪些?

我们身边常见的致残原因有三大类:遗传和发育因素;环境和行为因素;伤害与疾病因素。这三类因素交叉作用,造成残疾。

预防残疾

可以从小抓起

更可以从每个人的健康生活抓起!

一起来了解

↓↓↓











近年来

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残疾预防工作

实施了一系列政策措施

出生缺陷和发育障碍、疾病、伤害等

主要致残因素得到有效控制

做好残疾预防

对于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

提高全民族健康素质

促进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具有重大意义


今年初

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

《国家残疾预防行动计划

(2021—2025年)》

对进一步加强残疾预防

有效减少和控制残疾发生、发展

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

作出部署


今年4月

云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了

《云南省残疾预防行动计划(2021—2025年)》

(以下简称《行动计划》)

对云南省进一步加强残疾预防

有效减少和控制残疾发生、发展

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

作出部署

《行动计划》针对云南省残疾预防工作存在的突出困难和问题,从总体要求、主要行动、保障措施等三个方面提出了明确要求,涉及五个领域25项指标,其中“婚前医学检查率”“产前筛查率”“新生儿听力筛查率”“3岁以下儿童系统管理率”等4项指标高于国家标准,其余21项指标与国家标准持平。

从出生到年老

残疾风险伴随生命每一个阶段

残疾预防是事关全人群全生命周期的大事

与个人健康、家庭幸福、经济社会健康发展

息息相关

希望全社会一起关注残疾预防

普及残疾预防知识

增强残疾预防意识

让我们的生活更加幸福美好

来源 云南发布

责编 龚怡丹

审核 李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