丽江这十年|湖泊保护与发展共赢 坚决守护好美丽泸沽湖一湾净水

8月25日,“丽江这十年”系列新闻发布会的第18场(宁蒗县专场)发布会举行。发布会现场,丽江泸沽湖管理局党工委常务副书记、局长卢兴华介绍在“湖泊革命”攻坚战中,宁蒗县委、县人民政府和泸沽湖管理局严格把牢生态保护“红线”,坚决守住环境安全“底线”,坚持治点源与治面源、治一湖与治流域、治标与治本相结合,累计投入15.7亿元,实施一级保护区生态搬迁、环湖截污、垃圾减量化处理、智慧监管、湖滨生态带建设等一大批保护治理项目,实现了湖泊保护与发展共赢,水质稳定保持国家地表水Ι类,先后殊荣“中国十大最佳生态文化旅游景区”“中国十大生态名湖”等,2022年1月被生态环境部评为全国“美丽河湖”优秀典型案例。

(徐俊 摄)

记者从发布会现场获悉,十年来,泸沽湖坚持“九不九力”奋楫争先,不断深化“革命之举”促进保护治理。坚持“多规合一”,出台《云南泸沽湖保护治理规划》《丽江市宁蒗县泸沽湖流域控制性环境总体规划(2016—2030年)》《云南泸沽湖省级自然保护区总体规划(2020—2029年)》《泸沽湖“两线”划定方案》《泸沽湖“三区”管控实施细则》逐步实现了有法可依、有规可控、有章可循。布局不乱,围绕“两线三区”再续力。

建成64公里的污水收集管网、20座污水提升泵站、两座污水处理厂和垃圾减量化处理项目,实现沿湖村落污水管网全覆盖,污水排放达一级A标;系统治理入湖河道和山水沟渠,确保入湖水质达标。治理沿岸水土流失面积13.5平方公里,建设湖滨带植被55.5公顷,实现湖岸青山映碧水,平湖美景入画来。重心不移,强化“截污减排”再加力。

(徐俊 摄)

依法拆除沿湖17处亲水平台和6个码头并恢复自然形态,回填鱼塘29个共48.8亩,拆除临湖80米生态红线范围内180户民居客栈建筑和“一户多宅”73户、私搭乱建95处,拆除建筑面积14.25万平方米,减少占地面积9.37万平方米;流转湖滨生态红线内1122亩土地和水源地1540亩林地、1345亩一般性耕地,实施土地休耕和生态修复。基调不变,抓好“拆迁还湖”再发力。

制定实施《泸沽湖保护十个严禁》《泸沽湖流域负面清单》等,建成6座泸沽湖水质自动监测站、1套空气环境监测、119路景区平安建设及交通视频监控,建成泸沽湖环保所并投入使用,启动实施智慧泸沽湖项目并挂牌运行湖泊研究中心,为系统治理提供有力支撑。主线不偏,突出“系统治湖”再着力。

按《泸沽湖水生态环境治理“十三五”规划》,17个项目投资6.789亿元,现已全部完工,完工率100%。全力推进24个保护治理重点项目投资93亿元,现已建成污水处理厂提标改造、泸沽湖自来水厂一期、垃圾减量化处理、永宁片区污水收集处理系统等9个项目。建设不拖,实施“生态修复”再使力。

坚决走出围湖开发误区,积极推进“控湖转坝”战略。正在建设智慧泸沽湖管理中心、机场至永宁二级公路及摩梭小镇二期摩梭宫演艺、英迪格、希尔顿欢朋酒店等项目;创建5A级旅游景区景观质量通过省级评价,已上报国家文旅部请求评审。方向不改,注重“功能疏解”再聚力。

严格落实党政同责、一岗双责,抓好各级督察反馈问题整改。2021年省河湖长制管理信息系统九湖督察整改中涉及泸沽湖51个问题117条措施,已完成整改并销号;中央第二轮环保督察涉及泸沽湖5个问题,已完成整改2个,3个按时序正推进;省委高原湖泊保护治理机动巡视“回头看”涉及泸沽湖13个问题,已完成整改并销号;2022年省河湖长制管理信息系统九湖督察整改中涉及泸沽湖75个问题178条措施,已完成整改72个问题173条措施,3个问题5条措施按时序正推进。措施不软,落实“问题整改”再用力。

(泸沽湖保护管理局 供图)

制定出台并贯彻执行《丽江市泸沽湖保护条例》及其实施细则,强化执法监管。整合治安、交警、森警,成立泸沽湖派出所,建立以警务信息互通、边界联防互动等为主要内容的滇川涉湖跨县联控机制,提升综合管控能力。执法不松,严格“依法治湖”再注力。

坚持五级河(湖)长共同发力,织密织牢管理组织和责任落实体系;推进落实《川滇两省共同保护治理泸沽湖“1+3”方案》,建立联席会议制度,开展联合执法和巡湖,坚持联动共治共管;实行处级领导包村负责制,调动群众、商户、游客等各方力量,构建“政府+群众+商户”全民护湖机制,保护治理不断深入人心。共治不虚,推动“共管共治”再合力。

据悉,接下来,宁蒗县委、县人民政府和泸沽湖管理还将进一步树牢“第一是保护、第二是保护、第三仍然是保护”的意识,坚决扛起高原湖泊保护治理政治责任,“退、减、调、治、管”多管齐下,以更大的力度、更实的举措、更严的要求打好打赢“湖泊革命”攻坚战,坚决守护好美丽泸沽湖一湾净水。

文旅头条融媒体记者 海莱阿芝 文/图

责编 王楚云

审核 李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