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文旅这十年 | 云南博物馆缘何成为热门打卡热点


编者按: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文化和旅游产业高速发展,良好的发展局面给广大群众带来了切切实实的幸福感和获得感。作为旅游大省的云南,依托深厚的文化底蕴,多元的民俗风情,高效的硬件和软件建设,十年来,云南文旅也在发生着多样性的变化,旅游市场秩序不断规范,文旅融合不断深入推进,全域旅游不断升级,科技赋能的文旅新业态、新产品给人们带来更多新的旅行体验,文旅行业服务质量的提升给云南文旅带来了许多赞誉。这十年,是云南文旅人勤奋进取的十年,是值得记录的十年。在此背景下,文旅头条新闻网推出“云南文旅这十年”专题报道,聚焦云南文旅这十年的发展,遇见云南文旅在奋进中未来可期的“模样”!

(牛虎铜案)

博物馆是保护和传承人类文明的重要殿堂,是连接过去、现在、未来的桥梁。党的十八大以来,云南博物馆事业不断发展。

自带“文化流量”的云南博物馆,成为云南文化和旅游的热门打卡地,吸引着越来越多的市民游客走进这些汇集着云南历史文化瑰宝的殿堂,感受深厚的云南历史文脉,了解过去,展望未来。

以点带面 博物馆群加快建设

2015年5月18日,历经6年建设的云南省博物馆新馆正式和观众见面。深铜色的建筑外形创意,源自云南传统民居“一颗印”式方形建筑和云南石林风化后的体态特征。新建成的省博物馆功能齐全、设施完备,集传统与现代于一身,融民族与时尚为一体,洋溢着云南自然及历史风采,呈现出厚重与典雅的风采。

(云南省博物馆)

像省博物馆这样新建成的博物馆,还有云南文苑、澄江化石地世界自然遗产博物馆等。这些博物馆以点带面,串联名人故居、旅游景点形成博物馆群。

(云南陆军讲武堂历史博物馆)

“一池翠湖水,半部昆明史。”在翠湖周边,聚集着云南陆军讲武堂历史博物馆、云南起义纪念馆、云南解放纪念馆、云南典籍博物馆、朱德旧居纪念馆、云南大学历史博物馆、西南联大博物馆、抗战胜利纪念堂博物馆、聂耳故居纪念馆等博物馆以及名人故居。翠湖片区近现代博物馆群落串联着昆明近现代历史文脉,展示着昆明历史文化名城的深厚人文底蕴。

(云南典籍博物馆)

在昆明盘龙区也有一个博物馆群,那里是“西南联大历史迷们”必打卡的地方。龙头街近现代名人博物馆群落聚集着梁思成、林徽因夫妇及闻一多、朱自清等名人的旧居,有“龙泉记忆”村史馆、国立艺专历史陈列馆、瓦猫博物馆等小而美、小而精的博物馆。

(聂耳故居纪念馆)

在官渡古镇,官渡古镇民俗博物馆群则依托云南省博物馆、云南文苑的龙头带动作用,在古镇内围绕昆明乃至全省民族民间传统文化、民间收藏和文化创意产品推进博物馆项目建设工作。

(云南解放纪念馆

昆明市博物馆馆长陈浩表示,十年来,昆明推进博物馆之城建设,建设博物馆群落,基本形成类型丰富、主体多元的现代博物馆体系。同时,行业博物馆以及天文、地质、动植物等自然博物馆在昆明多元发展、齐头并进。

(云南铁路博物馆)

据悉,“十三五”期间,云南大力开展博物馆群落建设。全省新增备案博物馆、纪念馆53个,博物馆数量在全国排名上升至第13位。截至2022年4月,全省有省级备案博物馆181家,其中:国有文化文物系统122家,国有行业系统23家,非国有博物馆36家。基本形成以国有博物馆为主体、专题和非国有博物馆为补充、遍及全省各地的博物馆发展格局。

以文化人 博物馆不断促进文化研究和传播

十年来,云南不断建设和发展博物馆,博物馆越来越多的同时,如何让博物馆里的文物活起来,也成为云南省各级各类博物馆一直在探索和实践的重要工作。

云南省博物馆副馆长韦坚说:“2011至2021年的十年,是云南省博物馆取得长足进步且硕果累累的十年。”

(云南省博物馆“云南历史文明陈列”展览)

省博物馆的“云南历史文明陈列”六大展览,叙述了从远古文明直至云南和平解放的历史发展进程,以文物为引领,全面系统展示云南人民在红土高原创造的厚重历史与辉煌文明。与此同时,省博物馆还不定期推出精彩特展,向观众展示着世界一流的文化艺术精品。

(观众参观云南省博物馆)

从2011年省博物馆与法国自然历史博物馆合办的《深海奇珍》自然科普展开始,省博物馆每年都会引进高质量、高水平的外展,如:2017年的“神秘非洲——中非珍稀面具艺术展”“永恒之城——古罗马的辉煌特展”,2018年的“从学院到沙龙——法国国家造型艺术中心、巴黎国立高等美术学院珍藏展”,2019年的“穆夏——新艺术运动先锋特展”、“法兰西的雄鹰——拿破仑文物(中国)巡回展览”,2021年的“琥珀——波兰民族文化之魂展”,为观众奉献了多彩的文化盛宴。

(云南省博物馆“法兰西的雄鹰——拿破仑文物(中国)巡回展览”)

此外,省博物馆还选送馆藏文物参加国家文物局、法国文化与新闻部主办的“汉风——中国汉代文物展”(2014)、纽约大都会博物馆和国家文物局联合举办的“帝国时代——秦汉文明展”(2017)、中日双方举办的“三国志”展览(2017-2019),云南文物受到国际观众的广泛好评。

(昆明市博物馆)

省博物馆作为重要的文化交流窗口,在举办高质量、高水平展览方面,为观众带来一场场文化盛宴。

昆明市博物馆则结合自身定位,一边积极改造原有场馆、布置新展,一边为各行各业大众提供办展机会和舞台,让博物馆更接地气、让文化更有生气。

(昆明市博物馆“古滇探幽——滇国 滇人 滇文化”青铜精品展 )

据陈浩介绍,“博物馆”一词由希腊文的“缪斯”一词演变而来。缘起于希腊神话中的缪斯女神,她们分别包括了文学、艺术、音乐、戏剧、天文、历史等诸神,博物馆作为缪斯的神庙,本就是文化多元的殿堂。因此博物馆不仅收藏、展示文物,更要促进文化研究和传播。

(昆明市博物馆“滇池沧桑——藏在石头里的昆明”展览)

昆明市博物馆一年完成一项新展览展陈工作,2021年,推出“古滇探幽——滇国 滇人 滇文化”青铜精品展。2022年,推出“滇池沧桑——藏在石头里的昆明”展览。同时,昆明市博物馆把各行各业的优秀成果引进博物馆展示,推出临时展览,成为全国举办临展最多的博物馆之一。

文旅融合 博物馆成为公众文化休闲的重要空间

这个暑期,许多家长带着孩子到澄江化石地世界自然遗产博物馆内参观研学,探索生物多样性起源和演化的历史印记,让该博物馆更火了。

(澄江化石地世界自然遗产博物馆)

玉溪市文化和旅游局副局长、文物局局长陈泰敏介绍说,十年来,玉溪博物馆高质量发展态势逐步形成。玉溪围绕澄江化石、李家山青铜文化、聂耳与国歌等知名文化品牌在建和新建了一批高质量的博物馆。其中,澄江化石地自然遗产博物馆基本陈列荣获第十九届全国博物馆十大精品陈列展览精品奖,荣获2021年度新时代博物馆百大陈列展览精品奖。博物馆还是4A景区、是全国青少年教育基地。今年7月,又被命名为全国中小学生研学实践教育基地。

(澄江化石地世界自然遗产博物馆开展的考古研学活动)

澄江化石地自然遗产博物馆取得众多荣誉、吸引众多游客前来打卡的原因,陈泰敏认为是:澄江化石科学价值高,是有个性、有特色的世界级资源,利于讲好生物多样性、构建地球生命共同体的云南故事,切合当下热点议题,受到公众和媒体的关注。同时,博物馆采用VR、AR等多媒体数字技术,让5亿多年前的澄江生物群“活起来”“动起来”,栩栩如生地展示在游客眼前。游客在博物馆能接受自然教育,还可以进行深度考古研学,文旅融合使遗产活了起来,留住了游客。

(澄江化石地世界自然遗产博物馆多媒体数字技术让化石“活起来”)

“让文化遗产活起来,做到‘有人管,在利用,出效益’,文旅融合是必由之路,也是当下博物馆发展的重要理念。”陈泰敏说,“未来,玉溪将秉承这样的理念推进博物馆群建设。加强对文物价值的解读,创新表达方式,让文物会说话。”


(云南省博物馆大鹏金翅鸟文创雪糕)

在云南省博物馆,有以红军手榴弹、大鹏金翅鸟为原形设计的文创雪糕,有印制着《樱花盛开》《瞭望草海》《西山龙门》《翠湖晨曦》四幅油画作品的“廖新学·昆明”系列文创笔记本,还有可现场体验的博物馆实景剧本杀——古滇寻迹。这些文创产品不仅使文物变得亲民,还俘获了年轻人的心,让他们去探寻文物背后的历史。


(云南省博物馆“廖新学·昆明”系列文创笔记本)

韦坚表示,旅游发展促进了博物馆发展,博物馆发展也为旅游发展赋能增效。近年来,云南省各级各类博物馆充分挖掘文化精髓,紧跟时代步伐、回应需求热点,适应新形势,辅以新创意、新技术,开发具体有形、易于传播的特色文创,积极与教育资源相统合,通过青少年教育、流动巡展、游学研学等途径,推动了博物馆与旅游业的深度融合。

(云南省博物馆红军手榴弹文创雪糕)

“十四五”时期,云南将立足博物馆群资源特色,结合博物馆藏品陈列展示、科普教育、会议培训等,培育打造博物馆旅游新产品,并通过数字博物馆、虚拟旅游等方式拓展受众群体,扩大博物馆旅游发展空间。未来,云南博物馆事业将迎来更好发展,将不断满足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需求。

文旅头条融媒体记者 李航 王艳华 通讯员 叶之声 文孙兵、张睿纹、张永强、李航、云南省博物馆、澄江化石地自然遗产博物馆 图责编 童文文审核 李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