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4日—15日第九届亚洲微电影艺术节系列活动在临沧举办。本届亚微节紧扣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时间节点,唱响主旋律;“强力之夜”年度盛典以“临沧情·光影世界中国梦·感党恩·迎盛会·奋进新征程”为主题,整台晚会创意新颖、设计精巧,讴歌新时代,奏响华丽乐章。
主会场分会场同频共振,名人“代言”,凸显临沧魅力
颁奖晚会抽调237名演职员精心编排《清澈的信仰》《英雄父子》《西代勐共产党》等节目舞台炫酷、灯光璀璨、音效震撼,并有机融入现代舞美科技元素,盛况空前。在显要位置安装公益广告1000多面,活动场所和主街道安装宣传广告700多条(幅)营造浓厚节会氛围。“主会场+分会场”同频共振,同向发力。为压缩规模、有效分流人员,加强晚会互动性和观赏性,采取主会场和分会场互动的形式,在临沧体育运动中心体育馆设“金海棠奖”年度盛典主会场,在沧源自治县班洪乡下班坝村设分会场,通过主会场与分会场视频切换的形式,在不同的地点为广大网民、嘉宾奉献一台精彩纷呈的文化大餐。
突出专精特新,提升影响力。为严防大规模人群聚集,杜绝各类安全事故发生,本届亚微节大幅压缩了人员、时间和项目,文化活动从第八届的16项压缩至11项,邀请嘉宾和影视艺术家从第八届1200多人压缩到500多人,参加开幕式人员压缩至300多人,“强力之夜”年度盛典人员压缩至700多人,减少了颁奖环节。特别是借助新媒体传播快、覆盖面广的优势,多角度、多频次宣传推介亚微节,进一步扩大了亚微节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发挥名人效应,助力文旅发展。亚微节期间聘请马德华、乌兰图雅、郑子、岳红、赵保乐5位艺术家为“临沧市荣誉市民”,聘请王玲玲、刘思伟、李春来、赵越、陶慧敏、戚慧6位艺术家为“临沧旅游形象大使”,聘请宗平、马少骅、佟凡、郭广平、寇振海、李黎、齐克建、张宏8位艺术家为8个乡村旅游品牌村的“名誉村长”。同步开展影视明星、获奖嘉宾拍摄短视频代言宣传美丽乡村活动,组织50多名影视明星深入临翔区昔归村开展影视明星美丽乡村体验打卡活动,合力打造乡旅游品牌村,树立临沧乡村旅游新标杆。
聚焦微电影,发布白皮书。为扩大国际影响,提升亚微节品牌影响力,发布年度微电影行业发展白皮书,白皮书全景式地展示微电影行业最新的发展特征和发展趋势,全方位、多角度呈现亚洲微电影的新生态,助力微电影产业实现“由大到强”的跨越式发展。
增强文化自信,打造文旅品牌,凸显国际影响
邀请嘉宾更具代表性。本届微电影艺术节大幅压缩了人员,嘉宾的邀请更有针对性和代表性,邀请居住国内的外国驻昆总领馆官员、居住国内的海外社团、协会、影视制作机构、影视明星、企业商会负责人500多人。应邀外宾有缅甸、泰国、马来西亚、柬埔寨、越南五国驻昆明总领事馆官员10人。期间,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分别会见了缅甸驻昆明总领事吴多达昂、泰王国驻昆明总领事馆总领事孟功、马来西亚驻昆明总领事馆总领事法依萨一行,就共建新通道、共享新机遇、共谋大发展,不断扩大双边经贸往来和文化交流,共同强化双方疫情防控合作,进一步巩固双方睦邻友好关系,全力推动在大通道建设、文化旅游、经贸等事项进行会谈。
参评作品更具国际性。亚微节已成为亚洲最具影响力的微电影艺术盛会 ,在增进亚洲国家之间的文化交流 ,规范和引领全国微电影事业和产业的健康发展的同时,推动临沧影视事业和产业快速发展。本届亚微节各国参评作品只增不减,共收到参赛作品5327部,覆盖了全国各省(区、市)电视台、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中央新影集团等共100多家单位,其中国外作品40余部,分别来自加拿大、伊朗、摩尔多瓦共和国、西班牙、乌克兰等,较上一届增加了308部,参与度不断提高,进一步体现了亚微节的国际性。
奖项评选上更具权威性。中国电视艺术家协会和中央新影集团组织专家对所征集的作品分别进行了初评推选,突出微电影的政治性、原创性、故事性、专业性,从5327部作品中评选出236部作品入围各单项奖。临沧市筹委会办公室成立复核审查工作组对236部获奖作品逐 一复核审查,提出修改意见。通过修改完善,最终评选出最佳作品奖40部,“金海棠奖”获奖率压缩至0.75%,不断提升奖项权威性和认可度。
彰显临沧特色,展示临沧精彩,凸显群众参与
热闹不停,文化活动亮点频出丰富多彩。设立“平安中国”“中国能源”“中国税收”等单元主题和影视明星媒体见面会暨名誉村长访谈、年度微电影行业发展白皮书新闻发布会暨微电影讲座、“强力之夜”年度盛典、坚果文化活动、美食商贸活动、光影秀主题活动等一系列丰富多彩活动地开展,实实在在地满足了群众文化需求,增强了群众文化获得感。同时,编排《佤山少年》《滇红之恋》等一批具有浓郁临沧特色的文艺节目,以群众喜闻乐见的文艺形式进行展示。
共同传承,推动陶瓷产业高质量发展。柴烧节以“柴烧溯源·茶陶鼎新”为主题,邀请34名全国工艺美术大师以陶为媒,以陶为引,与本土制陶艺人围绕“柴烧如何传承与创新,如何更好与市场接轨,如何共创美好、融合发展”等议题开展深度交流和现场创作表演,推动临翔陶瓷产业高质量跨越发展,让临翔陶瓷文化走出临翔、走向全国、走向世界。
炫光来袭,主题城市光影秀点亮全城。此次光影秀以“秘境临沧·亚微之光”为主题,以灯光科技文化为主线,利用大量节能的霓虹灯组点缀主场地,形成美丽的光影景观,通过视觉、听觉、触觉三位一体的方式,以建筑光影动画、临沧自然人文风光主题光影秀、亚洲微电影艺术节主题光影秀、百年回望二十大主题光影秀四个篇章,光影秀使用8台投影仪横向拼接和16台3万至4万流明工程投影机、100台光束灯、16个音响通道来渲染不同的现场气氛,炫彩奇幻的灯光秀吸引广大市民纷纷驻足拍照留念。
助力亚微,推进社会投入市场运作。本届亚微节相关活动投入资金1400多万元,以项目经费和市场化运作方式解决,引导社会力量广泛参与文化建设,坚持“政府主导、市场运作、企业参与”的原则,降低门槛,鼓励企业、个人积极参与,探索市场化运作模式。采取发放邀请函、召开推介会等方式,与强力集团、顺宁府酒业、临沧源茶茶业有限公司、临沧燕语茶业有限公司等12家企业达成总冠名招商、赞助招商、广告招商,共筹措办节经费(物资)138.7万元。采取市场化运作方式搭建美食商贸活动摊位188个,弥补了办节经费不足问题。
打通线上线下,覆盖更广范围,凸显网上优势
矩阵联动,线上线下同发力。努力克服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发挥网络媒体优势,邀请39家中央驻滇媒体、省级媒 体、网络及新媒体,利用网站、微博、微信公众号、客户端、抖音、快手等媒体矩阵,实现多平台传播、多角度展示本届亚微节。精心策划人民网、新华网、新浪网、上海崇明 APP、七彩云端、云南云、云南网、“临沧融媒”抖音号、临沧新闻网 等媒体平台进行直播,直播累计观看量800万+,人民网云南频道微博话题#亚洲微电影艺术节#本次活动阅读量达1亿+、累计阅读量2.2亿+,“云南发布”、新浪微博等平台也开设话题,云南广播电视台娱乐频道播出“强力之夜”年度盛典,为广大网民呈现了一台线上文化盛宴。
联网全域,“朋友圈”越来越广。本届亚微节期间人民日报社、新华社、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中国日报、缅文《吉祥》杂志等39家媒体记者深 入临沧采访,全方位多角度对电影节进行宣传报道,发布原创稿件100多条,引发各类媒体转发转载,“第九届亚洲微电影艺术节”百度搜索相关链接超过65万条;临沧融媒体新闻社各平台开设“大美临沧·微影有约”专栏,并策划推出“数说亚洲微电影艺术节”“光影里的‘临沧十年’”“光影同行 向未来出发”等主题报道,“临沧融媒”App、“七彩云·大美临沧”新媒体平台对亚微节开幕式、明星见面会、“强力之夜”年度盛典等进行直播,点击量累计达到100万+;短视频《世界佤乡星光璀璨金色海棠绚丽绽放 第九届亚洲微电影艺术节风采——演员焦俊艳 张丹峰》播放量达40.5w+,用心用情讲述亚微节十年故事,让亚微之光更加璀璨夺目,让金海棠更加绚丽多彩,让微电影之城临沧更具魅力,被市外主流媒体转载使用,临沧和亚微节知名度得到进一步提升。
开通官网,覆盖全球。开通亚洲微电影艺术节官方网站,作为亚微节信息发布的主渠道,第一时间为社会各界发布亚微节各类新闻信息,已成为本届亚微节宣传渠道的主阵地,全面细致地报道亚微节的动态新闻与各类资讯,点击率10多万人次。
打造“临沧坚果”,培育千亿产业,凸显绿色发展
立足“临沧模式”打造“临沧坚果”品牌。以“绿美·优质·发展”为主题,组织开展了由企业、合作社、农户参加的开采活动,镇康县在活动中组织开展了采果、脱壳比赛和坚果王评选等活动。中央驻滇媒体、省级媒体、网络及新媒体,利用网站、微博、微信公众号、客户端、抖音、快手等媒体进行了广泛宣传,并深入双江开采现场进行了采访报道。组织市内坚果生产企业在星光夜市、临沧优品体验馆开展产品展示展销、全核桃宴和明星茶歇室产品体验。临沧工投顺宁坚果开发有限责任公司、临沧红银坚果开发有限公司、云南紫江食品有限公司、云南一叶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等16家企业,对临沧坚果、核桃系列产品进行了展示展销,并与京东集团合作,组织企业参与京东农特产品购物节,利用视频对产品进行全面宣传,临沧坚果已成为临沧高原特色产业发展的“主打树”“品牌树”“摇钱树”“生态树”。
立足“临沧优势”壮大临沧茶产业。为提高“天下茶尊”滇红之都的知名度,举办临翔茶马古镇古风市集美食文化活动、“茶旅融合促发展·茶韵飘香话临沧”文化遗产展示活动,以茶产业介绍、茶叶伴手礼销售、茶艺茶道文化展示、茶俗茶礼活动展示、茶旅融合线路推介、进一步推进茶文化、茶产业、茶科技“三茶统筹”,促进茶叶产业高质量跨越发展,扩大临茶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立足“临沧特点”推介临沧特色美食。为促进疫情后的经济复苏,展示临沧独具特色的民族美食文化,以民族饮食文化、民族音乐演唱、群众文艺展演、绿色美食品鉴、县(区)绿 色食材展示、澜沧江啤酒狂欢和“食药同源”临沧十大绿色健康美食评选、“临沧十大特色名小吃”评选、千人品鉴绿色美食“黄精炖乌鸡”、“秋思寄月”万人共品月饼等美食商贸活动。通过旅游产品、文创产品、民族服饰展示展销、土特产、古风街区情节体验等活动的开展,着力打造高品位、有特色的临沧美食,更好的展现临沧绿色美食品牌文化,让人民群众体验多元文化生活,参加美食消费的各地宾客超过 15万人次,共同营造用生态食材做健康食品,用诚信经营做市场口碑。
立足“特色节庆”助推临沧旅游品牌焕发新彩。通过举办亚微节,持续宣传推介临沧的民族文化、边地文化、茶旅文化,“世界佤乡好地方·避暑避寒 到临沧”旅游品牌的知名度、美誉度不断提升。临沧旅游业呈现突破性发展,旅游收入突破两百亿。2021年,临沧接待国内外旅游者达2395.6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214亿元,分别比2013年的442.89万人次增440.9%, 30.8亿元增594.8%。数据显示临沧文旅产业正在高质量跨越发展,在临沧“全景式打造、全方位服务、全社会参与、全产业发展、全区域规划”的文旅产业新格局已经呈现。
来源:恒春临沧
责编 龚怡丹
审核 华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