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庆特辑】假期正在进行时,来一场大理名人故居漫游记吧!

国庆假日正在进行时

在大理的旅途

赏山乐水

玩转非遗

或是

探访名人故居、纪念馆

来一场大理名人故居漫游记吧

在与历史的触碰中

看见旧时光

……

周保中将军纪念馆

在去到周保中故居(现为周保中将军纪念馆)参观时,我们短暂了解了周保中将军的一生。深刻感受到了这位民族英雄的家国情怀和这位优秀的共产主义战士在艰难岁月中屹立不倒的坚强意志。


1902年,周保中在大理出生,后毕业于云南陆军讲武学校。1927年7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39年春,针对日伪军军事“讨伐”、经济封锁和政治诱降的严峻形势,他说:“临到革命者牺牲的关头,就应该慷慨就义。我们要决心用自己的鲜血来浇灌被压迫民族解放之花。”1955年,被授予一级八一勋章、一级独立自由勋章和一级解放勋章。1964年2月22日在北京病逝。

作为大理州首个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及红色传承干部教育培训现场教学基地,周保中将军纪念馆实行全免费开放。走进纪念馆,瞬间便能燃起人们的爱国情怀。

开放时间:上午9:00—12:00,下午13:00—17:00。法定工作日和法定节假日正常开放。

王复生、王德三故居

王复生、王德三烈士故居在距离县城35公里的刘厂镇王家庄村,由一个四合院带后花园组成,始建于清光绪年间,为当地传统两层土木结构民居院落。

一路走到王复生、王德三革命烈士纪念馆,门上方悬挂着“王复生 王德三革命烈士故居”牌匾,19世纪末,“一门三杰”王复生、王德三、王馨廷三兄弟先后在这座院落里诞生,烙下了他们的童年印记。步入其中,仿佛还能感受到他们在这里生活的痕迹,不过是少了几分烟火气。

风云激荡的年代,他们从这座院落走出,成为了在中国共产主义运动史上功勋卓著的革命先烈,为中华民族的解放事业谱写了壮丽的诗篇。如今,王家庄已被列为云南省“红色文化旅游之地”和云南省“红色传承”现场教学基地,让游客得以沉浸式体验和传承红色文化。


开放时间:9:00—11:00;13:00—16:00

王孝达故居

1901年,王孝达出生在祥云县城一个书香世家,先后在昆明联合中学、云南法政学校、北京法政专门学校、南方大学读书。1927年,王孝达英勇就义,时年26岁,他是大理籍最早英勇就义的中共党员。

王孝达烈士故居始建于清光绪年间,是祥云县典型古民居建筑,也是王孝达青少年时代生活学习的主要场所。经修缮后,现免费对外开放。故居内,讲述了王孝达烈士的生平事迹,这里既是革命文物,又是中式民宅的典范。


张伯简纪念馆

沿着剑川古城文献街,往前一路寻找着张伯简纪念馆。走过剑阳楼,找本地人问了一下路,他们说,这里没有“故居”,只有家。

终于抵达了张伯简纪念馆,我们也了解到了这位白乡男儿的一生。张伯简小名叫庚喜,1898年出生于剑川县金华镇桥头街。在大理省立第二中学(今大理第一中学)读书期间,强烈的爱国情怀、救亡图存的革命火种便时刻激荡着他。1921年冬,张伯简成为了一名中国共产党员,这个白族青年和万千国人一起汇聚成了争取中华民族解放的斗争洪流,并为之奋斗到生命最后一刻,去世时,年仅28岁。

纪念馆由原来的档案局办公楼改造而成,于2019年免费对外开放。馆内从少年壮志求真理、勤工俭学主义真、传播火种笔如椽、投身工运勇献身四个部分展示了张伯简光辉的一生。

他的故居同样也在剑川古城,闲暇之余,可去打卡参观。

开放时间:8:00—17:30

张子斋故居

1912年,张子斋出生在剑川县城南门旧寨巷的一户白族人家里。1935年,在中国共产党革命思想的启迪和一二·九运动的影响下,他积极参加抗日救亡运动,投身革命。1936年参加中共地下党领导的抗日救国会,主编《云南日报》副刊《南风》,1938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有《张子斋文集》4卷传世。

张子斋故居建于二十世纪二十年代,由正房、南厢房组成。大门上有木刻的半幅对联:缘结人民革命事古宅生辉。楼房上的雕花窗被风雨腐蚀的痕迹,也曾见证了百年历史。

尹宜公故居

尹宜公故居,为明清时期的三进院式走马转阁楼建筑,至今已有200多年的历史。原为“三防一照壁”院落,后发展成四个院落,现仅存北边一院。


1924年,尹宜公出生于弥渡县密祉镇文盛街。1944年参加革命,1947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是弥渡第一个地下党小组的创始人和领导人,为弥渡人民的解放事业做出了重要贡献。2005年于昆明病逝。


《小河淌水》这首云南民歌应该很多人听过,“月亮出来亮汪汪~亮汪汪,想起我的阿哥在深山,哥像月亮天上走~天上走……”1947年春,尹宜公收集整理改编填词的《小河淌水》享誉全球。歌声悠悠,情声绵绵,这首诞生于弥渡大地上的民歌精粹《小河淌水》把弥渡带出了彩云之南,走向了全国乃至全世界。

施滉故居

到达洱源县茈碧湖镇下北门村,见到一棵大槐树,再往前走,右手边映入眼帘的便是施滉故居,院子里还保持着故居的形貌。故居始建于清末,原故居为土木结构,坐南朝北,在原址上重建的住房坐西朝东,是研究施滉生平事迹的重要依据之一。

在这个小院里,循着这张黑白照片,我们也仿佛看见了在美国旧金山抵达的海轮。1917年,施滉考入清华学校(清华大学前身),1919年参加“五四”运动;1927年,施滉进入美国斯坦福大学专攻东方史,是清华大学早期的共产党员之一。1933年因叛徒出卖惨遭杀害,牺牲时年仅33岁。


施介故居

去到洱源凤羽,你一说施介家,大概很多人都知道。施介故居为清代建筑,现仅存部分,基本保持原有的建筑风格。

1909年,施介出生于洱源县凤羽镇凤翔村一户贫苦的白族农民家庭。他在省立大理第二师范学校学习后,接受革命知识的启蒙,后毅然决然加入了中国共产党。1937年参加了开远铁路工人全线罢工斗争并取得胜利。1947年病逝,时年38岁。

在与大理直线距离超过三千五百公里的内蒙古通辽市,为纪念这位为解放事业献身的白族革命烈士,通辽市科尔沁区的一些机关、街道、学校、工厂、医院、商店等都以他的名字命名。施介的英雄事迹,成为激励后人的精神资源。

赵熔故居

赵熔,大理宾川人,1926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参加了中央苏区反“围剿”和长征。赵镕故居坐落在宾川县境内的金牛镇彩凤村,是保存较完好的一个红色文化古建筑,属第七批州级文物保护单位。该建筑始建于清光绪年间,整体院落坐北朝南,土木结构,青瓦屋顶,为二层重檐硬山顶建筑。2021年11月11日开始修缮。通过为期6个月的修缮,红色文化故居的文物完整性和安全性得以保留。

顺着时光的洪流往前看,今天的人们依旧在这片热烈的土地上柔和地活着,烈士们的那段历史也依旧没有被人遗忘,而是被一代又一代的人用可触摸的文字、图片、建筑等铭记下来,传承下去……

或许,他们不会想到,数年后,后人在缅怀他们时,慢慢沿着他们生长的地方走完了一程又一程……

文旅头条融媒体记者 林燕 文

大理州文化和旅游局 大理市文化和旅游局 宾川县文化和旅游局 大理日报 大理广播电视台 白乡剑川 刘婷 图

责编 马寅瑞

审核 马永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