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庆假期昆明接待游客374.51万人次 ,本地游周边游为消费主流

文旅头条讯(融媒体记者 刘娅娟 文)记者从昆明市文化和旅游局获悉,国庆小长假,全市假日旅游市场运行平稳有序。全市共接待游客374.51万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25.66亿元。亲子游、乡村游、红色旅游、休闲户外和自驾游为今年“十一”最热门的出行主题。

29个主要景区接待游客31.56万人次  高星酒店预订量较春节增超50%

2022年国庆假日期间,为保障游客的健康和安全,昆明市文化和旅游局认真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决策部署,扎实做好假日文化和旅游与市场各项工作,严格落实安全生产和疫情防控各项措施,认真开展节前和节日期间的安全保障工作,昆明市各大旅游景区、影剧院、娱乐场所严格落实“限量、预约、错峰”要求,控制人员接待上限。国庆小长假,全市假日旅游市场运行平稳有序。全市共接待游客374.51万人次,同比降低37.89%;实现旅游综合收入25.66亿元,同比降低67.43%。其中,接待过夜游客68.95万人次,同比降低64.29%,过夜游收入12.48亿元,同比降低76.69%;接待一日游游客305.56万人次,同比降低25.45%,一日游收入13.18亿元,同比降低47.79%;全市29个主要景区共接待游客31.56万人次,同比降低63.15%。

据昆明“数字旅游”平台动态统计,国庆小长假期间,昆明市旅行社共接待旅游团队565个,同比降低70.88%;人数9444人,同比降低59.75%。旅游住宿方面,统计数据显示全市持证登记住宿人数为45.44万人次,同比降低68.96%。

数据显示,近一周内,“亲子游”相关搜索热度上涨69%。适合亲子游玩的主题乐园、动植物园、展览展馆等构成了“十一”假期的热门景区类型。国庆正值最佳赏秋期,昆明市多家公园景区推出了免费开放政策,各大公园景区也迎来观景人潮。其中:昆明金殿名胜区国庆期间共接待游客3.18万人,同比增长12.24%;黑龙潭公园国庆期间共接待游客2.50万人次,同比增长19.84%,是为数不多的呈增长趋势的景区。

飞猪数据显示,昆明国庆高星酒店预订量较春节增超50%,精品乡村民宿预订量增超1.3倍。南屏、金马碧鸡坊商圈、呈贡区、滇池风景区商圈、西山区、翠湖公园、海埂公园、七彩云南古滇名城等周边酒店预订火爆。景点方面,七彩云南欢乐世界、滇池、云南民族村、石林风景区、西山、昆明融创海世界等景区人气较旺。

红色旅游、露营旅游、乡村旅游等新业态成为热门选择  夜间体验游仍受追捧

国庆期间,新业态文旅体验中的红色旅游、露营旅游、乡村旅游等成为热门选择。近年来,昆明市大力打造红色旅游景点,推动红色旅游与爱国主义教育相结合,取得明显成效,国庆长假期间,推出了“国立西南联合大学—云南陆军讲武堂—中共云南地下党建党旧址—朱德故居”等六条红色旅游线路,受到游客青睐。此外,不少人选择“与国同庆”,积极参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庆祝活动、瞻仰革命遗址、游览纪念馆等,红色旅游保持较高人气,众多红色旅游景点,成为市民和游客的必去打卡地;以翠湖·讲武堂为代表的红色游景点,国庆期间共接待游客2.74万人次,接待量远高于其他景区。

帐篷露营度假方式继续火热,在短途周边游不断增长的大趋势下,户外露营类产品在此次黄金周继续得到市民追捧,户外装备消费成为游客消费新的增长点。有关数据显示,天幕、帐篷等户外露营产品节前成交额同比增长210%。由于其具备天然的户外、通风的特征,符合疫情防控的需求,成为了更多游客的国庆出行的热门选择。乡村旅游业推出新业态,稻田咖啡、稻田旅拍、稻田烧烤等乡村旅游新业态成为新宠。

近年来,昆明市积极培育、壮大夜间文旅消费这一文旅消费新模式,进一步释放文旅消费潜力。夜间文旅消费正成为昆明文旅消费的重要增长点。作为国家文化和旅游消费示范城市,目前,昆明市正通过把文化资源转化为旅游产品、商业业态,探索将夜赏、夜游、夜宴、夜娱、夜购、夜宿“六夜”系列产品融入本地生活、文化体验场景。国庆期间,昆明老街、南强街巷、云纺文化创意产业园、斗南花市景区等国家和省级夜间文化和旅游消费集聚区围绕“欢度国庆主题”推出丰富多彩的夜间旅游点,特色夜间文旅活动持续火爆,夜间经济不断攀升。

文旅头条融媒体记者 刘娅娟 文

江蕊先 刘娅娟 赵芮 云纺文创园 图

见习编辑 田薇

责编 代汪媛

审核 李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