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种生活叫大理】大理,是个去不腻的地方

写下这些文字的时候,我正在大理市博物馆的碑廊里歇脚,长椅前面是一排形状各异的碑,模糊的碑文和悠闲的游客让我游离于历史和现实之间,远处看得见白云凌驾于苍山之上,积雪散落于山峦之峰。

山水人间、清雅风物都在和我重复着:大理,是个去不腻的地方。

从碑廊往苍山方向走就是人民路。人民路的热闹比起洋人街有过之而无不及,我有意寻找着初中刚毕业时和同学朋友来这条路喝的那家奶茶店,不想还真找得到,店名叫离初九。去二楼找了个靠舷窗的位置坐下,窗外人潮涌动,阳光微微洒落窗前,不知窗台上的尘埃是否还记得五年前的那个夏天。

从人民路转到新民路上,沿途的小店有卖饵丝的,有卖汤圆的,也有卖纸包鱼的。新民路的尽头就是我爸的母校、我爷爷奶奶工作过的地方——大理一中。

我爸笃定地同我们说,大理一中的一草一木他都再熟悉不过。当我们踏上层层楼梯、透过门缝向里头窥望时,他却哑笑:“都变了”。

苍洱毓秀,树人百年。我的爷爷奶奶,是否也曾踏在我脚底的青石板上,教导着学生们读书养气。黑夜里,一中的牌坊大门巍巍矗立,于热闹非凡的古城内独成一景。

后来我又单独去了一次大理一中,只因那晚太黑拍出来的一中不甚好看,我想给自己留一张关于一中的照片。

夜晚的时候,洋人街显现出它真正的魅力,歌手们唱着大理的歌,弹着大理的曲。在这里,人会为夜色无比着迷。暗沉沉的夜里,五华楼的灯光更显夺目,霓虹灯下有浅醉的酒,年轻的人们在这里停留。几家静谧的小店里有戴着眼镜的匠人仔细雕刻着沉木,有头发卷卷的青年背着一把吉他,将手揣在兜里,就这样消失在玉洱路的尽头。

诚然,或许是因为我的血液里流淌着洱海水,我对大理的目光总是极尽包容。在许多年以前,我的祖辈曾在这里生活,因着白家的传统,因着温柔山水对人的熏陶,家乡人教会我太多,教我爱人,教我乐群。

离开古城的路上,我们经过了崇圣路。我妈看见苍山上的积雪竟比往年多出许多,连忙下车顶着细雨拍了几张照片。

我坐在车内,车外阴雨连绵,仰头是苍山携着大片大片的云朵同我们娓娓诉说着千年前的南诏,望眼是洱海哼着悠然的白家曲将海面掀起浪潮,蔚然中多增一抹娇,壮美中平添一分俏。如此情境,我只有说:大理是去不腻的,大理是溺人的。

收拾一番我们向下一站出发,把苍洱留在身后,挂在心间。我抬头望天,天上的云、苍山的雪将大理盛装打扮,我早已记不清和大理的初见,或许是某个清晨,或许是黄昏时分,那山眺远、那水低眉,浅浅诉说着我同大理的缘。

文旅头条通讯员 小狐狸 文/图

责编 代汪媛

审核 马永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