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就展·看云南丨这件木雕,藏着一个产业脱贫的故事

走进“奋进新时代”主题成就展云南展区,很多观众都会被一件剑川木雕吸引。这件木雕形象生动地记录和反映了2019年剑川县金华镇庆华村马铃薯丰收的一个小场景,村民的喜悦之情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跃然木上、栩栩如生。

“啊,这个雕得太好了!”“这个用的是什么木头,这位老人手上拿的是马铃薯吧?开展以来,观众不断向讲解员询问。”“剑川木雕历史悠久、做工精细、用料考究,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中国木雕重要派别之一。这件木雕用的是杜鹃木,老人手上拿的就是马铃薯。”讲解员认真回答。

这件木雕上,一位身着民族服饰的老人手捧马铃薯,喜笑颜开,极富表现力和感染力。据悉,马铃薯是庆华村的传统农作物,但过去由于品种单一,市场波动大等原因,种植户收益较低。近年来,尤其是在脱贫攻坚中,通过龙头企业的进驻、品种改良、订单销售等方式,庆华村马铃薯产业发生巨大变化,取得了农民增收、农业增效的显著效果。

据当地一家马铃薯农民专业合作社负责人介绍,他们积极带动全村农特产业发展,光马铃薯一项,曾经的80多户贫困户每年户均增收3万元以上。如今,尝到甜头的庆华村村民开始种植反季节生态蔬菜、中药材等,产业增收之路越走越宽。

脱贫攻坚,产业是根本。党的十八大以来这10年,云南脱贫地区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由2012年的4797元提高到2021年的13027元,高原特色农业直接贡献率达50%。

在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中,产业同样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全省各级各地狠抓产业政策落实、产业培育壮大、经营主体带动、科技培训服务、返贫风险防范等关键措施,全力推动脱贫地区特色农业产业发展。

来源 云报客户端

责编 龚怡丹

审核 华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