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遗丨傈僳族“刮克”舞:大峡谷中熠熠生辉的民间瑰宝

舞蹈,是历史留存在人间的瑰宝

明快的音乐、欢乐的舞步、特色的服装……

无数洋溢着民族风情的符号

反映了民族的历史、文化及风俗习惯

成为民族的代表名片之一

说到怒江流域的歌舞担当

傈僳族必须占有一席之地

以能歌善舞、能弹善吹著称的他们

在日常的生产生活中

形成了多项亮眼的传统舞蹈

傈僳族“刮克”舞就是其中之一

普遍流传于福贡县和泸水市的傈僳族村寨

是人们日常生活中

流行的一种集体性舞蹈

通常在节庆、盖房、婚嫁等场合起舞

是傈僳族的民间瑰宝之一

“刮克舞”又称“打转舞”

译为“欢乐地跳舞”

传说是傈僳族先民为吓跑

在播种时偷吃粮食的鼠精而编创的舞蹈

跳舞地点多在广场和屋内火塘边

“刮克”舞分“期奔刮克”和“踢踏刮克”两种

“期奔刮克”由一人或数人

手持乐器“期奔”或“笛哩图”在中间领舞

众人围成圆圈伴舞

“踢踏刮克”以跺脚、搓脚为节拍

众人饮酒庆贺围圈而舞

“刮克”舞种类繁多

有“扭摆舞”“围猎舞”“种谷舞”等70多个

内容丰富多彩

生产生活、自然生物无所不包

起舞时手牵手单脚跺步顺时针起舞

有踏脚、跺脚、翻身、转圈、拍手等动作

舞蹈的跺脚声、搓脚声和竹楼地板的响声

在欢快的节奏中相互交融

欢快的舞蹈极易点燃人们的激情

舞毕人们都会高呼“哇溜玛”、“霞溜玛”

意为:哦!我们跳得多谐调、多欢畅

狂歌劲舞,感染力十足

和其他民族舞蹈一样

“刮克”舞具有鲜明的民族和地域特征

不仅给人一种原始、野性、粗犷的感觉

即使所处场合不同

却都展示了傈僳族团结友爱

热爱生活的乐观心态

2006年

傈僳族“刮克”舞入选

云南省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

文旅头条融媒体记者 何雨珍 文

怒江州文化和旅游局 怒江傈僳族自治州文化馆 怒江传媒中心 图

责编 马寅瑞

审核 李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