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录片《人类的记忆——中国的世界遗产丽江古城》是中宣部会同教育部(中国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全国委员会)、国家林草局、国家文物局、云南省委宣传部、丽江市委宣传部、世界遗产丽江古城保护管理局倾力制作的一部精品力作。该片聚焦世界遗产保护与传承的主题,兼顾全球视野与本土精神,国际与国内传播并重,很好地宣传我国世界遗产的突出价值,展示中国政府为世界遗产申报、保护、管理、利用所付出的艰巨努力和坚定决心,传递各国各民族间文明交流互鉴、共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美好愿景。通过讲述丽江古城对世界突出且普遍的价值,聚焦文化遗产守护者看似平凡却伟大的故事,珍视地方民族特色,维护中华文化多元一体,为世界遗产保护和利用提供了“样板”。
该项目由云南省委宣传部、丽江市委宣传部专项资金支持,为提高资金使用效益,云南省委宣传部文艺创作中心注重财政支出的绩效管理,严格执行资金支出程序,注重社会效益优先,合理、合法、合规使用专项资金,顺利完成绩效目标。
一是高规格保障,预算先行。为保障纪录片《人类的记忆——中国的世界遗产丽江古城》项目工作的高效推进,不断扩大丽江古城的影响力和美誉度,塑造及传播好丽江古城新形象。由省委宣传部文艺创作中心编制完成项目预算,科学合理安排资金,并组织召开了多次专题会议,就资金使用、活动筹措等工作进行了严密的安排与部署。并对资金使用提出要求,监督项目执行进程,要求摄制团队专账专户,专款专用,经费只用于该项目使用,不得挪用、占用,避免了资金流失风险。
二是高标准采购,有据可依。省委宣传部文艺创作中心指导丽江市委宣传部严格按照政府采购有关程序,高标准、严要求地完成采购程序,选择一家优质团队作为项目实施方。经采购、公示等程序后,及时将省级经费拨付至丽江市账户,保障资金使用及时、规范,不存在滞留、截留、挤占、挪用的违规情况。
三是高质量要求,追踪问效。省委宣传部文艺创作中心建立了完善的绩效跟踪机制,及时跟踪问效,依据预算跟踪问效,经核查问效,确保资金使用合规、合法。同时,项目社会效益突出,虽受到新冠疫情影响,丽江古城纪录片以更加立体、多元化的传播路径,紧紧围绕世界遗产保护与传承的主题,向世界展示具有“浓郁的民族风采、浓厚的人文气息、浓烈的艺术魅力、浓重的地域特色”的“宝藏”世界文化遗产丽江古城文化,彰显丽江古城在世界遗产中独特的文化魅力。纪录片《人类的记忆——中国的世界遗产丽江古城》先后三次在央视频道播出,观众反响强烈,迅速引爆社交媒体,获得2022年第二季度央视纪录片收视率第一。
四是高品质摄制,匠心独运。纪录片《人类的记忆——中国的世界遗产丽江古城》突破采用进行时态的叙述手法,以茶马古道为线,从普通人的具体生活细节切入,串起“丽江马”“马帮”“茶盐铜等土特产”,凸显出丽江古城“茶马古道上的重要枢纽”这一“区位价值”。同时,又通过活着的古老的东巴文化、古法造纸的传承、现代民谣歌手与纳西传统歌舞、纳西古乐与宣科先生、徐霞客与朱良文教授、古城的震后重生,生动展现了这些古城灵魂的守护人们背后所做出的努力。该片既有广度和温度,亦有厚度和深度,不仅为人们打开了一扇扇窥探古城的窗口,更向人们馈赠了认识和阅读古城的方法。
五是高效率宣推,全媒发声。为全面提高世界文化遗产丽江古城的影响力和传播力,省委宣传部文艺创作中心与央视始终保持紧密沟通,并联动摄制团队多次召开专题会议,研究制定宣传推广方案。本着“密、快、强”的宣推节奏,联动央、省、州、市四级融媒全方位发声,从“世界文化遗产的精神价值”“文化的保护与传承”“文明交流互鉴”等方面进行多角度、多方位的及时宣传,向用户传播纪录片《人类的记忆——中国的世界遗产丽江古城》的核心内容,主流媒体发布稿件超72篇,媒体曝光率达103.51万。6月15日在央视CCTV—4频道播出后,观众反响强烈,获得2022年第二季度央视纪录片收视率第一。随后,又于7月7日在央视综合频道CCTV—1作为优秀纪录片进行重播,每次播出,都屡获观众好评,为讲好云南故事,传递云南声音,作出了贡献。
来源 省委宣传部文艺创作中心
责编 代汪媛
审核 华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