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日,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协会发布《关于实施“全国青年非遗传承人扶持计划”的公告》,明确2022年至2026年,分五批次扶持100名45周岁以下的优秀青年非遗传承人。2022—2023年度扶持对象为20名,连续扶持3年,每年给予扶持对象10万元经费支持。
全国青年非遗传承人扶持计划由文化和旅游部非物质文化遗产司指导,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协会、中国光彩事业基金会联合发起,旨在推动社会力量参与非遗传承人的人才梯队建设,推动非遗更好地融入现代生活,实现代代相传,助力乡村振兴和区域发展。
2022—2023年度扶持计划申报期为2022年11月10日至12月10日,申报人可通过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协会网站登录“全国青年非遗传承人扶持计划项目申报系统”申报。本年度扶持计划优先支持带动就业增收、促进乡风文明建设作用明显的各级优秀代表性传承人,优先支持国家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特别是与“三区三州”有重合地区的各级优秀代表性传承人。扶持对象从以下项目代表性传承人中遴选:服饰、刺绣类,包括但不限于服装裁剪、服饰制作、织、染、绣等相关技艺;金属锻造类,包括但不限于金银铜器锻造、花丝镶嵌、掐丝珐琅等相关技艺;陶瓷烧造类,包括但不限于陶器、瓷器烧制等相关技艺;雕塑类,包括但不限于木雕、石雕、玉雕、砖雕、砚雕、泥彩塑等相关技艺;漆艺类,包括但不限于雕漆、金漆镶嵌、脱胎漆器等相关技艺;剪刻画绘类,包括但不限于剪纸、刻纸、刻竹、唐卡等技艺;编结类,包括但不限于竹编、藤编、柳编等相关技艺;食品加工类,包括但不限于制茶、酿造等食品制作技艺。
据了解,扶持计划将通过资金扶持、导师辅导、培训交流、成果展示、宣传推广等一系列举措,支持一批青年非遗传承人打磨技艺,成长为非遗保护传承的领军人物;支持一批青年非遗传承人带动就业创业,促进当地民众增收致富;支持一批非遗青年传承人培育特色产品和品牌,推动传统工艺振兴;发挥光彩事业示范引领作用,汇聚优势资源,探索民营企业支持非遗保护传承的有效机制。
来源 中国旅游新闻客户端
责编 刘榕杉
审核 李元